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现状探析
2015-12-07戚菁菁廖继彪何潇锟
戚菁菁 廖继彪 何潇锟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探究,发现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硬件状况主要表现为“政策指导缺失,设备配置不足,教材资料匮乏”;软件状况主要呈“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欠妥,教学模式较落后”的总态,由此为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教学“形同虚设”的教学现状提供真实有效的改进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62-02
ESP(Enge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又称专业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二战后国际文化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各专业领域内部科研成果交流的产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各高等院校普及ESP课程,时至今日ESP课程的开设在高等教育中已达到全面覆盖。然而各高等院校过分片面注重基础英语教学,从而忽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象普遍。就课程本身而言,土木工程专业是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凸显的一门理工学科,其专业性的语言叙述(如专业词汇、句式)与日常生活交集甚少。这一特点导致其专业英语(ESP)领域内容偏僻性较高,是基础英语教学(EGP)所不能满足的;就专业发展而言,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相对美、日等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不断汲取与借鉴专业发达国的研究成果以壮大自身行业发展。因此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增强科研交流能力势在必行。如何提高专业英语能力水平?究其根本在于“教学”。综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探究土木专业ESP教学现状,分析其问题。
一、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记载,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见现今学校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为解决难题,扭转ESP教学“鸡肋”之境地,本文从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两方面对现有ESP教学情况进行剖析。
二、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硬件”现状。
教学硬件设施原指教学基础设施配备。本文中在原有内涵下将“国家政策”加入此类,意指ESP课程开展的背景、基础设施等客观外环境,它的优劣关系到课程顺利开展与持续发展的态势。现今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硬件状况主要呈“政策指导缺失,设备配置不足,教材资料匮乏”的总态,客观上诱发了ES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政策指导缺失。2004年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项要求。纵观其中,虽明确了大学英语由基础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两部分组成,但全篇对专业英语(ESP)提及甚微。时至2007年,为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教高厅印发[2007]3号文件,发布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要求》中延续试行版中三项要求,在“更高要求”中括大了对ESP能力要求的阐述,却仍未如EGP教学一般提出指导性的ESP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仅要求各高校和各院(系)根据本校情况进行教学安排。这从侧面上降低了学校对ESP教学的重视程度,加之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要求的影响,更促使ESP教学问题的激化。
2.设备配置不足。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学设备上主要配备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三类型。语音教室是语言类教学课程重要的教学工具,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优质设备,据已有调查在EGP教学中的利用率较高,在ESP教学中的利用相对较低[1]。根据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所示:院(系)问卷结果中土木专业ESP课程教室配置上多媒体教室高达80%,而专业语音教室仅占20%。另学生问卷结果中多媒体、专业语音教室的调查比例与院(系)调查的结果虽略有差异,分别为75%和17.2%,但总体比例上专业语音教室的利用率仍旧较低。综合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因多数高校将ESP教学统筹权下放到各个院(系),而院(系)自配的教学设备条件十分有限,多数难为ESP课程配置语音教室。至此教学工具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收,客观上限制了教学效果。
3.教材资料匮乏。由于我国ESP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ESP教材资料较有限。整理出已编的各版本《土木专业英语》教材,如表1。现有土木工程专业ESP教材共五版,由2001年至2010年间陆续出版。由表可知,第一版与第二版间相隔8年,而最近的版本也距今有5年的时间,可见ESP课程教材版本更替上所隔年限较长,且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纵观各版教材的内容设置发现,并无统一具有指导性的教学纲领,各版教材采用各自依据进行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分章,没有统一的规范。教材是课程的指南针,教材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兴趣。
三、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软件”现状
教学软件设施是指教学内在的软体条件。通过参阅文献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研究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三方面对现阶段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教学的管理状况进行讨论。其总体态势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欠妥,教学模式较落后”。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ESP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继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1.师资力量不足。现今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师资力量的不足分别体现在“教师素质待强”与“教师数量待增”两方面。首先,教师素质待强是指ESP授课教师的双向(英语、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查问卷结果可见(如表4),在课程感受与建议问答中有70.4%的学生提到ESP授课教师英语素质(包括口语、语法、解惑等)有待加强一项,充分说明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到,ESP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需同时具备精准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英语修养,而两者兼具者鲜而少之[2]。事实上多数高校常将ESP课程下分到院(系)管理,通常由院(系)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虽在专业知识上满足ESP课程要求,但就英语素养上常有所欠缺[3]。其次,教师数量待增问题,有研究表明现今土木相关领域市场对ESP人才需求正处于井喷式状态,事实上ESP人才供应却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4],对于高校同样如此,可进行ESP授课的教师远少于其他相關课程。
2.课程设置欠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首先,院系问卷中ESP课程设置调查结果为大四设课率达86.7%,大三设课率仅为13.3%,相对应的学生问卷中调查结果比例也十分相近(大四86%,大三14%),充分说明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选择将ESP课程设在大四学年。然大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考研等选择,加之实习任务多,学生到课率往往差于其他学年,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ESP课程的学习。其次,在土木专业ESP课程课时设置上,院系问卷调查结果为12课时40%、16课时46.7%、24课时13.3%;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12课时41.2%、16课时48.2%、24课时10.6%,两份结果表明土木专业ESP课程课时基本设置在12~16课时,24课时都相对较少,对比EGP的课时量更是相差甚远。最后,通过问卷发现土木专业ESP课程的考试方式均为“考查”,学校并未对此课程进行统一的考试检测,课程考查内容均由教师自主决定。这种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学生的学习警惕性,更不利于学习成果的检验。综上所述,三方面凸显出现阶段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设置上所存在的问题,设置上的不足成为了学生课程重视度低下问题的推力。
3.教学模式较落后。教学模式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引导者。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后,能充分将学习效果最大化,相反则会得到抑制。现今土木专业ESP课程大纲虽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秉承“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但其实际课程中的落实情况却差强人意。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可见,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接受ESP课程中感到教师所上内容与其课程不相符合或基本符合,仅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符合,这直接阻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降低学生学习质量,是改变现有土木专业ESP教学现状需直面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也同样体现在学生问卷调查“课堂感受与建议”题中,部分学生对ESP课程教学实况的不良评价。分析这些评价可发现,现有部分ESP课程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存在问题,且自身教学素质也有待提高。若想解决问题,净化课堂气氛,学校的重视与加强监管至关重要,这将是今后ESP课程改善“形同虚设”的课程现状的至重一步。
四、结语
ESP能力是新时代下检验土木工程专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增强专业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科研能力的有效助力。现今由于各校对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的追求,使各其面对EGP与ESP课程上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ESP课程逐渐形同虚设。究其根源,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ESP课程软、硬双件皆不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参阅,发现土木工程ESP课程从硬件上处于“政策指导缺失,设备配置不足,教材资料匮乏”的劣势;从软件上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欠妥,教学模式较落后”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缺陷从根本上限制了ESP课程的践行与发展,若要改变此局面,还需从各问题出发逐一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这也是今后研究中需不断践行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俊梅.重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31-133.
[2]周奇,朱林菲.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3(1):103-107.
[3]张丹.建构主义下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9-541.
[4]張莉.基于ESP的大学英语课程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7):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