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析教材特点 成就精彩课堂

2015-12-07陈海燕

文理导航 2015年36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

陈海燕

【摘 要】本文从品德课程的特点出发,尝试阐释不同品德课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逐步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并逐渐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导引讲授;对话交流;探究学习

作为一门关乎儿童整个生活的综合性课程,品德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面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品德课程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导引讲授:让学高者为师

品德课堂的教学,教师本身就是教学资源,学生作为学习者,需要教师提供科学的道理和正确的知识储备,而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既成的事实、是常识、是真理。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就需要老师的正确讲授和引导,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呈现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指出先行组织者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可以是一个概念,或一段概念性说明文字,或一张图片等。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可以直接运用教材提供的编写线索,也可以根据相关新闻、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画面再现、音乐渲染、猜谜漫画、实物演示、生活显示、游戏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情境呈现先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执教《网络改变生活》一课时,运用谈话导入:

几天来,老师和大家在QQ上聊得很愉快,从聊天中,我与几位同学成了好朋友,可还没有见过面呢!今天想认识一下这几位朋友!

(1)交流:与学生握手交谈。

过渡:是什么让从未见面的我们已经彼此了解的?(板书:网络)

(2)你知道什么是网络吗?

教师在谈话导入后,采用了直接传授的方式,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教师通过把网络比作巨大的蜘蛛网这一通俗形象的介绍,再配以生动的图例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直观的概念,构建起初步的知识体系。

2.分析例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执行力

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导引讲授式课堂教学前,教师必须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做到充分理解教材和学生,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尽量精炼语言、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导引讲授内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主要以文字表述的教学内容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易学易懂的角度出发,组织好语言,让自己的讲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尽可能用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有较多的收获。讲授时,要让学生感知概念或观点,讲清“是什么”;要让学生理解概念和观点,懂得“为什么”;要使学生内化概念和观点,明确“怎么样”。

二、对话交流:在平等中互动

课堂生活是儿童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精神之旅。课堂上,师生之间良好的对话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上的。一个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课堂,便是师生之间良好对话的基础。和谐课堂是品德课堂对话交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使各要素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

如在执教《我最爱读的书》一课时,设计了“好书推荐会”这一环节,首先请班里平时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的两个学生做推荐示范。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没有示范,学生会不知道怎么进行活动,所以应该有一个参照。通过示范告诉学生,推荐好书可以介绍故事梗概,也可以讲讲自己喜欢的人物。然后是小组内的互相推荐,选择其中讲的最好的一位向全班推荐。

这一环节中,既充分体现出孩子为主体,又凸显了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一些价值观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但是这些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益处,他们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做出了针对性评价,总结学生推荐的书的种类,及时推荐一些好书,为孩子阅读做出科学的引导,提升孩子的阅读品质。

三、探究学习:建构有意义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提倡教学要基于儿童的生活,课堂教学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设计多样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活动交流中学会主动建构。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用头脑去辨别、用语言去表达,在真实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魄力和有自信的人。

如在《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教学时,教师在上一节课结束前,布置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假期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同时,采用各种形式分小组以名山、大川、名城、古迹等,分类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中,及时介入进行点拨引导。做好以上这些铺垫,课上的开放交流就水到渠成,学生的知识是内化的,是互补的,是深刻的,教师和学生就容易产生共鸣,学生更深入地领略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丽多姿、文物古迹的丰富与灿烂。

“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真正的学习源于学生自身对知识内在的追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充分体验和知识上的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登山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爬上高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课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品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4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