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小组合作,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2015-12-07陈丽花

文理导航 2015年3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丽花

【摘 要】小组合作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努力、互助互学。教育教学的今天,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加速教学目标的达成,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合作、思考、创造空间。单纯的机械记忆和一味的模仿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教师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挖掘知识内涵,体验知识魅力,让其爱上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小组中互教互学,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注重交流互动,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课堂学习中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总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交流互动,以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百分数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发现有些学生还是很迷惑。如果教师为他们直接解惑,只是对他们再次灌输这些数学知识,效果不佳。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小组内共同交流、探讨一下对于本节内容的看法。这时有一个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1:我有一点不是很明白。比如说一种树苗的成活率是96%,我知道就是100棵树苗中,会有96棵成活。那如果没有100棵树苗,是不是这个96%就没有价值了。

生2:当然不是,你所说的96%只是一个概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无论有多少棵树苗,都可以用这个96%。

生3:我可以继续解释一下,就是假如有90棵树苗,那么成活的树苗可能有90×96%=86.4,就是可能会有86棵也可能会有87棵树苗成活。

生1: 我明白了,就是假如有10000棵树苗,机会有10000×96%=9600棵树苗成活。

学生就这样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帮助。

教师以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共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二、注重明确分工,推进全体学生参与

小组合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明确分工,以促使全体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参与教学探究,进而推动全体学生发展、进步。

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测量一下教室中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学生发现如果自己测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还会很浪费时间,效率很不高。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自由结组,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合作。这时,有一个小组开始合作测量。该小组选择先用一根细绳量出黑板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再利用手中的刻度尺,测量出细绳的长度,最后得出真正的数据。在测量之前小组内成员都被明确分工,有学生负责拉绳子的两端,有学生负责测量细绳的长度、有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有学生负责计算数据。学生在小组中各尽其职,都很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小组中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由此可见,这种明确分工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推进学生参与,推进学生巩固新知,为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小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步骤。而以往的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属,学生只会接收到来自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些片面。毕竟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年龄差距。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学生互评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价,让学生得到同学的认可,进而增强自信,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在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些计算题。先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自由结组,小组之间共同探讨、相互评价对方的成果。

学生先独自思考了一定时间,然后便进行结组,小组之间共同探讨。这时有小组展开了讨论。

生1:我利用通分的方法求出了第一个算式题。

生2:首先我想说你的计算能力真的很棒,你的结果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有极强的运算能力。但是,你可以再多想想这道题,其实这道题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可以将这个算式变一下形式: ,这样就可以省去通分的繁琐步骤。

生3:我同意生2的建议,利用这种数学思想,第二道计算题不需要计算就可以口算得出。

案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评价,使学生接收到来自同学间的肯定,促使其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大增。同时,学生还收到了更好的建议。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发展。

总之,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团队精神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下意识在数学知识中渗入合作的精神思想,注重小组合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让学生学会合作,有效利用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探究[J].吉林教育,2014(21)

[2]张翔,张志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