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宪政主义在公共组织与管理中的理论演变

2015-12-08康祝婷何帆孟亮

人间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公共行政宪政主义

康祝婷 何帆 孟亮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宪政主义在公共组织与管理中的理论演变

康祝婷 何帆 孟亮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宪政主义在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美国建国之初,然后由沃尔多、乔治弗里德里克森、登哈特夫妇等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对于管理主义,宪政主义一直都是在管理主义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讲述了宪政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即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宪政主义;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引言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施宪政的依据不是看一个国家是否有一部成文宪法,而是个人权利是否在价值行列和制度安排上被视为对政治制度的一种最根本、在先的约束。宪政主义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现代政治,它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等价值,是一种规范性政治理论,支持着一种特殊的宪政秩序,它实践的宗旨是:政府任何权利的行使,不管是代表全体公众的意愿还是部分公众的意愿,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宪政主义要求任何社会的中心价值必须是人格尊严,体现人性所存在的意义、价值和自由。

二、宪政主义理论演变阶段

宪政主义的理论演变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

(一)萌芽期:20世纪30年代之前。

1887年的现在主义对政府的影响巨大,在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受到洛克、孟德斯鸠等自由主义者的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由以为着个人的正当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即使是合法的政府在追求公共利益的时候也必须尊重个人权利。此时期的现在主义主张以宪法为根本规范,将自由列为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严格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用宪法来控制政府的行为。

在美国建国之初,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展开了一场有关联邦宪法的争论。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大的政府,扩大总统的权力。而杰斐逊则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出发,主张用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从而实现分权制衡,防止政府权力的扩张和腐败问题的产生,达到维护个人自由的最终目标。杰斐逊认为人民主权是组织政府的最高标准,政府只有保护人民的权力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杰斐逊主张实行权力分立和制衡,将权力的行使都限定在一个合法的范围之内。他被称为是现在主义的发端人。这场冲突展现出政府代理与民众自主的对立,对平等、人民主权、限制政府权力等价值的倡导,奠定了宪政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1887--1930年期间,由于政党分肥制的影响,宪政主义的发展受损。这一时期管理主义公共管理一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为主,师徒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用于政府管理之中。

(二)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随着管理主义的盛行,现在主义逐渐意识到管理主义的弊端及其给公共利益带来的威胁。现在主义认为管理主义所谓的更理性、更科学的政治干预忽视了政府存在的真正意义。且公共行政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不同的,用企业管理方法实现效率来追求公共行政效率必然会使公共行政的价值受到损害。

沃尔多反对“效率第一主义”,认为在除了效率之外还会有许多其它因素影响政府活动。他主张运用政府权力给公民提供平等机会,把职业文官变为社会改革者。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公民参与理念,尊重人民主权和公民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组织,强调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政策公开,反对权力的滥用和行政无效率。修正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中忽视环境影响的观点,主张积极面对动态的社会、政治环境,并重新调整改革组织的形态和运作模式,提供行政机构与社会公众“政策对话”的机会以解决现实问题。

弗里德里克森认为传统行政学者所追求的效率是一种“机械效率”,它过分的强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而且对社会公平的漠视也是搜批判的内容,相应的,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应赋予现代公共行政以伦理的内容,以此来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除了追求经济和效率之外,还应该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大支柱。这里的公平不仅仅是指法律所体现的公平,还有事实上的公平与结果的公平。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后(新公共服务理论时期)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风靡全球的时候,以登哈特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者在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它更关注人的价值,为塑造更具人性化的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2003年,登哈特夫妇出版的《新公共服务:服务不是掌舵》,对威尔逊的“政治中立”和韦伯的“官僚体制”进行批判,并将新公共服务定义为:关于公共行政在整个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的一整套思想,即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核心地位。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强调公共精神、公民参与和公平、公正、回应性。

登哈特夫妇为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了“规范性原则”:服务而不是掌舵?寻求公共利益?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重视公民权和改革服务而不是企业家精神?思想的战略性和民主性?重视人而非生产力?行政责任不能简单化。总之,新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在于:政府应该区分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奉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念,通过政府与社区、民众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利用公民集体智慧满足公众需要。

三、结语

宪政主义需要提高创新管理手段以提高政府绩效,强调要对权力的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腐败问题,并且有效利用这些权力去制定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公民福利,回应社会问题,培养公民的精神。

就宪政视角的公共行政规范而言,当前我国有待加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诚信政府和透明政府的制度建设。这些基本制度对我国加强公共行政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将宪政主义理论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政府应当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强化规则制定职能和市场监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少数不讲信用的政府机关,有必要加强对各级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法律法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1]弗雷德夏尔(美)著,佚名译. 《宪政主义的背景》. 作家立场.

[1]谭功荣. 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

D523

:A

:1671-864X(2015)10-0074-01

康祝婷(1991-)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何帆(1989-),湖南长沙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孟亮(1991-),山东威海人,教育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猜你喜欢

公共行政宪政主义
新写意主义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基于管理、政治和法律视角对公共行政学之分析
近光灯主义
公共行政法治化的逻辑理路及制度模式探索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宪政思潮
塑造我国良好的公共行政伦理气氛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