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冠礼的复兴
2015-12-07周佳宁
内容摘要:冠礼是古代重要礼仪制度之一,冠礼至周代形成定制,但是隋唐以后就只是象征性的保存在社会上层,直到明代经济繁荣,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开朝皇帝朱元璋在皇室、士人、庶人三个阶层普遍推行冠礼,根据个人阶级地位身份的不同,冠礼举行的程式都有不同。皇室冠礼的实质是皇权运行的工具,但是冠礼在士庶阶层却具有灵活性和生活化,而且出现婚冠结合的趋势,使冠礼在政治、社会、历史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明王朝 冠礼 复兴
冠礼起源于早期社会的“成丁礼”,属“五礼”(吉、凶、军、宾、嘉)中的嘉礼,它是给即将步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冠礼自周代形成,随着各朝代不断更替,冠礼与其他古礼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象征性地保留着。但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尽复华夏之制,冠礼举国复兴,成为中国礼制史上新的高潮。
一.明代冠礼复兴的社会背景
明王朝是从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的一个统一王朝。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冠礼作为重要人生仪礼和文化符号,举朝上下,普遍推行,得以复兴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从政治方面来看,明朝建立伊始,太祖鉴于华夏衣冠之制尽为“妍俗”扫荡的现实,下令尽复华夏之制,这就为国家推行冠礼提供了政治保证。
从经济方面来看,明代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明史·食货志》中记载“是时宇内富庶,斌人盈羡,米粟自翰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糜蓄积甚丰, 至红腐不可食。”[1]而且随着城镇兴起,庶民阶级和商人阶级地位日益重要,识字人口增加,这就为冠礼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明代帝王在恢复汉家制度的目标下沿袭并发展了宋代开始全面推行的以礼化俗的传统,同时伴随着宗法势力的扩张,上层礼制逐渐俗化的同时,民间生活也逐渐纳入礼制范围,贵族的仪礼变为士庶通礼,这一整合社会的上下层双向互动的秩序化过程在明代更为显著。[2]
二.明代冠礼复兴的特点
1.全国上下各阶级普遍举行冠礼,但是冠礼程式各有不同特点。
明代的冠礼不同于其他朝代只是象征性的保存在社会上层,而是由皇帝颁布政令,品官文人倡导,百姓积极响应的,由上而下的全社会范围的复兴。明朝朱元璋颁布《明集礼》是明确规定“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士庶则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3]与此同时外也有一些文人也积极倡导推行冠礼,其中有把冠礼作为民俗事项,增至到文学作品中。比如:李祯《剪灯馀话卷二》的秋夕访琵琶亭记中有提到“沈韶又有一首《琵琶佳遇》诗,一并附记在这里。诗云:忆昔少年日,加冠礼初成。春衣紫罗带,白马红樊缨。”这个情节中就可以看出当时在文人中已经有行冠礼。”更重要的是很多文人品官在著作中对于兴冠礼做专门详细的记载和评论。具有代表性的有宋文宪《补临川危安子定加冠祝辞》序、张瀚的《松窗梦语》、《宋学土文集》卷中都有冠礼举行程式的详细记载。在一些地方县志中还可以找到庶民阶层普遍兴冠礼的事例。据《明志》中的《庶人冠礼》规定:“凡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各个阶级在举行冠礼的程式上都有区别。例如:“加冠”是冠礼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明代的加冠是根据不同的级别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体现明显的贵贱之分。皇室中,天子冠礼是一加,与曹魏冠礼相同,加“通天冠”,则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太子和其他皇子的冠礼都是三加。品官冠礼一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加爵弁。庶人冠礼一加巾,再加帽,三加僕头,体现了庶民本色。庶人冠礼形式简单,通称“上头”,嘉靖《吴江志》记载吴江地区的冠礼“童子年十二或十四始养发,发长为总角,十六岁以上始冠。蒸糕以馈亲邻,曰‘上头糕。”
2.皇室冠礼政治色彩浓郁,士庶阶层冠礼灵活性强,更注重生活化。
明代不同阶级的冠礼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皇室冠礼的举行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冠礼问题涉及到皇室皇太子的册立问题,但是士庶阶层的冠礼则更加贴近生活,灵活性更强。康熙《临海县志》记述冠礼时提到民众依据冠礼季节会选用不同材质的帽子,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明时,男子二十而冠,多于冬至或元旦束发加网,士戴方巾,民戴圆帽。或童生未入泮者,虽年过期多不冠,畏戴帽也。”[4]“多于冬至或正旦加网巾于首,拜天地、祖宗、尊长。”[5]加冠的冠服变成了网巾,更加简单、生活化。
明代冠礼举行的地点依据冠者不同的身份地位也有所不同。皇帝加元服是在奉天殿。《明志》云“加元服前一日,有司设定诸类位次(御冠席,太师、大尉盥洗位,百官及诸执事位等等)于奉天殿。”可知朱明皇帝加元服仪不行于太庙,而行于奉天殿。品官庶人行于家中正堂或祠堂。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中的《礼制七则》也记载“冠礼之不行久矣。耿恭简公在南台为其犹子行冠礼……”由上引顾太初的记述,可以看到士庶阶层的冠礼纵使不能按繁文缛节举行冠礼,举行冠礼的地点在“南台”,也是品官家中类似于正堂或者祠堂的地方。在庶民阶级,庄严的成人仪式更是成为习俗相沿的家庭礼节,在具体家中的地点更没有太多讲究。
