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调研回访报告
2015-12-07王仁波
王仁波
摘要:报告针对山东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8215”例行回访,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现象,通过对相关专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从业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行业与企业进行调研,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调研与内涵,校企合作应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等观点,并针对建议实施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调研回访报告;机械工程类专业;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039-02
一、前言
1.调研回访背景分析。学院针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后续追踪有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其中一项是“8215”工程,即规定对80%的毕业生在两年内持续进行毕业后的跟踪回访,对其中发现的10%优秀毕业生5年内持续跟踪回访并指导其成长。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宗旨是:①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②了解用人单位对学院就业工作及毕业生的评价;③了解毕业生对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④了解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⑤指导和促进学院和各系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机械工程类专业是理工科的传统优势专业,根据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更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地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强软实力,探索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了更好地实施“8215”工程,我们对机械工程系2013届毕业生(总计487名)中的451人进行了跟踪回访。
2.调研回访方式。调研回访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的形式为主,并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针对装备制造企业与本专业毕业生发放问卷,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进而提出专业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3.问卷形式。本次调研问卷主要有二种,即《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调研问卷》和《机械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这次调查的单位包括: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公司、济南轻骑铃木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十建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
二、回访调研情况统计
此次调研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毕业生和有关人员都能很认真、客观地填写问卷上的各个项目,文字反馈信息量比较大,充分体现出毕业生对学校的感情、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基本达到回访调研的目的,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素质教育、就业教育和指导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1.用人单位意见汇总。①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满意的占84%,比较满意的占16%,不满意的为0。②对毕业生履约情况的评价:满意的占88%,比较满意的占12%,不满意为0。③对就业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占96%,比较满意的占4%。特别是在毕业生工作以后进行跟踪回访,对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工作都有促进作用,说明学院对学生是负责任的,而且用人单位表示感动。④单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情况:人才需求——机械工程类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为了使培养的高职学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应结合企业需求设置工作任务,因此,企业对普通机械加工人才的需求为14.9%,对设备管理与维护人才的需求为13.5%,要求最高。其次是产品质量检测人才的需求为9.5%,数控加工、设备装配、调试与验收人才的需求为8.1%。再次是生产组织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为6.8%,数控程序编制和电液气系统装配余调试人才的需求为5.4%,普通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制和装配质量检验与控制及工装设计人才需求为4.1%,其余人才需求均小于2%,所以学校应设置尽量能覆盖以上各方面综合工作任务的相关课程或实践教学项目。企业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外语水平: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在生产一线工作,一般企业对学生的外语能力没有要求,调研结果显示对外语能力没有要求的企业占33%。一些企业有进口机床,要求学生能看懂说明书,因此对学生的读写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企业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计算机水平:现代企业采用标准化管理,使计算机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企业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50%的企业要求其员工会应用办公软件,大约20%的对此无要求,但有10%的要求其员工会编写程序、应用网络及进行系统与硬件维护,可见要求最多的是办公软件。因此,在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不可少。企业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拓展知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也需要人际交往、人文历史等提升自身素质的知识,需求最高的是人际关系和管理知识。调研企业中有32%的企业明确表示对这方面有需求;人文知识需求次之,占19%;经济贸易占10%;历史地理占7%,因此,学院要注重知识之外的素质培养。⑤企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评价。企业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哪类课程最重要:认为专业课程最重要的企业占75%,是调研中最高的,可见企业招聘员工主要看他的专业技能,因此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前提。除了专业课,应适当开设管理和人文类课程。企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专业课程中哪类课程最重要:企业对机械工程类毕业生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主要是机械类,占57%,比重最大,其次是电液类,占27%,然后是软件类占12%,手工类占4%。这些数据说明企业招聘的目的非常明确,也表明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机械方面。企业对实践教学的建议——学生应达到哪种基本实践能力:企业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能完成基本操作的要求为44%,也就是说企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会用基本工具的要求为30%。会操作必然要求会使用工具,所以这两项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学校实践课程应保证这两方面培养的时效性。endprint
2.毕业生主要意见汇总。①基本情况。
②所学专业中需要增加的内容:基础课《电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提高专业素质的《机械制造技术》工艺部分及焊接工艺、设备维修方面、动手实践能力等。③所学专业中需要减少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数学。④单位所需人才:钳工装配、维修、焊接、数控编程加工排在前列。
三、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些建议
1.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建议。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仍是学科式教学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建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采取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法等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最好让课程项目源自企业生产一线。
2.专业师资配置建议。为了使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打造一支具备良好“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机械工程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及专业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实现。为此,各专业教研室应全面实施“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让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企业地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学院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建设兼职教师库,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弥补本专业师资队伍在实践能力、知识更新等方面的不足。
3.实训条件配置建议。通过组织社会调研、专家论证,科学定位实训基地的功能,围绕“引企入校、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满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改革需要,按照“教学、培训、竞赛、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为了解决先进机械制造设备投入大、更新快、专业建设难等问题,主动争取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资源,营造真实生产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点,明确功能。在建设期内,学院新建1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5家,共建3家高标准的校企合作基地。
4.校企合作建议。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为有序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校企协商制定了《“校中厂”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工作制度,落实校企双方人员互聘,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制定了“校中厂”教学计划、实施流程,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互利共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