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5-12-08周绍永

关键词:边疆民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703.1718.021.html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17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问题与对策

周绍永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实践教学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对实践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观念转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发掘利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校际交流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边疆民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收稿日期:2015-01-12修回日期:2015-03-02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317:18

作者简介:周绍永(1981—),男,云南红河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5-03-20修回日期:2015-05-07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317:18

基金项目: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2014C071Y)。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Frontier Reg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ZHOU Shaoy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Dehong Nomal College, Mangshi 678400,China)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thnic frontier regions.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Such as no more attention, a relative shortage of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non perfect teaching organization system.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concept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of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 mechanism.

Keywords:ethnic frontier region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practice teaching

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1]这突出强调了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视。列宁也说过,“教育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教育并不是要这样。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2]作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则尤为必要,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各项理论观点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巩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3]高校通过挖掘本地区“乡土化”[4]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并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使命感,形成坚定不移的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国家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探究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的问题,研究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结合地方资源,逐步探索出了自己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但在凸显特色的另一面,同样也存在实践教学实施主体重视不够、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一) 实践教学实施主体重视不够

所谓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指学校、思政课教师及学生,因三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未充分形成合力,导致思政课的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未能达到实践教学设定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1. 学校重视不够,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提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各高校都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完善经费、师资、教学设备的投入等保障机制,但因地处边疆地区的 高校因学校经费条件有限、学校管理者管理导向的不同,使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难以规模性的开展。例如,地处云南滇西的德宏师专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为了凸显高职特色专业的办学力量,在师资配备、实践课时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对特色专业建设进行倾斜,而对公共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则只是按照国家刚性的政策执行(保证理论课时、保证必要的经费),对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力量的提升和实践课时的开展等内涵建设方面则不够重视。

2.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结构合理、人员配备充足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但在现实的教学条件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有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专业背景多元,科研能力不同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以德宏师专思政部为例,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的比例占到了64.2%,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只占35.8%;职称结构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仅占30.4%;专业结构上,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仅占26%。此外,因实践课时设置少,实践投入经费少,组织实践活动琐屑繁杂,使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的观念。

3.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为就业追求实践的实用性

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基础薄弱,而且一大部分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导致开展实践教学难以体现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据调查,德宏师范专科学校87.9%的学生参与实践以对自身就业有无帮助来衡量,97.3%的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而只有34.3%的学生对无技能含量的思政课课外实践活动感兴趣。

(二)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1. 实践教学资源挖掘利用程度不高

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践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开发水平和利用率。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具有其独特性,本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线长,有些土著民族是跨境而居,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有较长的经济文化交流史。独特的资源是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待开发的宝库。但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资源利用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另外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多是简单的、直接的、机械的呈现。究其原因,一是对实践教学的资源利用不充分,出于安全或经费保障的原因,只是组织学生针对学校周边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或市政项目、环保单位进行参观了解,而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边境特色资源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二是未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由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高校中没有专门的教学团队研究所在地区与思政课教学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资源,只是组织学生对现有资源进行简单重复的了解,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2.实践内容的多样性和先进性欠缺

目前,与德宏师专签订协议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仅有5家,且均为德宏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因交通条件限制,学校及学生自身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经济条件长途到其它地方参观考察国家级或地方级的历史遗迹、文化馆等历史文化场所,这导致学生实践资源相对单一。在对外交流方面,边疆地区高校由于对外影响力有限,再加上思政课本身在边疆高校中只是辅助性的政治课程,思政课教师很难与省内甚至于国内一流专家交流学习,更难以邀请到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师生接触不到大容量的、内容较新的观点和思想。

(三)实践教学组织体系不完善

规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方面有较完整的实施要求,但由于观念转变的滞后和各地区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随意性比较大。

1. 教学计划制定操作性不强,对教师工作量认定不科学

由于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成文且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学分制衡量教师工作量的制度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并不等值等量,再加上实践活动是需要多人共同组织完成的,在有限的实践学分下思政课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积极性花费时间精力去周密组织实践活动,这导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随意性,参与教师的工作量也难以核定。

2. 组织实践教学的主体不统一,协调配合不充分

如果在“大思政课”的视野下来考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针对某门思政课程组织的实践活动,也有学校团委或学生社团组织针对某个主题组织的实践活动,这导致活动主体多元,活动组织内容重复,难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也浪费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

3. 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不全面,方式单一

对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考察应当贯穿活动的全过程,既考察学生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考察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教学结果的考察。例如,德宏职业学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是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二、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对策

“实践教学在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独特优势”[5]。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应在观念转化、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应多做努力,才能有效地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 学校、教师、学生应转变观念,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首先,学校领导在观念上应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将其与思政课理论教学放在同一位置来看待,二者不可偏废。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进而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

其次,学校要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活动开展方面的保障。学校纪检、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再次,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思政课教师应改变教师“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模式,成立实践教学教研室,形成以实践教学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共同主导的“双主导” 型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双主导’型教学模式就是以班级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和以项目开展教学,要求实践教学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共同主导实践教学工作,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6]实践教学教研室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规范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实施时间以及实践的方式,而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实践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具体负责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最后,建立可量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让学生主动自愿的参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言与行的发声体、 践行体,即听学生讲,看学生做,可以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去感知体验,把枯燥的理论传授转化为形象直接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观念上不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7]。

(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人员充足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其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管理与培训,形成合理的专业指导团队,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才能实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情感与能力的目标。第三,要不断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只有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积极整理与挖掘实践教学资源,推行平台化教学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整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例如可以借助民族团结、民族对外反侵略的资源题材进行大学生民族观教育;通过组织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利用边境民族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及学以致用的目标。所谓“平台化教学”,就是对学校现有或潜在可使用的教学资源按照培养功能类别进行分类,打造见识实训平台和校外基地实训平台。见识实训平台就是在校内借助实物、声光、影像展览与现代实验实训操作原理,给学生营造多种立体的可参与的德育活动,同时又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的新型德育“实训室”,而校外基地实训平台是以学校校外建立的实践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精心设计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实训中得到道德情感体验和经验,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8]。

(四)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的教学计划中,把课堂延展到校园及社会,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现书本理论与现实的贯通;二是学校各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结构,由此各部门在“大思政”的理念下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化、教育主体的全员化、目标定位的层次化以及教学方法的系统化”[9];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评价方式上“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10],对学生进行多样性实践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成果等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其次是学生自评,评价的内容可涵盖学生对已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的参与程度、对参与实践教学的感受以及学生自我评定等。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力求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五)建立校际合作交流机制,相互学习、资源共享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优秀人才汇聚能力弱,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有限。因此,高校之间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有必要与内地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就思政课教学各方面加深合作,可以邀请内地在实践教学有突出特色高校教师到校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可借助现代网络建立思政课课程论坛或课程聊天室,实现合作学校教师间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同时学校思政课的教学研究部门也应当主动走出去,与其它学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部门“手拉手”,建立定期的联谊机制,让思政课教师有机会聚在一起沟通交流,共同探索研究做好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R].教思政[2012]1号.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5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6-08].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119/c1006-26412100.html.

[4]赵东.思政课实践教学“乡土化”路径探寻[J].新西部:下旬刊,2013(11):141, 135.

[5]赵卿敏.论创新能力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27-30.

[6]葛陈荣.SWOT分析及其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6.

[7]刘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行性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88-91.

[8]张艾青.实施“两平台、三实训”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6):29-31.

[9]陈刚,刘刚,孙淑萍.“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11):30-31.

[10]陈妮.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高教论坛,2011(4):114-116.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困境与机遇: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的城市外交
浅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价值引领和践行方法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党史教育实效路径探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