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生猪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2015-12-07徐峰湖北省荆州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荆州市排泄物病死猪

文│徐峰(湖北省荆州市畜牧兽医局)

张帆(湖北省荆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前生猪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文│徐峰(湖北省荆州市畜牧兽医局)

张帆(湖北省荆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猪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各地通过培植产业龙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生猪产业迈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快速推进,呈现出了一些现代产业的特征。但也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排泄物处理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笔者以湖北省荆州市生猪产业发展为例,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

湖北省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家商品粮棉油重要生产基地,也是生猪生产大市。据统计,2013年荆州市生猪出栏499.15万头,比2010年增61.87万头、增14.15%。生猪出栏占湖北省的1/9强、排名全省第四。松滋、监利、公安3个县市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分别出栏生猪125.7万头、104.3万头和85.91万头。2013年,荆州市生猪产业产值95.77亿元,占荆州市畜牧业产值的69.11%。预计2014年荆州市生猪出栏可达535万头、产值过百亿元。生猪产业呈现出现代产业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种源供应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前,荆州市能繁母猪存栏不足10万头,常年需从外地调进仔猪100多万头满足生猪生产需要。近年来,荆州市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共争取国家各种政策性资金1.2亿元,加强生猪种源建设。2014年,荆州市能繁母猪存栏34.01万头,种猪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满足了生猪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逐年提高。通过深入开展畜牧强县、生猪调出大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畜禽标准化“四级联创”等创建活动,荆州市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总数达到1260个,万头猪场达到60个,生猪标准化“150”模式猪舍建成3363栋,生猪产业主体加快向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生猪规模养殖率达到84%。

3.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并重,一批养殖与加工的生猪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荆州市市级以上生猪龙头企业达到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为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4.生猪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生猪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发展,荆州市生猪专业合作社达到16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网络农户13665个,出栏生猪232.2万头,占生猪总出栏的47%。

5.饲料工业加快发展。通过坚持招大扶强,荆州市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全国饲料行业前10强企业中有7家落户荆州,全市饲料企业总数达到74家,其中配合饲料生产企业46家、单一饲料生产企业25家、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3家。2014年,荆州市饲料产值过百亿元,全市饲料产销量仅次于武汉市位居全省第二,满足了以生猪为主的动物养殖需要。

6.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有了一些好的典型。各地通过创新解难,建立金融支持畜牧业的融资机制,推行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开展畜牧业节能减排,探索排泄物综合处理利用模式,在破解阻碍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上,有了一些好的做法和好的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1.加工严重滞后。发达国家畜产品80%以上是经过初加工、30%以上经过深加工后销售的。我国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比重也分别达到35%和4%。而荆州市畜产品加工比例偏低,特别是生猪产品加工尤为突出。2013年全市生猪出栏近500万头,全市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宰杀60万头,加上农民宰杀年猪等自宰自食约70万头,全市生猪粗加工仅130万头,出栏总量的3/4以活猪形式外销。据统计,2013年荆州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猪肉38.5千克,折算成活猪约340万头。也就是说有200多万头生猪是以冷鲜肉或熟制品的形式由外地调入,其中,不乏本地猪由外地企业屠宰后又以冷链物流配送的方式返销荆州的现象。

仅按每屠宰加工1头猪产生利税10元计算,全市每年流失利税21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损失更是无法估算。一方面,生猪屠宰加工严重滞后,产业发展不健全;另一方面,新引进的现代屠宰企业不能正常开工或开业。2009年荆州市引进南京雨润集团投资4亿元建设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加工厂建起后,一直不能正常开业。荆州市襄大农牧公司1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后只等办证开业。引进中国新荥集团建设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因担心证照难办,征地后放弃建设。

