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过程的经验与探索
2015-12-07李永刚
李永刚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突出应用性,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在优势学科上培养一批有动手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产生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科技成果,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特色和品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283-02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趋势。依据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2014年3月,教育部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教育部将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职业教育类高校转变,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实现岗位对接。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又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类型由单一的研究型走向多类型,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不仅需要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人才,以维持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需要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实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因素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形成。
回顾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两方面的规律,第一,当一个国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时,高等教育往往处于单一化,而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其教育结构必然要多样化。第二,80%以上的学生接受应用型高等教育,成为应用型人才,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前10位的国家,它们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职业技术教育占的比重很大,如德国应用型教育占78%,学术型教育占22%;瑞士应用型教育占82%,学术型教育占18%。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的高校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产业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与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天性和个人才华,挖掘其潜能,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成为对社会及企业的有用之才。
鉴于以上论述,文华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其机械系早在5年前就已采取以下做法,在认真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同时,在课堂之外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努力拓展第二课堂,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现他们的才华,为愿意在时间、精力上付出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为此,机械系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指导这些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创新意识、善于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学生培训,为他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方面的发展给予专业训练,为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一批较优秀的学生,参加由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通过这些赛事可以检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及学生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是学校在学生中树立标杆、提升正能量的范例。
文华学院机械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做过以下探索。
一、举办制图手绘、电绘兴趣培训班,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近5年来,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6周至第18周,机械系教师会利用每周五的晚上对该系两三个年级的学生(含新生),举办尺规绘图和电脑绘图兴趣培训班,在这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均可自由报名参加。因为尺规绘图和电脑绘图是机械专业的看家本领,是本专业一切课程的基础,它既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是学生今后走上专业技术岗位体现工作能力的窗口,同时也是为每年8月暑假期间举办的“‘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创新大赛”做准备,为大赛培养选手、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兴趣班的培训内容围绕工厂的实际与机械类专业的特点进行,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在培训期间,要给予大量的尺规绘图训练,而绘图内容和讲解内容要根据零件的轴测图(三维)、绘制零件的工作图(二维)来设计。那么,如何选择视图,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选定怎样的比例,视图如何布局,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工艺结构、配合种类及粗糙度等内容,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内容,牵涉范围非常广,综合应用性较强,对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锻炼很有帮助。培训期间,教师要对学生每次绘制的图纸进行批改,指出错误所在,给出正确表达,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学生在绘制工作图时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会将学生绘制的、批改后的图纸拍成照片,通过PPT进行讲解,这对其他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他们以后在绘图时出现类似的错误。采用这些方法,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无形中会扩大知识面,而且学生的反响也比较好,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讲解、示范和举例,可以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所在。为了加深印象,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所出现问题的图纸进行更正、重画。经过更正,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批改效果也就达到了。通过不断的绘图、讲解、更正,学生的绘图能力、技能水平有了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办培训班的目的、培训效果也就一步一步地达到了。
二、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产设计中
现在,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文华学院机械系会根据组委会每年提出的机械设计主题要求,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希望他们积极参与,谈想法、提建议,认真准备并拿出可行性方案,绘制出装配工程图和三维效果图,说明其工作原理,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打分,选出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其作为参赛课题,随后由教师开始分别指导。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装配工程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拆绘、各零件材料的选择、配合类型的确定、设计基准的选定、根据基准进行尺寸标注,以及关键重要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让学生不断地完善各类零件的结构,反复修改装配工程图,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总之,每次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教师都会付出无数的时间、精力和汗水,但在看到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设计的装配图、拆绘的零件图,亲自跑市场买材料,并在学部工程实训中心参与全部的机械加工过程,用自己动手加工的零件成功装配成设计产品时,我们又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认为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感受到指导教师的价值所在。学生通过大赛,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产品的设计,更为宝贵的是,他们可以学到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使所学书本知识得到升华,这才是无价之宝。endprint
三、耐心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具体体现。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学校学习、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通过毕业设计这门课程,学生应用前期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的专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以前各门课程学习上的不足和欠缺,从而达到温习、弥补,甚至提升的目的,并能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上,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将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分配命题两种方式相结合,其题型采用企业生产中常见的应用设计类、加工工装类以及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类题型,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宗旨,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通过审阅开题报告,以及与学生的接触、讨论、面谈,教师会感觉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设计理念、装配工程图的绘制以及对毕业论文写作意识方面的差异。有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一点就通,领会较快;有些学生则对所给课题显得有些迷茫,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不同特点的一对一的指导。总之,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辅导,甚至有时是手把手地教学生绘图,其目的都是使他们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完成课题设计,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项独立的设计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指导教师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合理引导学生,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认真准备,肯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查资料,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优秀的毕业设计必然是两者合作的结晶,是共同努力的成果,缺一不可。
成图技术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毕业设计指导都是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宗旨的,本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国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季挂起,宋伯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