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的语义核心

2015-12-07易红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关键词:方言

易红(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有”的语义核心

易红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有”的研究开始于《马氏文通》。通过对字典、古书、方言等中“有”字意义的梳理,认为“有”字的意义在引申扩展、功能凸显的过程中,其核心意义是表“存在”。从古代汉语“引介”、“记异”不常现或不曾现的实物的初次出现,到魏晋至唐宋时期表“列举”,到现代汉语作“无定标记”,起提示话题作用,这是“有”字功能凸现的第一个方面;其次,由表实在的“存在”、“拥有/领有”,到两者之间相互转换,再到构成完成体标志,并可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肯定句,这是“有”字功能凸显得第二个方面;由元明清时期出现表“估量”、“比较”,到现代汉语“有意思”、“有学问”等固定短语表程度深的意思;以及由表“存在”、“出现”、“发生”等引申到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敬词等不再有具体意义而只有强调功能,这是其功能凸显的第三、四个方面。

关键词:“有”字;“有”字句;上古汉语;方言;语义核心

作者信息:易红(1975-),女,湖北洪湖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对比研究。

一、引言

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已着手对“有”字进行分析。如吕叔湘(1942)、黎锦熙(1924、1957)、刘世儒(1957)、范晓(1987)、易正中(1994)等集中研究了“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情况;詹开第(1981)等还特意研究了“有”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例子。由于研究者们所处的语法体系不同,语法观点也不一样,因此在“有”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上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为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更好地深入研究“有”字和“有”字句,有必要对“有”的语义进行系统梳理。

二、字典中的“有”

字典和古书的解释,可以证明“存在”义是“有”字的基本意义。

《汉语大字典》首先给出的注释如下:《说文》:“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林义光《文源》:“按:有非‘不宜有’之义。有,持有也。古从又持肉,不从月。”之后,《汉语大字典》援用相关注释:段玉裁注:“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申遂为凡有之称。”《玉篇·有部》:“有,不无也。”《正字通·月部》:“有,对无之称。”

可见,字典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认为“有”与“无”相对;一种认为“有”表示持有、拥有等意义。由于直到宋代人们才对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因而古人对之更多的是敬畏,或盲目崇拜,或诉诸巫术、信奉占卜,这点可以从甲骨文的缘起得知。甲骨文的产生就是专门用作记录占卜的结果,甚至被直接称作“殷商卜辞”。因此,“日食”、“月食”等被古人认为是上天发送给人类的一种信号;人类是否遵从这些信号,关系到各自行动的顺利与否。“日月有食之”,根据孔颖达在解释《春秋经·隐三》时所说:日有食之,言有物来食之也。“日食”、“月食”也就被认为是不详的征兆,“不宜有也”(即,不适宜存在)。可见这里的“有”是表示存在的动词,不表示“持有”。

古人为何用“以手取肉”来表示“有”的字形呢?“古疱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征象。”根据《说文解字序笺》,这里是说上古帝王疱牺氏,又称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法,最终画出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这也是古人最初对世界的认知途径,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到主观。古人造字也是如此。最基本的造字手段是“象形”,即直接描绘物体形状;然后再有“指事”造字法,即在直接描绘的物体形状上,进行添加有抽象意味的简单符号;再到更抽象一点的“会意”字造字法和“形声”字造字法。而事物和现象的存在是个抽象的概念,只能用抽象的“会意”或“形声”造字法来表示。

但是从造字方法的发展过程来看,“形声”造字法出现的最晚;而“有”字却是出现较早,且使用频繁,于是只能用“会意”造字法来处理。人们在造字的时候,一般会很自然地想到用与自己有关或者联系紧密的事物的存在,来表达外物的存在,甚至有时候会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拿过来为自己所用,“民以食为天”,自然而然也就想到“肉”。这样,小篆中的“以手取肉”就表达了将外物据为己有,即“据有、拥有、持有”等义。因此,这些意义的产生都是在“存在”意义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

