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根脉 记住乡愁
——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印象
2015-12-07文‖唐莉
文‖唐 莉
留住根脉 记住乡愁
——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印象
文‖唐 莉
通过对闽北古村落古建筑的推介及对“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精品佳作的读解,展示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而呼唤人们保护共同的家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住历史的根脉,使之真正成为人们“忘不了的乡愁”。
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文化遗产;根脉;乡愁
南平市管辖的闽北地区毗邻浙江、江西,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第一驻足地。勤劳智慧的闽北先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营造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美好的精神家园。遍布闽北广袤大地的古村落古建筑,是闽北先民生活的遗存、文化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现今南平市共有武夷山风景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处,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邵武市和平镇、武夷山市武夷镇下梅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处。近年来,南平市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力度,深入挖掘其独特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为了充分展示闽北古村落古建筑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而提升人们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愿,由福建省文化厅和南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于2014年12月28日——2015年3月5日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展出的100多幅精品佳作,是主办方从300多位摄影者选送的1万多幅摄影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这些精品佳作巧妙地运用镜头的光影技法,从“村落民居”、“建筑构件”、“宗祠寺庙”、“特色建筑”四个层面表现古村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独特的地方性,全景式地展现了闽北古村落古建筑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图1 《老街的回忆》(和平古镇) 陈云翔 摄
图2 《古巷里的欢乐》(和平古镇) 陈云翔 摄
图3 《黄氏大夫第的门楼》(邵武市和平镇) 吴国延 摄
闽北边陲的山区小镇邵武市和平镇,有着千余年的悠远历史,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闽越文化在这里传承,徽派、京派、闽派建筑特色在这里交融。这一座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保留了一片完整的古街巷和古代乡土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了古建筑民居群,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约40公里。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下辖5乡15都353村,素为邵武的一大集镇,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的城堡,辟有8个城门,至今尚存东、西、北三座城门及东、北两座高20余米的木构三层谯楼,保留的3条传统街道连接着近百条纵横交错的巷道,临街的建筑多为前店后宅,古色古香。镇内昔日的丞署、书院、庙宇、
宗祠、牌坊、教堂等建筑以及百余座明清民居富有地域的历史风貌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和平古镇地处边陲要塞,是汉唐以来邵武通往闽西北的咽喉要道,而且由江西进入福建的一条主要隘道“愁思岭”也在和平镇境内,历史上中原人曾有三次因动荡而大规模南迁,三条入闽通道均在闽北,其中一条就是经“愁思岭”隘道通过和平镇进入福建。因此和平镇成为古代邵武沟通闽西北和江西的交通枢纽,兵家要地。从唐、五代开始,这里已经形成繁华的商贸街市,有“旧街市”、“石马街”、“张毕街”等,商贾云集,经济发达。其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由青石板铺筑长约600米的主街,历史上曾以街为市,叫卖五谷、茶叶、笋干、家畜、篓桶等日常用品和劳作用具,热闹非凡,有“福建第一街”之美称。《老街的回忆》(图1)就是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着力表现老街历经沧桑,风韵依旧,一位红衣女子骑着自行车背对镜头行驶在青石板铺的老街上,古貌融新颜,老街焕发出青春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另一幅《古巷里的欢乐》(图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沿着古道快乐地奔来,就在这条古道上,历史上曾走出过2名宰相、6名尚书和137名进士……在古街的两旁耸立着合院式古民居建筑277幢,且不乏豪宅巨院,仅大夫第就有5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氏“大夫第”堪称古民居瑰宝。黄氏“大夫第”,又号“大东家”,位于和平镇北门,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壁宅第,也是和平古镇区内5处“大夫第”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处。黄氏“大夫第”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3座合院,均临大街。街西一座,坐西朝东;街东两座并列相映,坐东朝西。门楼为天柱五间式,平面内凹做八字形,门面砖雕丰富多彩,工艺精细,成为特色建筑的一大亮点。有简洁疏朗的瑞兽花草图案,有内涵深刻的谐音寓意画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门两侧四幅采用粗犷豪放的写意手法,用松、竹、柳、梅寓意“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的浮雕。《黄氏大夫第的门楼》(图3)的作者用饱满的构图、特写的技巧,表现黄氏大夫第门楼的威严气派,四面松、竹、柳、梅的砖雕格外引人注目。在和平古镇遗存的大量古建筑中,既有中原古风,又有地方特色,从各种建筑的布局、结构、构件外部特征,工艺特点,装饰花纹等“建筑语言”上,强烈地反映其民族属性,时代演变和地域差异,成为无法再生的历史人文景观。除了砖雕装饰外,飞檐翘角也是一大特色,这是闽北古建筑檐部常见的表现形式,用在亭、台、楼、阁、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向上的动感,让静态的建筑物动起来。《飞檐翘角》(图4)的作者匠心独具,把画面切割成7块小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飞檐翘角”的各种形态,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图4 《飞檐翘角(组照)》(邵武市和平镇) 黄云英 摄
