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5-12-07骆明凤

文理导航 2015年3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教学

骆明凤

【摘 要】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能否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标准。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经验。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教学

以人为本,这样一个话题的提出是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服务,以学生能否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标准。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往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用统一的标准掩盖了孩子的个性差异,这样冷漠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我们要从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体验生活,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经验。记住教永远是为了不教。那么,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又该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呢?

首先,我们老师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淡化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响应《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思想,增强了当代学生的平等意识、主体意识。其实学生是人,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渴望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相沟通、探讨,渴望教师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难处,彼此间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长幼有序”思想受到冲击,强调互动双方的地位平等以及互动双方应该共用一套社会标准。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固定地位,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地位平等,当然也就不存在教师的权威。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学成为一种交流与分享,可以而且应该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实现知识上的获得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勇于生疑、敢于质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生活中经验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提倡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提倡选择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技能,加强了数学的应用。

接着,我们要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其表现之一。一旦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就能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古语有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句话表明人生获取知识由与生俱来、学习以及质疑三个途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先进行思考,学会提问题。那么,在适当的内容上我们教师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如《认识圆》中用圆规来画指定大小的圆时,我们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同时在小组的交流中,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策略可能会比我们传统的手口相传的教学方法有效果。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潜力,就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事物。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指导管理。例如学习《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部分知识,根据书本的内容,我们教师在小组合作前,设计好相应的步骤和要求,让学生在有内容可学、有方向可走的策略下学习这部分知识。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之间相互的探讨质疑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最后,在评价方面,我们则要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建全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全方位的评价反馈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总之,数学的课堂是一个培养人思维的课堂,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准绳,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用多元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学生。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政府法制文献》,2014年9月

[3]《教育管理》,2015年2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