三、上古汉语中的“有”

本节援用上古汉语的语料来说明“有”的基本语义内容。

根据大克西也(2011)的统计,《论语》中的“有”字句共有145例(除“有司”外)。我们先看其中“有”的意义。

1.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3.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雍也)

以上三例中,“有”前的名词都表示处所或者范围,如“吾党”、“十室之邑”(即拥有十个家的任何村庄,表示范围)、“井”是处所名词,“有”后也都是名词短语,作“有”的宾语。“有”是表示“存在”意义。

4.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伟之。(公冶长)

5.伯牛有疾。(雍也)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这三例中,“有”前的名词都是表人的名词。“有”表示“领有”、“拥有”。

7.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公冶长)

主语是人,“有”后跟的是动词。表示主语经历过一个事件,即子路有听到孔子的一个教诲这么一个事件。

8.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

根据吕叔湘(1942/1982: 6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被称之为“分母性起词的有无句”,“有”字用来列举事物的种类。

再看《诗经》中的“有”字句。

9.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陈风·防有鹊巢)

10.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郑风》

上例中,“防”:堤岸。“邛”:土堆、土丘。“隰”:水里。“有”前的名词皆表示处所。

《诗经》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有”前的处所名词不表示一个具体的处所,而表示一个比较抽象的、范围较大的空间或者方位。如:

11.东有甫草,驾言行狩。(小雅·车攻)

12.野有死麇,白茅包之。(召南·野有死麇)

13.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宝式燕以乐。(小雅·南有嘉鱼)

14.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

这些出现在“有”前的处所词和方位词,为“有”表达存在概念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处所。这和储泽祥(1997)发现的一致,《诗经》和《史记》中方位词比较常见地出现在“有”字之前。如果说“有”有“存在”、“领有”的性质的话,“有”前的成分可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如“有”前成分是表人或动物的名词,就倾向于“领有”义;“有”前成分是方位词或方位短语,就倾向于表“存在”。方位词或方位短语作“有”前成分是“存在”、“领有”(倾向性)分化的关键(储泽祥等1997)。再看“有”前无任何成分的例子:

15.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意思是说,有只狐狸(代指人)缓缓行走在淇河的河梁上。我的心是这么的担心啊,他没有衣裳。

16.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上两例中,“有”前没有成分,但是上下文中有表示处所的成分,如“彼淇梁”、“东门”。换句话说,表处所的词语出现在另一小句之中。这类“有”字也表达的是存在的意义,而且“有”字位于小句句首的例子在甲骨文中就多有出现。

甲骨文中的“有”字句。

17.穡有鹿。(甲骨文合集)

该句的意思是,商王出去打猎之前问“穡”这个地方会不会有鹿。

18.五日甲子允酒,有凿于东。(甲骨文合集)

意思是:过了五天,甲子这一天果然进行了酒祭,天空的东方出现了“凿”这样的东西。据说,“凿”和“虹”、“新星”、“日”等一起出现,似指的一种不祥的天象。“有”后的名词之后出现的是由介词引出的处所词。

这类处所名词出现在另一小句,或者“有+名词”之后由介词引出处所词,吕叔湘先生(1942/1982: 99-100)认为这样的“有”字句具有介绍作用。这类例子还可以在上古汉语的其他语料之中找到,如:

19.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孟子·尽心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孟子到了滕国,住在上宫。有一双还没织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旅馆里的人来找而没有找到。“有”+名词+介词+处所词。

20.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淖”是“泥淖地”的意思。处所词由介词引出。

21.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敧器焉。(荀子,宥坐,520)

相当于:有敧器于鲁桓公之庙。处所词出现在前一小句里。

22.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杨伯峻先生(1980: 91)的解释:这里有一块美玉,把它放在盒子里埋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处所词由介词引出。

