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纺出新,戛戛独造
——何陋轩的建构美学

2015-12-07文‖苗

艺苑 2015年1期
关键词:构架建筑师屋顶

文‖苗 青

混纺出新,戛戛独造
——何陋轩的建构美学

文‖苗 青

构架向邻水方向多延伸一跨

如何在当代建筑中传承传统美学?在大量媚俗的假古董中,何陋轩不循常规,混纺出新,以意境传承传统建构之美。本文从曲顶茅屋、毛竹构架、花墙台基三个部分分析何陋轩的建构美学,解读建筑师隐藏在建筑表象之后的对于“古与新”命题的解答,以期对当今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

何陋轩;建构;美学;古与新

何陋轩是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在充满了历史剧变和文明冲击的时代,大量的中国建筑陷入了复制和摒弃的两级,大量的“欧陆风”和“假古董”填满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只有极少数建筑师直面“古与新”的命题,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冯纪忠先生出生于翰林世家,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1946年,他回国之后,参与了多项规划建筑实践,并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经历了四十多年实践和教育的积淀,他于20世纪80年代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1986年,方塔园中的何陋轩建成,王澍曾评论道:“何陋轩是‘中国性’建筑的第一次原型实验”,“打通了历史与现在,大意与建造细节间的一切障碍,……几乎做到了融通。”[1]2-7

欲读何陋轩,需先读方塔园。方塔园事实上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性质的公园。园内除了宋代的方塔、还有明代的照壁以及从各处迁来的文物,如清朝的天妃宫、兰瑞堂等。何陋轩坐落在方塔园东南隅,位于一处四面环水的小岛上,靠近东大门。建筑师认为当人们游览完方塔园的主要景点时,须有一地供游人歇脚饮茶休闲之用,遂于竹林处顺应土丘的走势建造此轩。它四面环水,无门无窗,以草为顶,以竹为骨,方砖地坪,与四周竹林融为一体,配上“何陋轩”之名,不禁让人遥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大气豪迈与刘禹锡“陋室铭”的闲适悠然。

何陋轩“古而新”的建构美学流淌在每一个细节中,就像是一首洒脱悠远的曲子,每个音符仿佛信手拈来,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理性的规律,建筑师筛选熔化、混纺出新,达成了传统意境的回归。

一、曲顶茅屋

记得笔者初次游览方塔园时,并不知道何陋轩的具体位置,进北门,信马由缰走走停停,顺着幽静的林间小道爬上矮丘,一抬头,何陋轩的屋顶在林间

显露出来,茅草覆盖,屋脊起翘如新月。时隔六年,那一刻何陋轩给予笔者的混杂了亲切与惊喜的震撼依然历历在目。

何陋轩的茅草是它最为标志性的特点,平缓的弧形屋顶是千年文明传承的文化符号,方塔园内就有清代的天妃宫,正是“九脊殿”歇山顶。然而这顶屋顶形似四坡庑殿却有两条批檐,檐口平直而屋脊起翘,即不是传统的“庑殿”、“歇山”、“卷棚”,也并非江南园林的“嫩戗发戗”和“水戗发戗”(1)所形成的飞檐。另外,批檐虽有弧形的檐口,却在同一个平面上,而非传统建筑常见的空间曲面,着实耐人寻味。

冯纪忠先生本人谈起何陋轩的屋顶时,说其建构意向取自松江至嘉兴一带的庑殿顶民居:“农村好转,拆旧建新,弧脊民居日渐减少,颇惧其泯灭,常呼吁保护或迁存,又想取其情态作为地方特色予以继承,但是又不甘心照搬,确是存念已久了。”[2]4-5、58把传统的表象揉碎了、捻化了,取其意境与风骨,混纺出新,终成这“似曾相识”。

何陋轩当年受困于造价,以茅草铺顶。廉价的建筑材料仿佛呼应何陋轩之“陋”,茅草需定期更换,笔者曾于深秋再游何陋轩,恰逢屋顶旧茅草已经清除完毕,当地农民正将当季的、已经干燥的稻草捆扎成束,以备铺设。这本是农村土法造房的方子,用于此处,反而透出一股古朴、纯真和谦逊,难怪其“似曾相识”,不张扬、不跳脱,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更是“何陋”之有?

花墙的建构美学:走近何陋轩的空间变化

二、毛竹构架

屋顶建构的秘密,隐藏在支撑屋顶的竹构架中。何陋轩就地取材,支撑结构完全是由毛竹搭就的,屋盖之下不设吊顶,把一切节点和细部坦率地展露出来,可谓“彻上露明造”(2)。竹杆件经过绑扎、锚固,形成了复杂的空间结构,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竹竿在节点处施以黑漆,而杆件处刷白。在屋檐之下,光线较为柔和,黑色的节点仿佛隐于背景之中,而白色的杆件根根分离,如同一些解体的杆件漂浮在空中,给人一种空间倒错的失重感。

细细看来,复杂的结构却遵循着简单的规律。

首先是节点。节点共有两类,一类在柱子底部,粗壮的毛竹与直插地面的杯状金属构件连接并锚固,从而防水防裂,免于虫菌侵蚀,这种处理方式,与我们的祖先用石质柱础保护木质柱子可谓异曲同工;另外一类节点为竹梁、柱等杆件连接的部位,竹竿一端削成合适的角度连接,并在竹身钻孔,用钢丝绑扎。由于互相连接的竹竿的角度、数量有所不同,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节点。同时由于在竹竿的同一截面处钻孔会影响竹竿的强度,所以连接的节点一般会错开一段距离,这更增加了节点的数量。王澍曾策划过“拆造何陋轩”的展览,带领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制作了何陋轩全部60类竹节点, 用小竹换算尺寸的模型, 极其壮观。

