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成效显著
2015-12-07薛艳凤沈有柏
薛艳凤 张 璐 沈有柏 景 闻
在秸秆机械化还田推进工作中,江苏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基本程序,确立了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总体思路。自2007年启动建设13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以来,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集成路线、模式和运行机制,技术推广应用规模逐年扩大。至2011年,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集成技术推广区域已覆盖全省77个稻麦生产县(市、区)。现以苏南、苏中、苏北有代表性的张家港、如东、宝应、灌南、射阳、沭阳6个县(市、区)为核心监测点,在总结江苏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成效的基础上,根据当前通用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以2008-2010年为参照,重点对2011-2013年的推广成效进行测算,总结分析江苏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成效、优势和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思路与方法。
1 推广规模扩大,应用比例不断提高
2011年以来,江苏在总结分析前期推广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茬口、机具装备及秸秆利用途径等情况,明确了夏季麦秸秆还田为主、秋季稻秸秆为辅的推进思路,加大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力度(覆盖区域见表 1)。
2011-2013年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区域覆盖了全省77个稻麦生产县(市、区),推广面积分别达到1537 khm2、1721 khm2和1873 khm2。三年累计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5132 khm2,较2008-2010年推广面积总和增加了3389.7 khm2,增幅近2倍;三年平均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为40.1%,较之前三年提高26.5百分点。三年累计完成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面积3744 khm2,较之前三年推广应用面积增加了2516 khm2;三年累计完成集成推广面积占稻麦秸秆还田面积的72.7%。2013年,全省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1873 khm2(占稻麦种植总面积的43.9%),较之2010年增加了716 khm2;全省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面积1460 khm2,占稻麦轮作面积的45.6%,占稻麦秸秆还田面积的77.9%,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见表 2)。
表1 集成技术推广覆盖区域
6个核心县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其高产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情况见表 3。由表 3可以看出,6个县三年累计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占稻麦总面积的43%,完成集成推广应用面积占稻麦轮作面积的41.4%,分别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和2.4百分点。
表2 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情况
2 配套机具数量逐年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配套技术的日趋成熟,全省秸秆还田机、插秧机、小麦播种机等关键农机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投入作业的稻麦秸秆还田机、插秧机、小麦播种机分别达到75000台、122159台和138232台,较2010年分别增加28272台、55257台和21432台。其中,配套大中拖的大型秸秆还田机增加了15550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增加了13222台,秸秆还田播种施肥小麦复式作业机增加了11777台。机具数量增幅显著,装备结构不断优化(见表 4)。
3 稻麦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增产优势明显
集成技术中涉及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插秧、机条播小麦等三大核心技术均有助于实现稻麦高产稳产。秸秆还田后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奠定了基础;机插秧宽行、浅栽的量化性栽培技术特性有利于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机条播种植小麦技术实现了小麦的有序化种植,为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3.1 6个核心县稻麦高产示范方产量优势明显
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6个核心县高产示范方机插稻、机播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全县稻麦产量平均水平(见表 5)。2011-2013年,高产示范方小麦、水稻平均和周年亩产量分别为530.3 kg、724.0 kg和1254.3 kg,较全县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39.5 kg、114.6 kg和254.1 kg,增产幅度分别达到35.7%、18.8%和25.4%,增产效果显著。
3.2 全省稻麦稳产高产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播的产量优势在6个核心县得到了充分验证。随着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规模逐年加大,稻麦周年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增长(见表 6)。从表 6中可以看出,2011-2013年,全省水稻、小麦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601.3 kg、370.7 k g,较之前三年分别增加66.0 k g、49.3 kg,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2.3%和15.4%;合计稻麦周年亩产量增加115.3 kg,增幅达13.5%。以全省三年累计实施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面积分别为2633 khm2和1111 khm2计算,三年累计增加水稻产量260.70万t,增加小麦产量82.13万t。
表3 2011-2013年6个核心县稻麦秸秆还田及高产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情况
表4 2008-2013年全省机具装备投入情况
表5 稻麦高产示范方产量与全县平均产量对比
表6 2008-2013年全省稻麦产量情况
4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集成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省工节本和增产增收两方面。通过推广应用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配套集成技术,即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技术,实现了稻—小麦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和高产栽培,促进了稻麦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效益重点以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两项集成技术应用规模、节本及增产为核心内容计算。其中仅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未进行技术集成应用的部分未计算在内,并按集成推广面积占稻麦秸秆还田面积比例进行折算。计算中涉及的投入机具数量、作业面积均来自于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年度统计资料,投入机具购置费来源于省农机购置补贴统计数据。
4.1 投入推广费用
投入推广经费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机、插秧机、小麦播种机三种农机具的购置费、相关核心技术的专项推广费以及科技项目经费等(见表 7)。三种主要农机具的购置费以2011-2013年新增相应机具数量、购置费为基数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核算总推广经费。从表7可知,2011-2013年累计用于核心技术集成推广的投入费用达69107.6万元。
4.2 农机具作业投入成本、服务收益分析
核心技术机械化作业成本包括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耕整地、机插秧、机播小麦三个环节的劳动用工和物质投入两方面。在进行投入、产出效益核算时,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耕整地作业以秸秆不还田、采用普通旋耕机耕整地为对照,机插秧作业以常规育秧、大田手工栽插为对照,小麦播种复式作业以常规条播机为对照(详见表 8、9)。
4.3 增产增效分析
三年来,全省水稻、小麦产量明显提高。2011-2013年,全省水稻、小麦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601.3 kg、370.7 kg,较之前三年分别增加了66.0 kg、49.3 kg,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2.3%和15.4%。以全省三年累计实施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面积分别为2633 khm2和1111 khm2计算增产效益如下:
按照近三年稻谷、小麦平均最低收购价分别为2.89元/kg、2.14元/kg计算,每亩年均增产效益分别为66×2.89=190.74(元)、49.3×2.14=105.502(元)。
推广规模:2011-2013年,全省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推广面积分别为733 khm2、833 khm2和1067 khm2,推广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面积分别为346 khm2、371 khm2和393 khm2。三年累计推广应用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面积2633 khm2,推广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面积1111 khm2,合计为3744 khm2,占全省稻麦轮作面积的39%,占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的72.7%。
注:1.年度投入三种主要机具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2.集成面积中机具投入量按本项目中集成技术推广面积占稻麦秸秆还田面积的72.7%计算;3.集成面积中投入机具费用=集成面积中投入机具量×单机年均投入;4.集成面积中单位面积投入机具费用中忽略机具残值。
4.4 经济效益核算
经济效益计算中的单位规模新增产值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产生的效益;二是主要农机具开展作业服务的收益。后者包含两个层次的作业效益,即与之前的常规作业方式相比增加的效益以及与投入作业成本相比产生的效益。由表 9可以看出,两项集成技术推广单位面积新增产值(效益)为7414.53元/hm2。
表9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情况
表10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推广经济效益汇总
投入成本,主要包括用工成本、生产物资成本和推广经费三方面。从表 9可得出,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环节不论是用工还是物资投入,均较之前的生产方式增加了成本,合计达734.1元/hm2;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用工及物资投入方面较人工手工栽秧节约4799.85元/hm2,使得项目推广过程中整体投入减少了4225.2元/hm2,故单位规模年新增纯收益11639.73元/hm2。在此基础上,依公式分别计算出总经济效益为2676378.79万元,年经济效益为892126.26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2.58,即推广该成果每投入1元可为社会创造2.58元的经济收益(见表 10)。
此外,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配套农机装备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舒适度,提升了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为促进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