23.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此处所词由介词引出。

2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以上“有”前无成分的例子,其表示处所的名词在上下文或者语境中可以找见,“有”表示的是存在。

《诗经》中还有这样的例子:

25.有冯有翼;有孝有德(《大雅·卷阿》)

黄悼先生《毛诗郑笺评议》解释如是:“冯,谓可为依者;翼,谓可为辅者;孝,谓能事亲者;德,谓得于已者。”笺云,“冯,辅也;翼,助也;有孝,斥成王也;有德,谓群臣也。”即,黄悼先生认为:“传与‘冯’、‘翼’、‘孝’、‘德’为贤人之行与经义最合,盖此经四‘有’字,其‘有翼’、‘有德’二‘有’字为助词,非以‘冯’、‘翼’、‘孝’、‘德’四者平列……笺以四‘有’字皆为分举之词’故易传,以此为庙中事尸之礼,而以‘有孝’斥成王,‘有德’谓群臣,实与经义相违。”可见在《诗经》中就曾出现了“有”的列举义。

再看《左传》中的“有”字句:

26.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隐公十一年)(意思是说,山上有树,要如何利用量度,这是匠师的责任。同理,决定宾客席位的顺序,主人当然要择其所宜了。)

27.人来高曰:“逢泽有介麋焉。”(哀公十四年)(意思是说,在逢泽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只孤身的麋鹿。)

28.齐有彗星,齐候使禳之。(昭公二十六年)

29.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鸟,齐师其。”(襄公十八年)

根据李佐丰(1994/2003: 136)对“有”字意义的讨论,认为上例中“有”表示的是“记异”,即表示出现了通常并不出现的事物,或者表示某事物短时间的出现。杨伯峻、何乐士(1992)也指出“有”可以用于首次提及某一对象或引进突然出现的主语。

《史记》中的“有”字句:

30.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本纪)(高祖身体上面经常有一条龙)

31.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本纪)(前面有一条大蛇横在路径)

32.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陈丞相世家)(陈平的门外有很多长者的车辙)

33.俺陈琳便有张良般伎俩,怎当那刘太后有吕氏般机谋?可搭的把咽喉来当住,唬得咱魂魄全无。(全元曲,无名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表估量)

34.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西游记》第四回)(表比较)

以上语言事实说明,除了用于通假字之外,“有”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有“存在”、“领有”、“记异”和“介绍”四种(李佐丰,2004)。由于“记异”用法(如:“秋,有蜮。《春秋·庄公十八年》”)是指出现通常不出现的事物或事实,或表示短时间的出现;“介绍”用法(如“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记》”)是介绍一个前文不曾出现的人或物,常常与“者”、“焉”呼应使用,所以我们认为“记异”和“介绍”用法实际上是“存在”用法的一种,只不过是初次出现或存在。

四、方言中的“有”

汉语方言学界对南方方言的“有”字句已有很多的研究,如郑懿德(1985)福州话的“有”字句、李如龙(1986)闽南话的“有”字句、施其生(1996)汕头话的“有”字句、游汝杰(1999)南部吴语温州话的“有”字句、陈淑环和陈小枫(2006)惠州话的“有”字句、丁健纯(2008)湘潭话的“有”字句等等。

如福州方言中“有”不仅能够带上体词性短语,也能带上谓词性短语,其基本意义是肯定动作的发生或者状态的存在(郑懿德1985、陈泽平1998、李如龙2001、郑敏惠2009等):

1.“有”+ V(动词):伊厝有养鸡鸭(他家是养了鸡鸭的)。

2.“有”+ V(动词)+O(宾语):我有接到通知(我接到通知了)。

3.“有”+ V(动词)+补语:有讲一回(有说一次)。我有食饱(我有吃饱)

4.“有”+状语+ V(动词):有此刻来(有马上来)。

5.“有”+状语+ V(动词)+O(宾语):我有共伊拍过电话(我跟他打过电话)。

在看湘潭话中的“有”字句。

1.“有”+(状语)+形容词:

那部单车有好新(那辆自行车很新)。

咯衣服我穿起有大不? (这衣服我穿着大了吗?)

