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5-12-08柯玉萍

关键词:家国观念现代化

刘 军,柯玉萍

(1.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2.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如果中国仍然相信其优越性,那么它很可能依据历史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角色。”——费正清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①新华网:http://news.hexun.com/2015-02-19/173467868.html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文化观念形态,家庭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力量之源, “家庭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当前全球处在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与科技的繁荣发展,而社会与政治的分离倾向也是紧随其后。为了争夺资源、能源、生存空间等,全球范围内的冲突早已不断,而受到认同这种“软材料”的撩拨、塑造和滋养,使冲突更是火上浇油。中国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摆在十三亿中国人面前的共同任务。本文以十八大以后中国改革的深化为基点,从历史观念出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探讨家国观念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新的关系,进而阐释文化革新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发展。

一、家国观念及其时代特征

家国情怀是一种通过物而联系起来的对国家、历史、家园、亲族、朋友的不可取代的深厚的情感。②林建华:《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家国观念③关于家国观念的变迁与发展已有不少文章和专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岳庆平的《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日本学者尾形勇所著的《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中华书局,2010年版)等,本文主要探讨家国观念的当代价值。是基于历史和现状而形成的一种家国认同。“没有认同的需要,就没有记忆的发生,没有记忆,最终就不会有历史。历史意识依赖记忆其实是现实认同的需要决定的。历史意识的客观性与认同密切相关。认同以及认同形成的传统体现着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④李杰:《原始历史意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页。至此,认同与传统观念、文化发生了紧密的关联,家国观念体现了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

家国情怀不仅从道德价值层面强调亲情、家庭的重要性,而且将其视作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当代中国基于时代背景之下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西方世界观深受原子论和机械论的影响,而中国人大多习惯于把个体纳入总体之中和之下来考察。未来科学思想的发展若如李约瑟博士所云,将是从机械的、分析的轨道转到有机的、综合的轨道上来,那么,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和智慧肯定将对此作出重大贡献,不过,机械的、分析的思维方式毕竟仍是近代科学不可或缺而又不可逾越的第一步。①何兆武:《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人民日报》2015年03月16日。所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价值观仍旧需要产生联系。中国家国观念的产生与总体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家国情怀对家庭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莫兰认为两重性逻辑的原则和回归环路的原则是复杂方法的两个基本原则,“这两个原则不仅可以看作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种修正性的发展,而且可以看作是对从老子到方以智的中国思想家的一个关键思想的现代、西方式的表述”②(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生命、生活、习惯与组织》,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莫兰意欲将分离的东西联系起来的“复杂性原则”出发来定义“方法”一词时,与中国的“道”在诸多方面不谋而合,认识到他自己的思想方式与中国传统所固有的深刻的思想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家是社会的根本细胞,从根本上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诸多学者对家国观念持批判态度③如《论家国同构、二元结构和市民社会——农民主体性发展困境的出路》(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认为家国同构等观念制约了人们主体性的发挥,是对传统家国观念的有益反思,但提出的解决方案又过于西方化,认为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出路是契约精神等影响之下的市民社会的建构和家国同构的结构。

中国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摆在十三亿中国人面前的共同任务。由于西方人的思维特点和西方在近代主宰世界,西方关于文化和历史进程考察的著作都是以西方历史进程为考察对象的,而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研究中心向东方转向的趋势,而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主要的代表作是《西方将主宰多久》④(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钱峰译,北京:中信出社,2011年版。和《当中国统治世界》⑤(英)马丁·雅克: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没落》,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这两部著作为中国在学术界树立了世界形象,但西方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终结观念,强化了中国威胁论。在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屈辱之后,这是两部让中国人热血沸腾的著作,但除经济外,中国是否真正影响世界还需冷静的思考和反思,国内缺少像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的《反思欧洲》⑥(法)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康征,齐小曼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这样基于本地区文化的深刻思考。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非是故步自守、一切以中国为中心,而是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如何借鉴西方理论和文化来解决中华民族崛起中所产生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人民确实也在身体力行,家庭和国家之间相对社会地位的修正是家国观念其显著特征。