然后是构架。何陋轩的结构是由两个方向的一榀一榀的桁架连接而成的,屋顶的重量通过檩条传递到三角桁架,最后由柱传递到基础。南北方向的桁架与南方的穿斗式建筑有些相像,但三角结构的大量出现,又形似三角钢桁架结构,三角结构是利于稳定的,这个方向的桁架也更多地承担着承托屋顶重量的作用;东西方向的构架相对简单,更多起连接作用的“X形”竹竿。引人注意的是屋脊处,构架呈现出中间低两边高的折线形,这也是弧形屋顶的奥妙所在。

构架并非完全对称的,东西向构架向南侧,也就是临水的方向多延伸了一跨,坡顶延伸更长,使得屋檐更低,只有三米出头,这或许是因为何陋轩已经位于方塔园的最南端,距离马路相当近,如若和北侧构架一样高度,在轩内难免看到街道上的杂乱景象,而将构架延伸一跨,入眼则只有青竹袅袅,绿水悠悠,轩中有老人喝茶聊天,好一派静谧悠闲。

三、花墙台基

笔者在轩中端坐良久,不舍离去,四下徘徊,愈发体味出建筑师匠心独运。何陋轩高仅7米,长只有16.8米,又是四面开放的敞厅,然而兜转中却不觉得其分量不足。绕其三匝,若有所得:竹轩背靠土丘,巧借土丘之势,周边建有数堵矮墙引导着人接近建筑,镂空花墙有着丰富的光影效果,行进之间,步移景易,于曲曲折折、遮遮掩掩之间,似乎将不大的空间拉长了,似得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妙处。墙段各有自己的圆心、半径和高度,若断若续,若即若离,“意味着岛区既是自成格局,又是与整个塔园不失联系的局部”[3]。

竹轩立于三座互成角度的平台之上,显示出一种复杂和隆重。事实上,冯先生在设计平台时,用了天妃宫的平台的尺寸:“古人的东西,古人创造的方塔,古人创造的天后(天妃)宫,都是用台子抬起来供奉着,如掌上明珠。……那个台基的大小,我用的就是天后(天妃)宫的大小,而且是用的三个,

三个一样的大小。”[3]177

将建筑置于台基之上是师法古人,而其建构方式却是建筑师的创新了。三个平台互相成30°、60°、90°,高度也不同,而屋顶又未和任何一个平台建立对位关系。元素的建构是随意为之,还是有某种背后的规律?何陋轩处处匠心深藏,其背后隐藏的建构规律仿佛猜谜游戏一般,引人遐思。拆解开看,三个平台中间有一块空地,与外侧地坪等高,如此设计,平台彼此之间、平台与地坪之间再无粘连,成为独立的元素。平台方砖铺地,间隔用竖砖嵌缝,既是为了加强方向感也有利于埋置暗线。而且所有柱基落在缝中,不致破损方砖。空地中间放置一块截面为三角形的牌匾,上书“何陋轩”三字。这块牌匾似乎成了三个平台的原点,三者围绕其旋转。屋顶位于三个平台上方,36根柱子又如一根根钉子把正在旋转的平台扣在地面上,动静相宜,别有一番趣味。

何陋轩的建构美学杂糅了诗意和理性,叠合了古与新,曲顶茅屋、毛竹构架、花墙台基,处处意味深长。表面的悠然随性后面,隐藏着精确理性、丝丝入扣的建构逻辑。笔者曾三访何陋轩,第一次是炎炎夏日午后,老人们搬了藤椅,在茅顶之下饮茶乘凉;第二次是深秋,茅顶修葺,轩内空旷,有农民整饬稻草;第三次是冬日,藤椅被挪到阳光下,老人们打牌聊天,反而更有一番热闹景象。何陋轩绝非高楼广厦、琼台玉阁,它建成二十多年,青砖、花墙已有破损,竹竿也见褪色,然而就是这样的何陋轩,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让老人们聚在此处,让游人流连忘返。

何陋轩的诗意来自几千年沉淀的传统的意境,也来自地域的、乡土的集体记忆,在这里,一切似曾相识却又大相径庭,一切慎思隐藏在随意之间,建筑可以同时平易近人和恣意铿锵。

何陋轩就那样立在遥远的松江,当我们回到城市、回到日常生活中,回到“古与新”这个宏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命题时,它就仿佛成为一个坚固的坐标点。毋庸置疑,传统和地域的再造并不等同于形式的纪念性,建筑创作也不需要走向非古即新的绝境,于此相反,建筑也可以是一种意境的回归、一席娓娓道来的对谈,一种从旧的躯壳里破茧的、新的生命力,正是混纺出新,戛戛独造。

注释:

(1)戗,指戗脊。嫩戗指角梁,发戗指起翘。“嫰戗发戗”指子角梁将屋脚翘起,多用于攒尖顶亭子等;“水戗发戗”指的是子角梁不翘起,仅靠屋角上的脊翘起。两者是屋角起翘的方法。

(2)“彻上露明造”是古建筑的术语,指不做天花(吊顶)直接将梁架展露出来的做法。

[1]王澍.小题大做[J].城市 空间 设计,2010(5).

[2]冯纪忠.何陋轩答客问[J].时代建筑,1988(3).

[3]冯纪忠.与古为新——谈方塔园规划及何陋轩设计[J].华中建筑2010(3).

J59

A

苗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构架建筑师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构架云中《金桥》 打造强势期刊
构架云中《金桥》 打造强势期刊
小小建筑师
构架云中《金桥》 打造强势期刊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屋顶的雪(外四首)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Read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