3.在民间出现“婚冠结合”的趋势。
因为民间冠礼的灵活性和生活化日益增强,民间还出现婚冠结合形式,在男女新婚嫁娶的时候,在婚礼中加入“男家为新妇上髻,女家人为新婿冠巾”的环节。这是冠礼存在的特殊形式,体现了“婚冠结合”的趋势。但是婚冠结合在明代并没有完全取代冠礼,只作为个别现象存在在庶民生活中。沈榜的《宛署杂记》卷十七中有记载“自士大夫家之外,多不特举。惟于嫁娶之时,男家遣人为新妇上髻。女家遣人为新婿冠巾。先期各随所有备服饰,以一人礼送其家,犹有古意。”
三.明代冠礼复兴的意义
冠礼作为一种成人仪式,它在中国这样农业宗法体制的国家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在冠礼一度退出人们视野的情况下,明代冠礼再次兴起,形成了礼制史上的小高潮,无论是对于当时,还是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endprint
1.政治意义
明代冠礼复兴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冠礼程式繁琐严格,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程式、祝辞、加数,表现了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也使冠礼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按规定,皇室成员只有行冠礼后才能取得皇位继承权、参与政治活动和处理国家政务的权利。《明志》云:“万历三年正月,帝择日长发,命礼部具仪。”可以推算万历当时是十三岁。景帝朱祁钰之子、怀献太子朱见济行冠礼于景泰四年二月,其时年龄不过8岁。[6]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政治方面的考量。而且明代冠礼还由皇室颁布,全国上下皆推行冠礼,冠礼复兴的背后是中央集权的体现,上行下效,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重视。
2.教育意义
冠礼作为成年的标志,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成人礼的举行只是一个短短的仪式,但在举行之前青年一定要做多方面的学习和准备,从穿衣纳履、行走坐卧、言谈举止、思想德行、学识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为其成才奠定基础。无论是哪个阶级的冠礼,在举行过后都要拜见长辈,以求获得认可,这也是传统孝道和伦理道德的体现,而且青年从此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冠礼在明代上下受到广泛的推崇。
3.历史意义
明代冠礼的复兴使之前衰落的礼制文化得以延续,并且使民众具有了怀古的意识,很好的延续了文化链,同时也为我们当前的礼制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知识。明代冠礼之制完整地保留在《明会典》正德、万历刊本、《明志》、《明史礼八》、《大明集礼》和《明实录》等典章正史之中,而且还有大量的文人文集中也对冠礼做了详尽记载,如:《宋学土文集》卷第五十四《郑氏三子加冠命字祝辞有序》、张瀚的《松窗梦语》、沈榜的《宛署杂记》、归有光的《震川集》等。这些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历史、风俗、文学等各方面都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明代冠礼在朝野上下普遍推行,不仅仅是皇室礼仪的符号,而且也是庶民社会生活中具有民间特色的家庭节礼。随着时代的变化,冠礼的程式内容和文化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以“成人礼”的方式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其精神内核依然在延续,不仅寓示着青年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为在社会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明实录[M]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据国立北平图书馆,1967
4.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钟敬文.中国民俗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
8.吴肃公.明语林[M]合肥市:黄山书社,1999
9.吕楠.泾野子内篇[M]北京市:中华书局,1992.12
10.顾起元.客座赘语[M]南京市:南京出版社,2009
11.彭勇.明代皇室冠礼论略[J].
12.彭勇.明代皇室冠礼述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5月.第8卷第2期总28
期
13.戴庞海.冠礼研究文献综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第26卷第4期
注 释
[1]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中国民俗史》钟敬文编著,人民出版社,241页---246页
[3]《明太祖实录》卷洪武元年二月壬子
[4]康熙《临海县志》,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768页
[5]万历《绍兴府志》,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818页
[6]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31《东宫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
(作者介绍:周佳宁,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