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5-12-07LINan

物流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同行业货主物流

李 南 LI Nan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School of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02,China)

物流共同化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最初是在20 世纪50年代末期,由日本物流运输企业山王运输开始实施,以混载运输的形式出现的。此后,又发展衍化出多种运作模式。由于物流共同化对于解决城市物流中出现的物流成本过高、效率水平较差和容易造成噪声、堵塞、尾气排放等交通、环境问题,均具有良好的应对效果。因此,为解决日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物流资源不足、物流效益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等问题,在日本政府及物流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流共同化在日本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1 物流共同化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物流共同化的概念,日本物流系统协会做出了如下定义:“所谓物流共同化,就是在复数的企业之间,共同构建一个企业间共同物流系统,并将各企业的物流业务委托于这个系统之中的物流运作方式。参加物流共同化的企业,既有属于竞争关系的同行业企业,也有类似于制造商和批发商那种建立在交易关系基础上的复数企业间的共同化。其主要发展形态有多种,诸如同行业企业间的共同化、非同行业企业间的共同化、水平型共同化、垂直型共同化等。通过实现物流共同化,可以使物流中心的运营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业务处理成本的大幅降低成为可能。尤其对于接受物流服务的收货方来讲,除了可以获得集中验货、降低采购成本等益处外,还可因配送车辆的减少,解决交通堵塞和环境公害问题。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在物流层面实现共同化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为实现物流共同化,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是不可欠缺的重要环节[1]。”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分析得出物流共同化的发展形态繁多,相对于传统的自营物流与社会物流而言。既具备社会物流集约化、专业化、效率化的优势,同时也兼顾了自营物流的安全性、高服务质量的特性。总体来讲,物流共同化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同行业间共同化、非同行业间的共同化、水平型共同化和垂直型共同化等形态,即物流共同化具有跨行业、多维度的特征。(2)对于物流共同化的目的,可以将其总结为通过构筑企业间共同物流系统,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3)因为参加物流共同化的企业之间,有的属于交易关系,有的属于竞争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种种利益关系需要调整。而在物流共同化中的企业间合作关系,与一般的物流交易关系或物流外包合同关系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参加物流共同化的合作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管理十分重要。(4)构筑企业间共同物流系统,必须要注意企业间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问题。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为主的物流共同化而言,物流信息能力相对较低,所面临的资金、技术问题也较多。

2 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经过战后70 余年的发展,日本在物流共同化方面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和成效,尤其在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方面,更是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发展经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价值。同时,对于物流共同化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对于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或发展形态)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点领域。对于具体的发展模式研究而言,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发展模式的影响要素和划分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确定具体的发展模式。

河西健次和津久井英喜主张,对于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应该以物流共同化的推进主体、物流共同化的功能及货主企业的特性等要素进行划分。其中,根据共同化的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货主企业主导型和物流企业主导型;根据物流功能领域的差异,可分为输配送的共同化、保管的共同化、流通加工的共同化和信息共同化四种模式;根据货主企业的特征,可分为按业种划分的物流共同化模式、按货物特性划分的物流共同化模式以及按地域性特征划分的物流共同化模式[2]。

而日本运输协会对根据物流共同化推进主体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除了上述的货主企业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外,增加了货主企业—物流企业共同主导型这一形态[3]。此外,日本政府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世界上首先提出“物流团地”(即物流园区)的模式,这也被认为是早期的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即行政主导型物流共同化。

唐泽丰认为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取决于“四主体”(即机能主体、业种主体、内容主体、渠道主体)和“八要素”(即基本机能、支援主体、同业主体、异业主体、复合共同型、单一共同型、垂直型、水平型)之间的组合匹配。尤其强调了物流共同化过程中,货主企业的业种属性要素、渠道上的方向性要素、共同化的功能领域要素这三者的决定性作用[4]。

因此,将上述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将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的区分标准界定为:物流共同化的推进主体、物流共同化的功能领域及货主企业的业种因素这三大要素。

2.1 基于推进主体的性质划分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整理以及对日本物流共同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可以根据推进主体性质的不同,分为货主企业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和行政主导型三种模式[5](如图1 所示)。

其中,货主企业主导型,主要是指根据企业的业种区别,又可细分为同行业企业间的物流共同化和非同行业企业间的物流共同化模式;物流企业主导型,则表现为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间的共同化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共同化模式;行政主导型,则是指现在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模式。

2.2 基于物流功能领域划分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

所谓基于物流共同化功能领域,就是指根据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基本功能的共同化的范围来进行划分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这里可以根据共同化的物流功能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模式(如图2 所示),即个别物流功能的共同化、物流系统的共同化和行业共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其中,个别物流功能共同化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主要表现为共同运输、共同配送、共同仓储等形式,其实现难度也最低。而物流系统的共同化则强调通过构筑企业间的共同物流系统,将所有的物流业务均委托给这个系统的运作模式。要求参加企业间不仅在配送、仓储等基本物流功能领域实现共同化,在物流信息、流通加工等所有物流功能领域均要实现共同化。通过构筑企业间共同物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行业物流资源,使其发展成为行业共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则是物流共同化的最高层次,实现的难度也最大。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到多个参加企业之间,在物流领域的标准化、信息化的整合,也涉及到企业间利益分配和协作关系的管理,而这一点,则被认为是物流共同化实现的最大难点。

