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015-12-07刘慧
◎刘慧
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刘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偏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影响,这给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系统的、协调的、不破坏旅游生态环境为目的发展,是为千秋万代造福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以独特的东方神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我国应在提高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护好旅游的资源,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允许浪费和各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倡低碳消耗,高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模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强化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持续发展。资源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保持好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的条件之一。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生态保护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进步的发展是我们最终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体。
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应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匹配起来。因为经济利益上的趋动,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自然景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当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只有采取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措施,才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重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
可持续的发展旅游,与环境的保护应做到以下几条:
科学地有计划的开发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尽可能地减少因旅游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建立旅游投资效益的评估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制止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在发展旅游,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当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防止因短期行为而过度开发资源,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应制定包含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旅游设施的布局和游客流量的设计建立在环境和资源可承受的能力之上;加强旅游景点建设的环境论证,促进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区内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旅游开发的决策过程中,应保护各级政府﹑相关的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有正常的参与渠道。与此同时,在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把旅游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充分考虑旅游区的特殊功能,保护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应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强有力手段,消除外部因素对旅游区环境与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保障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是世代人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为目的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其人人都自觉保护环境。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在旅游区应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使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垃圾得以迅速的处理。加强科学研究,与科研院所加强沟通与联系,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国家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评价旅游业给我们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避免"亡羊补牢"。我们今天的可持性发展旅游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一件永久性的保护资源的工程。
(作者单位:沈阳市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