二、第五个现代化要求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⑦(法)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康征,齐小曼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文化革新最直接的体现是观念革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时代变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哲学来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第五个现代化⑧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设定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被许多学者和媒体解读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相关更多内容参见王义栀:《东西互鉴与第五个现代化》,中国日报,2014年4月21日。http://www.cssn.cn/shx/201406/t20140611_1206791.shtml的提出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从“四化”到第五个现代化,中国人的家国意识给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要走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从其发展类型看,大致可以分为“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类型。西欧、北美的现代化属于先发内生型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则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①徐顺富:《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模式选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探索》2005年第6期。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体系的日益复杂化,中国威胁论和要求中国政治“西方民主化”的呼声愈演愈烈,不同于往时,世界都在凝视中国的发展,关注中国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将“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并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它昭示国家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又一次重大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前行。②殷星辰:《社会治理创新:关于“第五个现代化”的深义与断想》,《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第3期。习近平履历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中国化的政治民主化得以强化。文化是政治改革的营养之源,文化革新为政治民主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民众基础。福山在其名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中阐述了良好政治制度的三大要素:强大有效的国家、法治、问责制政府,同时指出无论是威权政体还是民主政体,行动的决定基于更广泛的认同支持,③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毛俊杰译,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所以,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不可能脱离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历史的民族,中国曾经领先世界,近代中国历经耻辱,看似矛盾的“自豪感”和“耻辱感”都是中国人创造世界奇迹的重要动力。正如费正清所言,“如果中国仍然相信其优越性,那么它很可能依据历史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角色。”诚然,当代中国社会西方化程度确实很深,马丁·雅克在其名著《中国将统治世界》中,对东方社会的西方化程度从语言、体貌、饮食、政治和权利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当然,是以中国为主体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文化的体现和表达,由于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确立,英语在全球广泛传播,但汉语仍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的影响力在进一步增大;马丁·雅克所指的“体貌”主要是着装和肤色:开放的中国在服装方面西式着装占据了主体,在过去的200多年里,西方模样对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样貌到着装,还提到了美白产品在日本和中国占到的巨大市场份额,但同时指出,中国和日本对于以白为美的追求并非只是西方影响的产物,而是与生俱来的,是出于对阶级的偏见,皮肤黝黑意味着你是务农的,处于社会的底层,而白皙的皮肤象征着城市生活和富足;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在中国迅速发展,但也只占到中国饭馆和餐厅的一小部分,由于东亚地区品种繁多的食材和高超的烹饪技术,使得东亚饮食非但没有西方化,而大有西方饮食东亚化的趋势,中国美食更是闻名世界;政治权利的本质是因社会而异的,原因在于政治的根源在于文化,特定的文化孕育出特定的政治,西方社会和东亚社会的权利本质上存在深刻的差异,前者崇尚和追求个人自主和个性,东亚社会的个人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寻求安全感和价值,中国从很早就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待政府的职能,儒家思想是建立在道德秩序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一个知识分子系统,人们将政治体制等同于社会秩序,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而社会和政府的模式都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上,个人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家庭,再延伸到社会和国家,这一社会化进程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强烈认同,中国政治深深扎根于历史之中,传统观念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弱化,相反会得以加强。④(英)马丁·雅克: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没落》,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93~110页。

习近平的“四个全面理论体系”⑤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203/c385474-26498838.html之一便是全面深化改革,并对文化体制改革做了全面部署,历史文化观念更新,从而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并非是对中国在现代化过程西方化有益的东西的否定,而是通过中西对比的方式来阐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从而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提供借鉴。第五个现代化不只是政治现代化,不是废弃毛泽东提出的四化,而是根据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实现中国文明革新的有益尝试。

三、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是家国观念与文化革新关联的理论基础

李杰教授在其著作《历史观念——实践历史哲学的构建》①李杰:《历史观念——实践历史哲学的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中从时代背景和历史与哲学的统一性出发,在其文章附论中提出了“中国历史道路发展模式”,尽管在著作中没有具体谈到“西方历史发展道路模式”,但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是在批判西方历史观念,对照西方历史发展道路,结合中国历史传统所得出的历史哲学结论。虽然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绝非等同,但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本质。目前对中国化存在以下误解。首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要实现向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型。其次,强调发展的社会中心主义路径,把国家看做是发展的障碍,在发展路径选择上主张自由放任主义。再次,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速度过慢。最后,想当然的认为国强必霸,用西方扩张的历史发展特点来给中国定论。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农耕生产方式的同质性及其所塑造的社会结构的同质性、家国同构化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统辖社会的整体利益关系的存在分别为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与西方完全相同的现代化之路。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制度发展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正是不同国家根据当时所面临的具体国内国际条件,经过探索之后做出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历史发展道路,简单的制度移植是一种忽视过程的历史错位的观点。研究现代化与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性,有必要对东西方历史发展道路模式进行比较,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不但要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要进行反思,而且包括对个别地区个别时期的规律性的考察,其出发点是运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当前的问题,“一些学者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为原型所做出的一般理论概括,并不具有普遍意义”②(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页。。