2.3 基于货主企业的业种属性差异划分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

这里所强调的货主企业间的业种差异属性,是指根据物流共同化合作企业间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或商品来进行区别,并将其划分为同行业企业和非同行业企业这两种关系。并进一步根据它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以及处于供应链(或产业链)上位置的差异,呈现出方向性上的属性差异,即垂直型(如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和水平型(如同为制造商的企业之间)的特征。上述两者之间的组合匹配,可形成同行业水平型物流共同化、同行业垂直型物流共同化、非同行业水平型物流共同化、非同行业垂直型物流共同化四种发展模式(如图3 所示)。

在上述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中,从运营主体的角度看,行政主导的物流园区模式已经比较普遍,但在物流功能上比较单一,多体现在共同仓储方面。企业主导型的模式中,物流共同化的功能领域则相对较广,尤其是货主企业主导的物流共同化模式,几乎可以在物流全功能领域实现共同化,其应用效果也最好。而在货主企业主导的四种物流共同化模式中,同行业货主企业间的水平型物流共同化模式,由于货物性质、流通渠道的一致性特征,在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方面的成效极为显著,尤其对解决因物流活动引起的交通、环境问题的应对效果也最好。并且,同行业水平型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也是唯一能够进化发展为行业共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运作模式。

3 我国发展物流共同化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我国发展物流共同化存在的问题

(1)物流共同化理论研究滞后。当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学者认识到,物流共同化对于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数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以共同配送方面的研究为主,创新性的成果较少。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我国物流共同化的应用性研究方面,具有实践价值的成果很少,不能为我国物流共同化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2)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单一,运作水平较低,成功案例极少。目前,我国在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的应用上,主要体现在物流园区的运营方面。另外,在个别行业及地区,也出现了个别的共同配送的运作模式。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共同化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层次上,仍然处于以个别物流功能(主要是仓储、配送)的共同化为主的阶段。

(3)货主企业对物流共同化的理解不足。物流共同化的发展,需要货主企业之间的高度协作才能实现。而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现代物流的认识仍然处于启蒙阶段,尤其对物流共同化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在知识储备和应用管理方面仍然远远不足。以共同配送为例,最困扰货主企业的影响因素,就是不知该采取何种物流共同化的合作模式问题(约占43%),其次是利益分配问题(约占29%),然后是市场竞争因素和人员管理问题(各占14%)[6]。表明货主企业对物流共同化的知识储备与应用管理方面,均存在严重的不足。

3.2 我国物流共同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的物流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对日本的物流共同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解决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瓶颈问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物流竞争力,可采取的对策主要有:(1)加强物流共同化理论研究,尤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日本最新的物流共同化的相关理论文献的研究。同时,必须要注意结合我国的物流现状及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创新。(2)具体的发展路径可以表现为,现阶段重点发展以共同配送为主的模式,并在物流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行业,进一步推动同行业企业水平型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大力推进行业物流标准化,促进行业物流信息平台(行业VAN)的建设,为未来发展行业共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3)建立有效的“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对物流共同化的社会认识。要使货主企业理解并接受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模式,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植,为物流共同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物流研究机构的研究也要注意避免单纯学术观点的研究倾向,为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理论指导。另外,高等院校在物流教育上,也要为这种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解决企业面临的人员管理问题。

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物流共同化因为涉及到多个企业之间的协作,尤其在同行业企业间,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如何确保彼此间的协作关系,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也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4 结论

我国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在物流共同化这一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物流共同化对于解决我国物流当前所面对的发展瓶颈问题,具有极佳的应对效果。所以,必须不断加深对物流共同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1]日本ロジスティクス·システム協会.基本ロジスティクス用語辞典[M].2 版.白桃書房,2002:214.

[2]河西健次,津久井英喜.物流共同化実践マニュアル[M].日本能率協会マネジメントセンター,1994:26-34.

[3]全日本トラック協会.物流共同化事例調査報告書[R].全日本トラック協会,1995:17.

[4]唐澤豊.現代ロジスティクス概論[M].NTT 出版,2000:251-269.

[5]李南.日本物流共同化的发展演变及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5(4):77-86.

[6]张迪,等.城市共同配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物流技术,2012(5):36-38.

猜你喜欢

同行业货主物流
同行业经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基于大数据用户用电特征正态分布分析方法
当萌宠遇到二货主人
货主联盟双子座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巩固和发展在全国同行业领军地位
——天津市名牌企业产品研究会
あぶないはしをわた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