APP下载

新常态下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

2015-12-08张建宏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张建宏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新常态下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

张建宏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225009)

摘要:智能制造是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新常态对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新常态下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在经济新常态下,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提升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新常态;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在制造强国纷纷掀起“再工业化”浪潮背景下,德国工业4.0战略的推出,进一步凸显了全球工业制造的激烈竞争态势。《中国制造2025》即中国版工业4.0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其核心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目前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①见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3月18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在新常态下,扬州经济正从工业化中期高速增长转为向工业化中后期的中高速增长,面临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压力。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扬州市重点建设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扬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点,要实现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就必须积极应对新常态,努力适应新常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1智能制造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各主要工业国对制造业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动力有了新的认识。国际制造业呈现出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为了顺应发展潮流,占领新一轮工业变革制高点,德国与美国先后提出了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成为当前国际制造业领域发展的代表。当前我国制造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已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1]。从装备制造产业来看,全行业已经提前迈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规模扩张主导型增长已难以为继,但是以高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市场需求热点不断升温,全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我国作为全球装备制造产业大国, 尽管有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整体仍面临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竞争力弱、能耗增长快、节能效率低、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等挑战,仍处于全球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中低端。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坚持走新型发展道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部分,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第一步,在新常态下以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正成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的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扬州市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政策扶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扬州已逐步形成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特种电力装备、先进粮机装备、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等七大装备制造领域,聚集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其中数控机床装备整机销售约占全国国产设备市场的25%,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转塔冲床等单个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了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2]。近年来,扬州市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科教合作新长征”、“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项目为王”、“机器换人”等发展战略,通过建成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科技产业园、华中科技大学数控中心、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和扬州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等一批高端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快速提升了装备制造产业的层次,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向“质造”和“智造”升级。2015年上半年,七大装备制造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033.6亿元,同比增长20.8%,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2.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1%[3]。通过出台《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扬州市推进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和实施“1532重点技术改造工程”、“千百十行动”、“扬州市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专家服务行”等一系列促进全市企业技术和设备智能化改造的举措,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入523.7亿元,同比增长25.1%,总量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4.5%。从全市重大项目中技改项目的比例不断提高,近三年占比分别为19.5%、32%和47.5%[4]。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和设备智能化改造,扬州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两化”融合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2.2 存在问题

尽管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在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制约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精特尖”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产品开发能力相对薄弱。“高精特尖”高端智能化装备是全球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存在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小、基础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等问题。

二是高新技术装备、基础零部件的开发和生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领域技术领先但是整体上对外依存度高,自主核心技术少。关键技术与设备仍需依靠进口,所生产的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仍以追随模仿为主,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依然不足,并且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匮乏。

三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较少,引领作用不足,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区域之间无法形成一股合力,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规模和层次有待提高,产业协同和规模效应不明显,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局限于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成套和配套能力较弱,部分领域产业集中度不高,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效应不强。

四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物流金融市场等还不够完善,学科、产业、行业的协同创新以及“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是随着原材料价格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以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已迫在眉睫,部分企业存在“智能化技术改造”意识不强、决心不大、信息不畅、资金不足等主观和客观问题[5]。

3智能制造是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的必然选择

3.1 新常态对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产业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对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常态促使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寻找产业发展新动力,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努力形成新的战略性经济增长模式,这将催生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为扬州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也势必改变扬州经济的增长轨迹和产业格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从传统增长形态向新的增长形态转变的“大过渡时期”,面临着经济支撑条件和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6]。一是新常态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倒逼压力越来越大,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将面临需求增长趋缓、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下行、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经济效益急剧恶化等挑战;二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优化,资源和环境的外部约束将面临新的挑战;三是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产能瓶颈、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缺乏、要素成本偏高等挑战。

3.2 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5年,我国工业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调低,增长动力转换,智能制造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智能制造目前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重要途径。智能装备产业集中了人工智能技术、数控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能够为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促进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常态下,扬州装备制造产业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抢抓发展机遇,抢占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瞄准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装备制造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真正实现由“扬州制造”向“扬州智造”迈进。

