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析与探索
2015-12-07王丽荣马跃新
王丽荣+马跃新
摘要:通过中高职衔接进行人才培养,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势所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光电子技术专业作为广东省较早的试点专业之一,与其对口的中职院校一起分析面临的各个问题点,求同存异,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期找准定位点,实现培养目标衔接的准确性,让课程衔接更具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从而为广东省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实践探索的经验。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122-02
通过中高职衔接进行人才培养,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为增强其服务功能,以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而探索出的多形式、多渠道、多模式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响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号召的需要,从而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教育通道。
2009年,广东省正式启动“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工作。2010年,10所高职院校、45个专业与29所中职学校被纳入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试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即为10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其中,光电子技术专业是学院试点专业之一,作为中高职衔接的实验载体,对口的中山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首批学生已于2013年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院校及教师共同进行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建设工作。
一、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天津、辽宁、甘肃、上海、广东等省市一直就中高职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各省的中高职衔接在参与院校、试点专业数量、招生人数等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展。但从整体上来说,算是困难重重,中高职之间缺少内容方面的实质性衔接,效果并不明显,距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想状况相差甚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培养目标的偏离问题。中职与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原本是有层次差异的。中职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高职则更进一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现状是“中职偏高”、“高职偏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2.课程设置的断裂与重复问题。中职的文化基础课以“必要”、“够用”为原则,而高职的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参加高考的统招生为依据,导致以中职毕业生身份进入高职的这些学生在学习该部分课程时明显吃力,甚至存在较大困难。同时,中职专业教育有着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中高职在很多课程上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
3.教学内容的断层问题。一是中职专业与高职专业在课程内容或教材选用上重复或者一致,表现为一些课程内容在中职学校学过,到高职学校还要继续重复学习。二是中职学校中没有学习过的内容,但在高职学校时却会被考核,这就会造成中高职之间知识内容和知识层次难以衔接。
4.实习实训的错位问题。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样,在通过实习实训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二者在层次与内涵上的差异性,但“高职偏低”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高职院校在设计实习实训的技能要求与实训内容时,并未充分考虑统招生与中职生的差异,使得相同的技能训练要求对实习、实训占较大比例的中职生而言,就属于定位偏低及重复的训练,让部分实践项目与中职阶段相差无几。
5.职业资格证的倒挂问题。中职学生在三年的中职学习阶段已有较长的实践训练时间,具备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是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一个目标。而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却只要求学生具备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未体现出高职与中职的职业资格差异,反而造成高职与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倒挂”的现象。
二、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归因分析
由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行政上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职能设置和管理上势必不能完全兼容;另一方面,两者在专业设置时并未充分考虑专业的衔接性问题,导致两者的专业设置各不相同且较为混乱。从专业数量上看,高职专业的数量为532个,远多于中职的321个,这就在源头上造成中高职衔接的基础较为薄弱。此外,虽然列出356个高职专业可作为中职后续继续学习的专业,但由于中高职之间的专业设置口径宽窄不一,且专业名称、专业分类及专业要求不规范,限制了中高职顺利有序地衔接。
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层次上的差异。中高职衔接首先是培养目标的衔接,即预期的工作岗位的层次衔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根据职业或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提出的规范化要求”,因此,基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是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精确定位的指南针。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真正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如企业或行业协会参与度不够,职业分类的合理性、职业标准的覆盖率、权威性、实时性仍有待提高等。
课程体系的衔接不够,导致中高职衔接在内涵上无法深入,从而出现课程重复、实习实训衔接不上等诸多问题。
三、对策探索
1.加强沟通,进行系统设计,实施五年一贯制,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转段选拔,尽可能地消除专业契合度的影响。作为广东省首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单位,学院光电子技术专业进入首批试点,与建斌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相衔接。由于双方在专业上的差异性,原有的中职培养方案并不适合直接对口,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使中高职衔接缺乏基础支撑。这是目前由于中高职分属不同教育行政部门带来的普遍性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应加强中高职院校的沟通,努力消除专业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试点过程中,为了消除差异,实现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涵、教学资源与条件等方面的平滑延续与有序衔接,我们多次与建斌学校召开碰头会议,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教学资源,调整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研制切实可行的“三二分段”转段选拔考核方式,从源头上找好衔接点。根据双方共同制订的转段选拔方案,实施“笔试+实操+面试”的综合性考核。考核结果说明,由两所院校共同制订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可行,该批学生已于2013年9月进入高职的两年学习阶段。endprint
2.以国家职业标准牵引中高职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预期工作岗位的层次衔接,基于国家职业分类基础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定位的依据。基于此,在实践中,光电子技术专业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契机,找准定位点,以此来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学院光电工程系从建系之初就开始筹备光学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工作,且鉴定站于2011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华南地区首个光学行业的鉴定站。在此基础上,该系主导制定了《光学零件检验工》和《光学真空镀膜工》两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成效卓然。标准是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形成的,由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光电工程系主持进行,以中山市光学学会企业成员为主体,整合研究机构、院校、行(企)业等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构建了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实现“多赢”。除主编这两个职业标准外,还参编了《灯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光电子技术专业在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工作中,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其深度融合,作为多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编方和参编方,占据行业的制高点,而且在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此为指导,实现培养目标衔接的准确性,让课程衔接更具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3.以四个衔接来进行中高职衔接。(1)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的衔接。明确中职与高职培养目标的差异,前者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后者则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衔接,让高职院校直接地参与到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去。(2)课程体系的衔接。在明确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后,应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与实施路线。中职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构建初步的职业概念;高职课程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教学资源的衔接。以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为基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开发系统性的中高职教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教学资源,如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4)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融入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中高职阶段所需职业资格的差异,即中职阶段应获取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应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构建向上的、阶梯性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从而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衔接。
四、结语
中高职衔接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光电子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深挖中高职衔接的存在问题,理顺思路,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行动支持,为广东省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实践探索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红伟.中高职衔接问题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6-8.
[2]戴崇.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基本问题的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73-75.
[3]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4]曹勇,陈海生.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研究[J].包装学报,2013,(5):93-96.
[5]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11.
[6]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4):85-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