湘潭话中的“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和形容词直接搭配的,中间需要加上程度副词“好”或“蛮”(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其意义是表示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说明,或者对事物所具有较高程度这一现实情况的肯定。

2.“有”+(状语)+动词:

咯布洗起来有缩(这布洗起来缩水)。

她有好恨我(她很恨我)。

“有”与动词连用时,其后的动词也能受到程度副词的修饰,该结构是表示对现实的某种动作或行为的肯定。

3.形容词+“有”:

懒人子多得有(懒人很多)。

咯只妹子厉害得有(这个女孩子很厉害)。

“有”在湘潭话中不仅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前,还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后,其意义是肯定事物的性质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4.动词+“有”:

他钱存得有(他存了很多钱)。

咯种野菜我们细时候吃得有(这种野菜我们小时候吃得很多)。

因为咯件事,她哭得有(因为这件事,她哭得多)。

“有”放在句末位置,一般构成“S+V+得+有”的句式,表明动作所涉及到的对象的存在达到了相当的量,或者表示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或内心的情感达到了相当的量。

从以上湘潭话的语料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有”位于谓词之前时是对客观现实或者事物属性的肯定,即表示事件、性状的存在;当“有”位于谓词之后时,表示事物的性质、动作所及对象的存在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即不仅是肯定了事件、性状的存在,还对这种存在的“度、量”程度的说明。

我们知道,人们在描述客观世界时最常用的一组概念是时空维度。空间概念具有可感可触性,人们往往会先感知当前的空间世界,再感知过去或未来的空间世界,最后才从中抽象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概念。同时,语言是用来反映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概念符号。如名词性词语指称的对象一般呈现出空间性,是静态的;动词性词语陈述的对象一般呈现出时间性,是动态的。反应在具体的语言结构中,如“有”字句中,就表现为“有”后是名词性成分或者是体词性成分时,体现的是静态事物的存在;“有”后是动词性成分或者是谓词性成分时,体现的是动态事件的存在。以上湘潭话的语料中就体现了这种存在的对称性。

从历时角度来看,郑敏惠(2009)从上古汉语的语料中找到了“有”带谓词性短语的起源,并从社会历史学角度也找到了依据,即西晋末年汉人大规模迁入闽地区,使得闽方言中被输入了相当数量的上古汉语的语言成分。加上闽地区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这些上古语言的成分一直保留到今天。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时空概念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体现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拥有相同的表达方式,即都用表存在意义的“有”来表达。同时,客观世界也影响着人的主观感受,如当客观肯定带上主观倾向性时,就变成了人类对外界的判断,因而“有”的意义就可以用来表示“肯定”,再抽象到“确定”意义等。所以,方言中“有”的基本意义也是表示存在。

五、“有”的本义—表存在

在现代汉语中,根据“有”的前后成分语义关系来看,张豫峰(1999)认为“有”字的表义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六种。它们分别是表领属关系、领有关系、存在关系、领有或存在及领有或存在的方式、发生关系和估量关系。我们认为,通过合并,这六种意义都能归并为“某一事物或者是事物属性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具有客观性,不随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如下:

1.表存在:“地上还有一张纸。”“每一个时代都有很多特殊人才。”这是“有”的本义,表示其后的名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存在。

2.表领属:“每台机器有近百个零件”,表领有:“他也有爸爸”,既表领有(或存在)也表领有(或存在)方式:“妈妈养有一只哈巴狗”。不存在,哪能领有?在这三个句子,一定是先有相关事物的存在,然后才是说明它们分别归属于谁。所谓的“领属义”、“领有义”,其根本意义都是“存在”,“领属”和“领有”是界定这种“存在”的方式的。或者说,“领属”和“领有”是“存在”的一种。可见,领属义和领有义是在“有”的本义上最早出现的直接引申义,或者叫做近引申义。它和“有”的本义关系十分紧密。

