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问题解答

2015-12-07晓健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流入地组织生活流动

文/晓健

把握加强和改进

流动党员工作的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应把握以下原则:一、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二、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三、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明确流入地党组织

和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并积极创造条件,在流出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组织,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三是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四是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五是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管理范围,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一是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二是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工作,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三是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四是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五是做好对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明确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二、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三、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四、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方法

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对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在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对流动人才中的党员,所在单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所在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应随同档案一并转入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具备条件的可成立流动人才党员党组织。对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流动党员,原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要从党员实际出发落实党员组织关系,没有建立离退休党支部的单位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

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或其他单位党组织,也可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社区(村)、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

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掌握本地区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

猜你喜欢

流入地组织生活流动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流动的画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