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学神”
2015-12-07姚禹同
姚禹同
上周的班会,班主任老师为我们“科普”了学校今年参加高考的超级学生——“傅××”的种种事迹,说真的,我完全被吓着了。
上网百度一下,成百上千条的搜索结果,六万多个视频,涉及了那么多科目的那么多奖项,出现在那个看似普通的名字下面。同时历任班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还有“南昌十佳美德少年”……这一切无不证明了她强大的实力,看着完全是一种惊叹般的成就,想想都令人咋舌。
随着班主任老师不停地“爆料”,同学们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惊叹:英语演讲比赛全国第一名,复旦大学主动送出橄榄枝,她最终却选择了清华,并代表全国的保送生演讲……哇,高山仰止,我们只有承认:“学神”。
但听到下一条,我像是遭了雷击般的浑身一震:她母亲对她的学习要求,是每次都考年级第一名,还得拉开第二名差距五十分以上,否则就算不及格,就要挨骂。这,让每次都距离班上第一名五十多分的我情何以堪呢?
老师在进行班会总结时,自然是滔滔不绝向优秀看齐,向高分看齐,向傅××同学学习之类的话。
“每次都考年级第一名,还得拉开第二名差距五十分以上”——这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我们一定得弄明白:考高分,究竟是为了什么?好看的排名?表扬?保送名牌大学?还是……
既然每个孩子都是梦想家,有着万花筒般的神奇妙想,为何许多家长的梦想却很一致:希望孩子成为“学霸”。包括我妈。
其次,分高分低,因人而异。我想,对不一样的梦想,就应该有不一样的要求。我不否认学霸型的傅学姐很可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但高分绝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周杰伦差点因为学习太“渣”而进不了高中,莫言连初中都没进过呢,但谁又敢说他们很失败呢?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术业有专攻!
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得高分而拼死读书,最后却发现:苹果不会削,面条不会煮,开学自我介绍时语无伦次,作为一个男生引体向上连单杠都抓不住……诚然,我们得到了分数,但失去的,是不是更多……
我们高考的目标分数,终归取决于我们对大学专业的选择。虽然高分会让我们在考大学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我们也一定要明白,学霸称号永远属于学校那百分之一的同学,并不是努力就能跻身这个方阵的。
兴趣至上,梦想至上,专长至上,朝着一个自己最心仪的目标奋进,做出令自己无悔的选择,能考出足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分数,就够了啊!
最后,我想说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学霸的,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放学路上,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路的一名男生听。
“就是嘛!”然后他很兴奋地告诉我,说他想当游戏软件工程师,他的哥们Y很想当个画家,W就想考师大体育系……
我想,能够拥有一个梦想、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也算是在分数和排名重压之下的一种幸运了吧。而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在面对梦想时,只有淡淡的一句:“梦想?我戒了。”
还有比这更让人无语的悲哀吗?
但愿,但愿我们都别丢了自己的初心,别像《千与千寻》里的“小千”一样,忘掉自己究竟是谁。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遇得见白龙。
尽管“学霸”是一个长着“明星脸”可以集老师、家长、学校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神仙姐姐”,但,它绝不是每个孩子真实的梦想。
就像不是每个孩子,都叫傅××。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