图5 《下梅砖雕艺术》(武夷山市下梅村) 王 敏 摄
图6 《门当户对(组照)》(武夷山市下梅村) 张章景 摄
在武夷山市市区东南12公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东北4公里处,有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因村庄位于梅溪下游,故称下梅村,村中有一条900余米长的人工小运河——当溪,将下梅村一分为二,沿河两岸为街,两街由小桥连结,村内铺以河卵石路面的巷道纵横曲折,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村落格局呈江南水乡风格。历史悠久的下梅村,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与古风淳朴
的民情风俗相交融,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墙基、柱础以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等天然合一,形成下梅村古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水、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古民居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求安、保安的意识。封火墙上多绘有二方连续彩画,清新高雅,意蕴深厚。这些彩画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至今仍清晰绚丽。而砖雕、石雕、木雕无疑是古民居建筑的三朵奇葩。在民居门楼上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了豪华和高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法,内容取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采用谐音的吉祥语,也有民间喜爱的花卉、鸟兽、祥云等。精雕细刻,造型逼真,描绘生动,寓意深刻,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纯朴的民风和精湛的技艺;石雕有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可观赏的艺术品;木雕更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棂、柱础等。图案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人物、祥云为主题,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崇善、忠孝等传统美德。《下梅砖雕艺术》(图5)的作者从下梅村现存500余幅明清时期以来的砖雕中,撷取6幅颇具代表性的砖雕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这组砖雕的构图之美、工艺之精、制作之巧令人叹为观止。而另一幅《门当户对》(图6)则是表现石雕与砖雕、木雕的完美结合。门当户对是指一种用于镇宅的大门建筑装饰品,门当是石雕的一个品种,位于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户对特指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与门楣垂直,取双数,精美的石雕与砖雕、木雕在建筑上构成“门当户对”的和谐美。从古民居中纵贯而过的小运河(当溪)和沿河9个古码头,正是当年下梅村茶市繁荣景象的写照。自清康熙以来,下梅村成为武夷山重要茶叶集散地,9个码头供船筏停靠装卸,所运茶叶在下梅村集中经延平(南平)下福州,运往广东或远销海外,成为著名“万里茶道”的起点。当时两岸店铺林立,茶市兴盛,商业繁荣,船筏往返,使下梅村成为有名的商业集镇。摄影作品《夕照下梅村》(图7)和《当溪廊棚》(图8)从同一角度拍摄当溪与两岸建筑的美景。一幅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下梅村显得宁静而有生气;一幅突现沿溪两岸作为村民休闲、娱乐场所的骑楼式廊棚的建筑特色。两幅作品相同景物,不同时段,互为衬托,相映成辉。在下梅村正南面,海拔927米的芦峰是座文化名山,南宋理学家朱熹、蔡元定等在此筑庐讲学,留下了云谷书院等历史文化遗址。还有现今保存完好的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西水别业、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氏闺秀楼、方氏参军第、隐士居等古民居和镇国庙、天一井、古码头等古建筑,以及祖师桥、文昌阁、百岁坊等遗址遗迹,充分展现了下梅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2005年,下梅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图7 《夕照下梅村》(武夷山市下梅村) 郑友裕 摄
图8 《当溪廊棚》(武夷山下梅村) 陈真明 摄
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平镇和下梅村仅是闽北古村落古建筑的一个缩影。这些古村落古建筑,既是闽北悠久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闽北深厚人文积淀的反映,犹如一颗颗“传统文化的明珠”在闽北广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它们在体现古代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同时,又彰显了人类与建筑的和谐关系。闽北先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智慧的结晶,历史的瑰宝,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通过对闽北古村落古建筑的推介及“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精品佳作的读解,展示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而呼唤人们保护共同的家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住历史的根脉,使之真正成为人们“忘不了的乡愁”。
[1]福建博物院.福建北部古村落调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闽北古建筑、古村落》编委会.记忆与思考——闽北古建筑·古村落摄影作品集[G].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J59
A
唐莉,福建博物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