4扬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对策

4.1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构建扬州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的路线图和整体推进机制。新常态下结合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建设“智慧工厂”,研制“智能产品”,拓展“智慧服务”,通过推行产业智能工厂建设、智能产品研制、创新能力提升、支撑服务体系构建等措施,促进企业持续提升其自身的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扬州装备制造业打造成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产业集聚区。二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企业数字化制造和互联网化转型,以“互联网+制造”为新引擎,带动扬州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日益加深,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先进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如“互联网+智能设计”、“互联网+虚拟生产”、“互联网+云制造”等。“互联网+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它推动了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推动了智能工厂、智能机器人、协同制造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加速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削减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三是开展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和引导规上企业全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数控一代”,加快“机器换人”行动,逐步实现车间级、工厂级的智能化改造。开展智能车间培育行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运用现代传感、网络、物联、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智能车间,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向工业制造“4.0”迈进。

4.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瞄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二是制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作方案,深入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来推动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用户参与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全过程,不仅带来市场需求,提升研制效率,有助于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活动,而且形成了个性化定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四是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针对工业“四基”薄弱环节实施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质量赶超,增强工业基础能力,大力发展精益制造和优质制造,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做大做强,向高端攀升。五是大力构建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发挥目前已经建立的江苏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数控中心、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技术带动力,积极与国内外机器人研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现代工业设计平台、智能装备研发检测平台、3D打印服务中心、机器人技术实训室、机器人供需对接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精益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和创新服务,建设机床、电缆、新光源等行业特色B2B电子交易平台和面向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六是完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围绕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在行业的推广应用,指导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创新组织方式,建立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组织,开展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标准推广等服务[7]。

4.3 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智能制造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政策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对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团队给予重点扶持,坚持以“项目为王”为引领,培育一批龙头骨干装备制造企业;要看准装备制造中的细分市场,走差异化道路,力争涌现出一批“专、精、尖”装备制造企业;要重点扶持有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大力实施补链招商、强链招商和扩链招商,围绕产业升级“招大引强”,围绕集群发展“补链强链”,围绕创新驱动“招才引智”,实现扬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度集聚发展。二是加强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完善智能制造财税金融政策,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让“金融”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成为新业态。政府要设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有偿使用、入股、委托投资等方式进行产业扶持,要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相关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的研究,探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投资基金,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鼓励和支持智能制造装备骨干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争取培育一批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三是组织开展智能装备制造领军人才计划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强化“人才、科技、资本”联动。围绕扬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细分领域,建设全球领军人才库,组织实施智能装备制造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推动企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向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倾斜。进一步加快实施“绿扬金凤”人才计划,落实“6+1”人才政策“组合拳”,强化柔性引才机制,重点引进一批掌握前沿技术、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四是推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应用示范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巩固“扬州科教合作新长征”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推进“扬州科技项目合作远征计划”,深耕美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世界科技源头和创新高地,联合这些国家智能装备制造组织召开国际智能装备制造大会,打造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主流论坛。[8]通过一系列完善的政策和措施,规范和引导新常态下扬州装备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5结语

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有挑战也有机遇,扬州装备制造产业必须走新型发展道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主动学习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迎接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抢抓新常态下“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优化结构、重塑动力,抢占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新常态下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动两化深度融合[EB/OL].(2015-03-31)[2015-09-20]. http://www.cena.com.cn/2015-03/31/content-269826.htm.

[2]朱雷霆.一批最新智能装备技术及智能机器人亮相扬州[N].科技日报,2015-06-01(06).

[3]丁子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千亿[N].扬州日报,2015-07-28(A03).

[4]中国江苏网.扬州出台技改方案全面驱动制造业迈向“扬州智造”[EB/OL].(2015-07-14)[2015-09-20].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7/14/025462989.shtml.

[5]经信.智能制造扬企如何借东风?[N].扬州日报,2015-05-07(A02).

[6]许克振.主动适应新常态 竞进提质打造湖北工业升级版[J].政策,2015(2):10-17.

[7]立新.实施技术改造 驱动“扬州智造”[N].扬州日报,2015-07-14(A01).

[8]嵇长青.适应新常态打造扬州经济升级版[N].扬州日报,2014-12-13(A01).

(责任编辑:王燕)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Yang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Normal

ZHANG Jian-hong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 trend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norma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Yang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effect of new normal on Yang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eanwhile, it comes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Yang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normal. With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s the breakthrough, it’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ke mid and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s, to carry out the innovative driv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erfec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innovate and driv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us improving the level and core competence of Yang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Made in China 2025;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new no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 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93(2015)04-0010-05

基金项目:扬州市社科重点课题立项项目(20150233)。

作者简介:张建宏(1974—),男,扬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收稿日期:2015-10-10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