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喷雾机的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
2015-12-07杨金平
杨金平 谢 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徐州市花卉、苗、木、林、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对防治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人工施药技术与施药机具比较落后,基本沿用大流量、粗雾滴甚至雨淋式、全面覆盖的喷洒方式,残留农药大量流失到土壤、水源和空气中,不仅严重浪费农药,还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1 车载式喷雾机的技术特点
随着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植保作业由人工背负药箱手动喷雾逐渐向机械化喷洒发展,出现了担架式和牵引式植保机,但是该类机具普遍存在药箱重量大、移动需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车载式喷雾作业系统使用自走式作业平台,将配套动力、柱塞泵和药箱等装在大拖或农用汽车上,配套折叠式喷杆或风送式风机,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优点在于:射程远,可达16 m;效率高,每小时可施药1.33 hm2。该机配有自动混药及自动卸荷装置,使用安全方便,作业效率高,雾化均匀,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药液附着力,可提高农药利用率,治虫效果好,能有效地节约药量、减少污染,适用范围广,喷雾速度快,可边行驶边喷雾,与背负式喷雾机相比,可提高作业效率80~100倍,减轻劳动强度70%以上,有效节约药量20%以上。适用范围:城市园林、草坪花圃、果园、水稻田、旱作基地、禽畜牧养殖场、街道、医院、学校及垃圾场所的喷水、喷药防治病虫害和杀菌消毒。
2 车载式喷雾机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现状
(1)大型化。欧美发达国家大型农场作业面积较大,主要使用大型喷杆喷雾机进行田间作物植保作业,作业幅宽最大可达42 m,药箱容量在400~3000 L,作业速度可达8~10 km/h,配套动力大多在73.5 kW以上。
(2)机电液一体化。国外大型车载式喷雾技术比较先进,多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来控制喷杆作业方位、平衡性和稳定性。可根据传感器监控的数据,使用计算机和电子仪器控制喷雾量和行走速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施药准确性。
(3)智能化。研究应用GPS、激光测距、微电子传感器、机器视觉及卫星遥感技术,形成智能化精准农业管理系统,包括导航、自动驾驶、机器绘图、喷药自动控制和喷头位置自动控制调节等。
(4)安全性高。车载式喷雾机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密闭式驾驶舱,配备抽风和过滤设备,能够净化空气,消除粉尘、霉菌、药液等有害物质,确保驾驶员身体不受农药伤害。
2.2 国内发展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车载式喷雾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1)技术性能落后。现有喷雾机中80%左右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尤其是年产量高达800万~1000万台的各种手动式喷雾器,存在着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每台机器在每年的使用过程中平均出现故障6次以上。常用机具仍为单管喷雾器、压缩式喷雾器及背负式喷雾器“老三样”产品。
(2)系列化程度低。各类机动植保机具喷射部件种类少、型号单一,喷头等重要作业部件系列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多种作物病虫害防治需要。一些机具作业性能较差,农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药残留超标,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整机重量大,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3)推广力度小。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已开发了不少技术性能较好的大中型喷杆和风送喷雾机,精变量施药技术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国家补贴投入力度不够,受农民经济承受力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技术新机具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未能推广到农村基层,仅仅在一些大型农场得到应用。
3 车载式喷雾机发展前景分析
近几年,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二、三产业,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发展作业效率高、移动灵活方便的新型车载喷雾机械。从农民接受程度来看,价格在1万~3万元的车载式喷雾机结构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是太高,比较适合农田植保作业。以徐州市为例,按年植保作业量106.67 hm2计算,每年需要添置喷雾机3000台以上,车载式喷雾机发展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