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责任视角的农村大学生就业研究
2015-12-07袁兴梅
袁兴梅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农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为严峻。就业作为高校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深入调查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高校责任的视角分析了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力图帮助农村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26-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大学不断地扩招,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受成长环境、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问题在农村大学生身上表现地尤为明显。农村大学生[1]作为高校中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其就业问题,既有特殊层面的含义,也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分析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该群体的就业状况,本文选取了江苏10所高校的农村大学生作为跟踪调查对象。这10所高校含2所“985工程”重点大学,2所“211工程”重点大学,4所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调查共搜集有效样本1226份。针对这些农村大学生,我们对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源地状况、在校生活、就业意向,以及最后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渠道、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农村大学生对就业都很迷茫,在找工作时几乎都遭遇了一些挫折。农村毕业生倾向于找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类有稳定编制的工作,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保守有关。他们的就业信息渠道单一,就业机会少,一般通过网上投简历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来找工作。他们的月薪期望值达到4500元,但通过对已经毕业的农村大学生就业结果分析,这些大学生普遍在城市里就业,但工资待遇偏低,平均月薪为3000元左右,工作满意度不高。曾经农村里考出大学生称为“鱼跃龙门”,而今,大学毕业生包吃包住3000元的工作都难寻,甚至比不上农民工[2]。虽然上述只是对部分农村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但反映了目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普遍状况。他们出身贫寒,身上承载着家庭很多的功利性需求,许多农村家庭仍把更好的就业视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之一。因此,农村大学生内心矛盾,他们羞于毕业后回归农村,大多毕业后即使在城市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也会选择留下。“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教育理念,供养一名大学生的农村家庭需要投入可观的经济成本,但现今就业回报率较低,学生期望从社会求得较好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的愿望难以实现,使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一些农村大学生在考入大学后迁出户口,毕业后一旦没有稳定工作,失地又失业,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势必在农村地区造成不良影响,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让如此庞大的群体丧失对教育的信心,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投入大笔财力,如果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导致人才浪费,就意味着国家也没有得到对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之学校责任视角分析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与诸多因素有关。李建春认为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发展困难的行业没有足够的条件接收大学毕业生;而一些发达行业又因编制限制没有多少余地来接收大学生。有部分学者则认为大学生就业分化日益严重,相比来自城市里的大学生,机会不均明显,社会资源丰富的上一代通过人脉使自己的下一代也得到了相对丰富的资源,贫富差距的拉大扩展到了原本被认为是机会均等的大学生就业方面。刘志强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矛盾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教育公平问题造成农村大学生先天不足,影响未来就业。不同学科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做出不同的判断,既是阶层重构问题,又是投入产出问题,但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之策。本文就学校层面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高校对农村学生缺乏关注,没有帮助他们顺利进行角色转变。农村学生从小接受到的文体、沟通类教育很少。且农村大学生早在中学时代就拼命学习,为了考上大学,大部分时间都陷在题海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综合能力。他们对大学一片迷茫,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全面了解。受成长环境影响,农村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接受新鲜事物时通常有徘徊或抵触情绪,有的不愿意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长此以往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如果这些能力在学校时候差异还不明显,那么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就明显起来,最终都会成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学校需要采取干预和引导措施,给新生做一个全面的解读,帮助农村大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使他们明白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同步增长的必要性。
2.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前几年许多中专技校纷纷改为大专大学,大学都在纷纷向研究型大学看齐,多数课程都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多与发表论文挂钩,这导致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误区。农村大学生考虑到教育成本和经济压力,毕业后一般需要面向社会参加工作,大学的这种办学思路显然会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在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上,课程体系内容过于枯燥,教材太过陈旧。一些公司的招聘人员也反映说,现在招聘一个毕业生从入职到上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企业所用的一些工具、技术是学生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在上手的过程中,企业和毕业生双方都承担着一些隐形的损失。
3.学校就业指导匮乏很难帮助学生就业。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往往急于找到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他们肩负着沉重的教育投入产出任务,还要考虑到乡亲的评价,往往不愿意下基层,但在城市又明显感受到城市对自己的排斥,导致在就业时患得患失,所以就业心理压力很大。学校在就业指导角色充当中,将就业指导课作为毕业的一个环节象征性地开设,且该时间段学生都忙于找工作或在外实习,很难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无从谈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现实找工作的指导性微乎其微。
三、从高校层面切实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目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局面已经大大降低了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价值,一些家庭甚至放弃参加高考。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发展下去,势必最终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帮助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高校面临着诸多挑战,改革的出路必须从学生入校抓起,为学生今后求职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校层面支持。
1.高校要帮助农村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鼓励他们多参加团体活动。每个大学生最后所要从事的工作都是经过高考志愿和大学毕业后的两次选择。填报志愿时,大部分农村学生由于信息闭塞,父母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选择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需要学校班主任或辅导员等加强心理干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安心搞好专业学习。
2.高校应该加大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力度,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拓宽农村学生就业渠道。高校只有根据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不断完善自己的招生体系和培养方案,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沟通,才能避免“闭门造车”,让毕业生作为高校的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农村的特需人才却长期不足,高校在招生阶段可以实行定向招生,培养面向农村的专业人才,要求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同时在费用上实行减免。
3.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入学到毕业,帮助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要改变以往毕业环节中季节性就业指导的做法,让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始终。在刚入大学时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知识侧重、课程设置,介绍本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合理地设置一些阶段性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意识培养。针对农村大学生,可以重点指导和推荐,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学校方可以邀请一些农村毕业生优秀校友为在校生指点迷津。在就业途中,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问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借助学校的力量邀请优秀农村毕业生校友给在校学生做定期讲座,优秀的农村毕业生校友可以理解他们的处境,切身地体会他们的难处,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方法跟同学分享。在校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从优秀的同类人身上获取正能量,增强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社会资本,获取一些兼职机会,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高校应还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减轻大学生的家庭和心理负担。对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高等教育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追求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也在情理之中。但绝大多数父母思想陈旧,认为孩子好不容易走出农门,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在城市立足。然而竞争激烈的就业现实,让广大农村大学生既要顶着社会的压力,又要顶着父母的压力。高校应该发挥中间媒介作用,对于家长,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农村的就业市场非常大,也需要各种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大学生完全可以在改变家乡面貌中实现自我;对于农村学生,教育他们学会心理调适,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职业定位,使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必将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而应当将就业目标从城市拓展到广阔的城乡,勇于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总之,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大学生的生活更多的是在高校度过,因而以高校责任视角来探讨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学生只有在校期间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职业素养,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慧臣.农村大学生的认同与学校适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2]刘健,茆琛,等.大学生农民工——中国社会新群体调查[J].半月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