3.表估量:“爷足有七十岁”,我们认为这是“爷爷”这个人身上的一种属性,即年龄这种属性的存在。“他有五尺高”,这是“他”的身高属性的存在。“有”也可以表示比较:“他有小王那么高”、“那条蛇有碗口这么粗”等和“爷爷足有七十岁”一样,是说明主语所指称的事物具备何种属性,即表明事物属性的存在。在如“打球哪有下棋那样有趣”说的是打球所具备的趣味属性;“黄河没有长江这样长”说的是黄河所具备的长度属性。由于事物的存在到事物属性的存在,是人类的认知发展,即联想作用的结果。

4.表列举:“玫瑰花有红的,有白的”、“今天参加比赛的有北京队、上海队、黑龙江队和新疆队。”这种句子实际上也是表存在,即并列的、多项事物的存在,不妨叫做“并列存在”。自然界的复杂性导致存在的事物并非都是单项呈现,遇到多项事物共同作用于某事件时,就会有“并列存在”。“并列存在”呈现的是多项事物,于是就有了“列举”义;因而存在义是基础,列举是对事物进一步抽象后得到的认识。

5.表发生或出现:“他有病了”、“这孩子嘴里有牙了”。已有相关研究一致认为句后“了”是语气词,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如果删除“了”,句子变为“他有病”、“这孩子嘴里有牙”。句子依旧成立,只是未删除前表示的是静态的存在,删除后表示的是动态的存在,即发生某事或出现某种新情况。但是这个意义的变化是由“了”的出现与否导致的。因此,“有”在这样的语境中仍就是表示事物的存在。

综上所述,“有”字句中的“有”的基本意义是表事物“存在”,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事物具体的“存在方式”(如“发生”、“领有”等)、事物“属性的存在”(如“估量”)以及多项事物的“并列存在”(如“列举)。

六、结论

我们认为“有”围绕其核心意义“存在”,首先由古代汉语中的“引介”、“记异”那些不常出现或不曾出现的实物的初次出现等,到魏晋至唐宋时期出现表“列举”,直到现代汉语中做一个“无定标记”,起提示话题的作用。这是其功能凸现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有”由表实在的“存在”、“拥有/领有”,且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在到构成完成体标志,并可以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肯定句中,这是其功能凸显的第二个方面。当出现表“拥有”、“领有”、“占有”等的“有”时,“有”的“存在”义和“拥有”义可以相互转化:“X拥有Y”意味着“X那儿存在着Y”和“Y存在于X那儿”(袁毓林等2009)。某个事物可以同时兼有“存在”和“领有”两种性质。“有”的[+存在,+领有]这两个语义特征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史有为1984、陆俭明1993)。储泽祥(1997)认为造成“有”具有这双重语义特征的原因在于“有”前成分的语义性质:当“有”前成分是表物的名词时,就有“存在”和“领有”两种性质;是表人或动物的名词,即有生命的名词,就倾向于“领有”;是方位词或方位短语,就倾向于“存在”。因而,我们只要观察“有”前成分,它是分化“领有”、“存在”的关键。这也是王建军(2003)所说的“有”字存在句的第二阶段,即领有领属同属一体,处于难舍难分的阶段。接着“有”出现表完成的意义。Langacker (1991)曾指出,领有动词的典型用法的语义结构和完成体标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这是这种对应关系导致现代汉语“有”与动词的很多搭配具有体的表达功能。石毓智(2004)认为“有”和“了”功能十分相似,都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某一时刻,然而行为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即具有现时相关性。如,

35.她的英语水平有提高。=她的英语水平提高了。

36.他父亲在海外办有三所学校。=他父亲在海外办了三所学校。

此外“有”表示完成体较多地用在否定句、疑问句中,如下:

37.那你当时有没有想到是非典?

