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5-12-07时静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吉林省问题

【摘要】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需求的现状,探讨了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吉林省 外语外事人才培养 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吉林省需要储备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迎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与挑战。但目前我省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短缺,这是制约我省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 文化交流和竞争的一大障碍。

一、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对外事外语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不容乐观的是,我省外事外语人才是十分短缺的,在外事处理的过程中,很多从业人员都对外语语言文化和法律法规的知识了解甚少。要想项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突破口就是探究我省高校对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了解我省各高校对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出现了哪些问题之后,才能探索出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策略,培养出更多的基本功扎实、 专业面宽广、 综合素质较高的外语外事人才,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吉林省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单一的 “工具型”人才。单一的外语人才是“工具型”人才,即只具有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而且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很多院校是综合类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师资、培养经验、学科积淀等都比较匮乏,所以造成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单一化的培养目标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单纯的外语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除外语之外,是否具备其他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聘用人才的一个标准。许多就业指导专家建议外语专业的学生不要只重视语言的交流,专业的学习更加重要,复合式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热点。所以,外事外语人才的培养的设计应在语言、教育和职业综合视角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必须采用跨学科视角。学校不能只注重单一的语言需求,还应涉及语言作为行为在具体职业语境中的行为实施能力。这是语言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成果。

2.人才培养观念不够与时俱进。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发展,但是这种培养的观念并没有在外语教育界树立起来,教育的改革效果不是十分乐观。目前我省大多数院校延续了人文类高校的教学特征,以应试教育为主,认为知识的传承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并不受重视。学校管理层及其教师仍然用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及课堂授课。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不能实时更新、课程结构不合理。虽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多数院校提倡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但是我省院校仍然只是处于简单的模仿、借鉴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预测、提出新理念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并没有从深层次理解,学校对社会的关注还不够,需要对社会对人才市场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才能开设相对科学的课程、推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改革、构建了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3.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校园外语文化元素的缺失。高校校园外语文化氛围是大学外语课堂之外学习外语的主要战场和主要方式。多数外语学习者认为学习外语就是练好听说读写译,没有将外语学习文化氛围归入学习的重点之中。授课教师也忽视了课堂之外的校园环境认为教学课堂应是外语学习的重点,学校管理方面也没有保障学校外语文化活动有章、有序和有效。我省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的短缺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我们慢慢意识到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中之重,而课堂之外校园外语文化元素能够丰富学生外语学习的活动。国际化视野的大学校园文化元素应该体现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各种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是一种研究工具,是我们研判、 解读、 破解国际化条件下各种问题的视角和背景,也是学者们用于概念建构和理论推演的一种环境。

三、研究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设立新的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社会需求应是外语教育的发展关注的重点,也是引领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调整的方向。结合吉林省对外事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各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变革,逐步形成引领外语院校发展进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这将是当前吉林省高等外语教育面对日益扩大的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对策。

2.有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吉林省发展需求的外语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为了促进吉林省的繁荣发展,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的外语人才已势在必行。各大专院校应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使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学术前沿。

综上所述,吉林省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对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外语院校更好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融。

参考文献:

[1]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外事外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时静(1982-),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

猜你喜欢

吉林省问题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