2.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难度大。

近年来,荆州市通过组织实施生猪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和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兴建粪污处理设施,提高养殖场粪污处理能力,积极探索推广农牧结合、猪粪还田等排泄物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目前种养分割,种植方式的转变慢于养殖方式的转变,养猪场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土地。据测算,1亩土地能消纳16头左右育肥猪产生的猪粪,1个万头猪场需要600亩左右土地进行配套。导致出现了土壤有机质持续下降、养殖排泄物污染环境的现象。排泄物处理难以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成为制约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3.病死猪处理隐患大。病死猪携带大量的传染性病菌,处理不当不仅污染环境,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可能造成疫病传播、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影响畜牧业生产安全;更有甚者可能流向市场、进入餐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荆州市年饲养生猪800万头以上,按正常死亡率3%计算,年死亡生猪达24万头,病死猪处理压力非常大。目前,主要采取的挖坑深埋、焚烧、化尸池处理等方式,不但存在处理方式不专业、病菌杀灭不彻底等弊端,而且也面临“无坑可挖、无地可埋”的尴尬,既给疫病防控带来重大隐患,也给环境污染和舌尖上的安全带来重大隐患,迫切需要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三、对策建议

1.坚定不移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产业发展之魂,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发展现代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建设全产业链的思路,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各环节,创新解难,破解生猪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要大力发展猪肉产品深加工。“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是我国生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还是从畜产品质量安全大局看,都需要大力发展猪肉产品深加工。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建设全产业链的要求,完善生猪上下游产业链条各环节,加快培育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联合。

2.破除生猪定点屠宰垄断地位。现有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为保障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作出过突出贡献,但不适应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势,也满足不了猪肉产品深加工的需要。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是深入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现代生猪产业的重要主体。

目前,很多地方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的人员工作经费,属于自收自支性质,收入来源主要靠从屠宰企业收取管理费,存在监管部门经费来源和监管对象利益捆绑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管理部门对屠宰企业的有效监管,有悖执法初衷。同时,生猪定点屠宰的本质是垄断。现有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产量小、卫生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

建议国家生猪屠宰管理部门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重新规划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布局,制定生猪加工业发展规划,破除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执法监管。一方面,通过支持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发挥大型加工企业对生猪产业的带动作用,利用大型生猪加工企业“冷库”调节余缺,在生猪出栏增多、猪价下跌过多时,扩大猪肉收储和深加工进行托市;在生猪出栏减少、猪价上涨过快时,增加猪肉产品投放量,维持猪价相对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对现有县、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进行淘汰取缔,由屠宰企业实行冷链配送制。这既能有效防止县、乡镇屠宰场生产量小、卫生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肉品质量安全隐患,同时又可充分发挥大型屠宰企业机械化生产优势,做大做强肉食品加工企业。

3.大力推进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有机农业。畜禽排泄物,既是沼气的填料、养鱼的饲料,又是庄稼的肥料。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要坚持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原则,一方面,要声势浩大地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养殖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全面推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适度控水等减量化技术,有效减少粪污排放总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推广“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菜”“猪-粪-蚯蚓”等适合本地区种植业发展现状的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新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变废为宝,探索一条种养结合、资源化利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化解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难题。

4.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舌尖上的安全,事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升到了全局的高度,上升为国家行动。

11月25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保监会等五部委召开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宣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视频会议,对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12月27日,央视披露江西省高安市猪贩长期收购病死猪并销往市场的问题,暴露出病死猪收集处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按照国务院要求,要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体系,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全面淘汰现行规模猪场采取的深埋、焚烧、化尸池及屠宰企业自行焚烧的病死猪处理方式,推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要规划建设跨区域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负责承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建立全覆盖的病死畜禽收集转运体系。由县市区政府牵头,用市场的办法建立专业的病死畜禽报告、收集、暂存、转运体系,对病死畜禽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清洁环保,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5.强化监管,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推进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为核心的畜牧业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动物产品溯源体系,强化畜牧业投入品、养殖运输屠宰、肉品仓储上市等全程监管,严格执法监督,保障上市肉品质量安全。

6.继续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进一步创新建立融资平台,组织开展银企对接,通过企业间开展联合、多级担保及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等多种途径,解决生猪产业融资难、保险难的问题。政府要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畜牧业具有前连后带的本质属性,加快发展生猪产业对促进种植业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专门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排泄物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系列工作。

猜你喜欢

荆州市排泄物病死猪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捉迷藏比赛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为实证分析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