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亦不乏“精神贵族”
2015-12-07清荷
文_清荷
中国古代亦不乏“精神贵族”
文_清荷
中国古代有不少“精神贵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一抹亮色。他们或者鼎力革新,即使遭遇流放也忧国忧民;或者敢于与权势作斗争,贫困潦倒时也能保持竹子一样的坚贞品格。他们即使穷到数天吃不到东西也不会去偷抢,即使被逼得脚无立锥之地也仍持高贵节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不乏这样的“精神贵族”式人物,屈原、苏轼、陶渊明等等就是典范。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
屈原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始终“忍而不能舍也”,最后投水以明志。
屈原(约前342~前278),贵族出身,战国时期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在楚国继吴起之后,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屈原代表着一种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对于屈原的精神,今人主要是从其作品中领悟的。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无私无畏。屈原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
屈原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
被流放后,屈原仍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屈原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最后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其精神上升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
心里永远有片君子的竹林
苏轼的心里,永远有一个制高点,永远有着一片属于君子的竹林和一群属于神仙的丹顶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一生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更为可贵的是,苏轼以一纸“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以及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品风范而名垂千古,是当之无愧的“精神贵族”。
在年少时,苏轼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豪迈的性格和敢言直书的做法使得他数次被贬。当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及尽废新法后,苏轼认为这些新兴势力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于是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尤其是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受“乌台诗案”之苦,被贬黄州,这是对他非常大的打击。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政治生涯重大转折点。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在此期间,苏轼遭到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后来,由于王安石的求情,苏轼虽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极为清贫,他箪食瓢饮,简衣素食,但他仍然垦辟躬耕,怡然自乐。
苏轼一生历经磨难,但他既能心怀天下,又能逆境清心,他的人格和他的诗词一样成为千古绝唱。有史学家分析认为,“乌台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明显,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不管是仕途顺畅之时,还是遭受诬陷被贬之际,苏轼还始终为民谋利办实事。比如,苏轼一生指挥筑过三条长堤疏浚,其中杭州苏堤成为知名一景。当时,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父老乡亲感念苏轼,“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再次遭贬,他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至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苏轼宦海沉浮44年,颠沛流离,命运多舛,是封建社会中承受苦难较多的一位士大夫文人。作家徐而缓说,苏东坡是一个思想境界极高的人,常人很容易就被逆境、困境打倒,而苏东坡不是常人,他是一个精神贵族、精神富翁。他的心里,永远有一个制高点,永远有着一片属于君子的竹林和一群属于神仙的丹顶鹤。苏轼把传统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这正是宋以后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解印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体现了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的节操。
陶渊明(352或365~427),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做过太守。陶渊明也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20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29岁时,他出任州祭酒一职,不久便不堪吏职束缚,辞官归家。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同年十一月,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直至生命终止。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南宋将领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些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高尚情操,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他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陶渊明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的高尚人品。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他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
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以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本文据史籍文献及专家研究资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