不论是马丁·雅克谈到的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还是李杰教授论述的家国同构化,都是对家国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传统重要性的强调。家国同构国家形态的存在,导致了整体利益关系的产生,而整体利益的强化,使社会发展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性质。虽然家国同构和整体利益关系的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体制的特点,但历史是存在于现实中的过去,历史是要为现实服务的,中国历史的延续性更是强化了现实与过去的联系,所以,重视“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了必然。习近平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但是对“四化”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国家发展观念的更新。完全西方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国家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使命,但“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也表明了向真正的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对学者而言,中国在未来改革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或已经凸显的问题,值得提前关注。观念的革新与政治制度的改革不可能同步,改革会促使民族主义进一步抬头,这一问题已经凸显,如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且有可能随着改革的深入恶化之势,如何应对;军队的改革,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军队改革是会回避不了的大考”,军队反腐彰显了对军队改革的决心,如何推进以强军为目标的军队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言论自由,政府已经逐渐习惯于民众的批评,同时民众素质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改革的推进,会导致社会力量的兴起,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地方强大的势力,会与国家力量相抗衡,法轮功、“全能神”邪教等邪教组织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确实对政府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国家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绝非是对君主制的回归,也非对西方民主化过程中成功经验的漠视,而是对适合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探索,是对国家如何在即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又进行民主化建设的考量,是如何在“政府放权”的过程中克服随之出现的问题的实践。

李杰教授谈到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发展特征是渐进式变革和内聚式发展,笔者认为该结论为中国稳步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和“国强未必称霸”提供理论支撑。渐进式变革是指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于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表现为社会内部的自我更新,并且是通过较长的时期实现,而渐进的逻辑为“因时损益”,即国家制度要依据时代的变迁进行调整。内聚式发展为中国历史的横向发展注入了活力,与“以夏变夷”的运行机制相联系,“以夏变夷”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內其国而外诸夏”(秦以前)、“内诸夏而外夷狄”(秦至宋)、 “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元明清)。①李杰:《历史观念——实践历史哲学的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6~212页。“小步快走”、“稳步推进”正是渐进式变革的现实运用。渐进式变革不仅表明中华民族的自我更新需要较长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同时也回击了其它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和国强必霸论。国强必霸论是依据西方历史道路发展模式而得出,西方历史发展道路是扩张带来复兴,而复兴依靠扩张。扩张导致了西方各大帝国的出现,但西方历史没有呈现出延续性,最终都难逃灭亡的命运。历史运动的方式和民族思维方式的相关的,西方“从否定走向否定,在否定中立足,在否定中扩张,在否定中更新”②(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生命、生活、习惯与组织》,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西方历史的发展总是被颠覆、断裂,语言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西方的“终结”观念也应该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而从中国人的思维结构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对立统一,而是整体性思维,认知具有整体性,天地由万事万物与人共同构成,将人的行为方式和自然环境的运行方式等同,并认为相互依赖,因此,中庸思想与“和谐”观念也就诞生。中庸思想讲求平衡,而非对立斗争,讲求安分守己,而非对外扩张,所以,“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③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http://mil.sohu.com/20140629/n401518118.shtml。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与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关系重大,但也是中国文化的本质体现。故而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渐进性变革和内聚式发展的特征是家国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联系的理论基础。

四、家国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保障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重要的推力之一,其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关系且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源头来讲具有“内聚性”和“渐进性”, “内聚性”决定了中国“国强不霸”,渐进式变革是指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于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而非断裂和颠覆,表现为较长时期社会内部的自我更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转变观念”的提法并不陌生,但从政府到人民如何真的实现观念的转变,从哪里开始转变,而中西对比之下的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模式,是可行方法之一。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实质是中国人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社会的重大转折也是其关注的重要内容,处于巨大转型期的中国,呼唤且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哲学。

家国观念可以认为是最反应中国文化特质的一种“群体认同”④关于“认同”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概念仍然含混,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群体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到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从认同、自我认同到群体认同,而相对过去的模糊和混乱,认同研究也逐渐在走向清晰,人们也开始寻找新的秩序。表现形式。个人认同与群体认同密切相关,群体认同与每个人的人格及生活经验中两个关键成分密切相关,即归属感和自尊心。⑤(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4~85页。满足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通常是家庭,同时也会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次级团体中,从各自的生活过程中取得个人认同。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民族认同——生下来就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把每个人的存在固着在某些特征上,并由此之所归属,他的身体、感情、心理都受到自己归属的支撑与形塑。①(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05页。就中国而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人置身其中,是归属感与自尊心的最初体验的场所,而源自国家的认同,给家庭认同提供支撑,产生自我接纳,形成了家国紧密同构的社会:有国才有家,而家庭又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有其稳定的特征,万变不离其宗,而不离其宗并非静止不变,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蜕变的状态,中国的家国观念有其本身顽强的生命力和所属的发展环境。既然家国观念有生命力,就说明它会生长、改变甚至枯萎,而其涵盖了中华民族所继承与发展得来的东西,是过去文化与现在文化的混合体。面对新的环境,家国观念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需要家庭和国家之间相对社会地位的修正,需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家国观念现代化
维生素的新观念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坚持系统观念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