38.最近她父亲有没有来信?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没有”是个副词,“否认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也认为:“没有”是个表示动作未完成的助动词。所以,“没有”双重身份: 1)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存在的否定,如“我没有书”,“今天没有风”。2)助词,否定动作的完成。从逻辑上讲,“没有”既然是完成体的否定式助词,那么“有”就理应该是完成体的肯定式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动作的结果仍在继续。“有”所附着的动词大多是单音节的不及物动词,动词的词义比较具体,所带宾语大都代表了某种具体可感的东西。

体助词“有”集中分布在汉语方言——闽方言中,只有一种形式:“有+V”,相当于汉语普通话的体助词“了”。凡是普通话中后面能带“了”的动词,在闽方言里都能在前面带“有”。

厦门:伊若有来,我则共伊讲。(来了)

我有计划今年寒假兀活动。(计划了)

潮州:伊有去学堂。(去了)

我有睇戏。(看了戏)

福州:我有批评伊几句。(批评了)

我有接到通知。(接到了)

台湾的汉语普通话:他有觉察去香港吗?

我有欠你吗?

所以:闽方言中的体助词“有”,具有功能强,分布面广的特点,在表示体范畴的助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再次,由元明清时期出现的表“估量”、“比较”的“有”,到现代汉语中的“有意思”、“有学问”等固定短语表示程度深的意思,只起到强调的作用;由表“存在”、“出现”、“发生”等引申到用在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敬辞,表示客气的“有请”、“有劳”等。这些“有”不再有具体的意义,而只有一些强调的功能。到此,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有”的意义演变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有”在意义引申扩展的过程中,其核心意义—“存在”—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汉语中那些位于所谓的词头或句末的本身意义就比较虚的“有”也终于尘埃落定,成为了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中专门表示“存在”范畴的句式--存在句,其语义内容可以用符号“”表示。因而我们完全赞同黄师哲先生(2003)的观点,即“有”表示存在,但这种存在是一种前提要求,而不是由句子本身宣布或断言的一种存在。“有”字要求它后面的名词所指在句子成立以前就存在了。这就是“有”表示存在的基本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淑环,陈小枫.试论惠州话的“有”字句[J].中国语文研究,2006(1).

[2]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3]储泽祥,刘精盛,等.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

[4]大克西也.从“领有”到“空间存在”—上古汉语“有”字句的发展进程[J].历史语言学研究,2011(4)

[5]丁健纯.湘潭话中的“有”字句[J].湘南学院学报,2008(6).

[6]范晓,等.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7]黄师哲.无定名词主语同事件论元的关系[D]//黄正德,等.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三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紹愚.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1999(4).

[9]李崇兴.处所词发展历史的初步考察[M]//胡竹安,杨耐思,蒋紹愚.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1]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第一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2]李如龙.闽南话的“有”和“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 (2).

[13]李如龙,梁玉璋.闽方言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14]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15]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6]吕叔湘.中国问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17]施其生.论“有”字句[J].语言研究,1996(1).

[18]石毓智.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J].汉语研究,2004 (6).

[19]王建军.汉语存在句的历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0]王勇,周迎芳.“有”字句的历史考察和横向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5).

[2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3]易正中.“有”字句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4(3).

[24]游汝杰.温州方言的“有”字句和过去时标志.游汝杰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5]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建.“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3).

[26]张豫峰.“有”字句的语义分析[J].中州学刊,1999(3).

[27]郑懿德.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方言,1985(4).

[28]詹开第.有字句[J].中国语文,1981(1).

责任编辑:王飞霞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英‘有/be’存在句的形式语义研究”(项目编号: 14Q068)。

收稿日期:2015-06-11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5-0168-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H139

猜你喜欢

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常熟方言“则”“嘚”之用法考察
《红楼梦》中大同方言补遗五则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