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容欢:妈妈的爱,永远不会老
2015-12-08阿凤
阿凤
97岁的老母亲七十多年的操持,也没能换来两个智障儿子喊她一声“妈”。但她从无怨言,她说,自己过得很幸福……
在许多人看来,97岁的麦容欢生活可谓苦不堪言。她7岁时父母双亡,20岁时嫁给年长17岁的丈夫,婚后生了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是弱智,唯一健康的女儿壮年早逝。
可是麦容欢觉得她终于熬过了苦难的风波,养大了两个儿子,甚至教会了他们生活自理,终于能享受到孩子们的孝顺。
三位老人的平静生活
来到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村埒尾街,走过一座简易木桥,就是麦容欢婆婆的家。
97岁的麦容欢和平时一样,拿着菜篓走到了门口菜地边。虽身形已有些佝偻,但她走得很稳当。
老人说,以前家里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但这些年身体差了,好心的邻居们开始帮忙。
就在老人忙活的时候,73岁的大儿子阿满弯着身子、背着手,正拿着母亲给的10元钱向西罟步村市场走去。尽管双脚挪动得很快,但他前进的速度却很慢——普通人10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程,他用了四十多分钟。几年前他的小腿曾被车撞断过。伤愈出院后的阿满还是闲不住,每天照常出门逛街,不过一到中午和晚上就会按时回家吃饭。在母亲麦容欢眼里,阿满挺“聪明”,但就是比较懒,而且心有点“野”。
在市场内,阿满径直走向一家烧味档,没经过任何语言交流,相熟的档主切了一小袋烧鹅给他,并收了5元钱,“每次都是这样,不说也知道买多少。”档主说。
傍晚六点多,阿满回到家的时候,68岁的弟弟阿富已把青菜洗干净,正安安静静坐在母亲旁边,每当有人望向他,他都会露出纯真的笑容。和哥哥相比,阿富更像宅男,不爱出门,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几乎每样家务活都会干。
天已经黑下来。在母亲的招呼下,阿富打开了灯,屋里一下亮堂起来。很快,火也生了起来,亮堂堂的火光前,阿富烧水、放油,一盘白焯青菜就做了出来。
烧鹅、青菜再加上之前做好的米饭,这就是一家三口的晚餐。晚饭后,阿富像往常一样,为母亲泡上了一杯茶。
从来没有骂过儿子一句“笨蛋”
看上去,麦容欢一家三口的生活宁静而正常。但事实上,阿满和阿富都是先天智障者,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的儿童。兄弟俩从被人照顾到现在可以生活自理甚至照顾母亲,麦容欢花了30年时间。
两个儿子都是智障,麦容欢说自己一开始有些接受不了,特别是别的小孩叫两个儿子“傻仔”时,她会生气,但后来慢慢也接受了。因为智力低下,阿满兄弟俩都没有上过学,平时只能在家里玩。为此,夫妻俩特意把围院的栅栏加高了。
兄弟俩慢慢长大成人了,不过仍需要大人照料。1982年,丈夫离开了人世。丈夫离开后,已64岁的麦容欢担心有一天自己也走了,为此她决定教兄弟俩做饭。
对做饭这件事,阿满似乎一直不感兴趣,不过阿富却很愿意学,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掌握不到要领,“炒菜大把大把放盐;煮饭不是少放水就是没煮熟……”麦容欢说,她有时会感到失落,觉得儿子笨,但看着他认真在学又不忍心责怪。后来,阿富会做一些简单的菜了;再后来,阿富还学会了洗衣、扫地等家务活。
只想把每天都过好
尽管已是97岁高龄,但麦容欢的身体看上去依然硬朗,听力、记忆力都很好,只是视力已大不如前,前段时间也因为骨质疏松住过院。在母亲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兄弟俩只能留在家里。让老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还能照顾好自己,也有不少好心人上门帮忙。
两个儿子现在也懂得体贴母亲。麦婆婆炒菜时,他们到厨房刷碗煮饭;麦婆婆洗衣时,他们就拿来洗衣粉。老人一伸手,阿满就能体会母亲的意思,把泡好的热茶端到母亲手中。麦婆婆中午看电视困了,仰在长椅上睡觉,阿富担心母亲着凉,就取来衣服盖在她身上。麦婆婆走路累了,刚一坐下,阿满便帮母亲捶背。而喜欢逛街的阿满,每次出门之前都会向母亲“请示”一下。尽管麦容欢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听懂两个儿子“咿咿呀呀”说的话,但一看阿满的动作,就知道他又要出门了。或许是老人对他们哥俩几十年的感化,让他们渐渐懂得人情事理。
麦容欢很爱笑,也很健谈。有人来找她聊天,她都会聊上很长时间。她说自己一点都不累,因为觉得很开心。在邻居眼里,和善的麦容欢是个值得尊重的老人家,“她真的不容易,自己都九十多岁了,还要照顾两个儿子。”有邻居说,“实在太伟大了,要换做我,早把两个儿子送敬老院了。”
老人说,自己现在很开心,只想把每天都过好。
照顾了两个儿子一辈子,麦婆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七十多年来,她从来没听过两个儿子叫她一声“妈妈”。 2010年“母亲节”前夕,当地志愿者来到麦婆婆家走访,希望能教阿满阿富兄弟俩学会说“妈妈”。可不管志愿者想什么办法,两个儿子还是没能叫一声“妈妈”,只是不停地傻笑,嘴里嘟囔着连麦婆婆都无法听懂的语言。
麦婆婆一生历尽辛酸,如今她仍觉得自己这辈子的使命还未完成,她得好好活着,和两个古稀智障儿子相互依偎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