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当代艺术走进普通民众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2015-12-07孔莹莹

艺苑 2015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民众艺术

文‖孔莹莹

让当代艺术走进普通民众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文‖孔莹莹

当代艺术从萌生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在中国也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但始终无法得到大众的青睐和理解,无法走进普通民众中去。这其中不仅有当代艺术自身的特性所造成的误读和引发的偏见,还有观者欣赏水平、艺术评论、艺术教育和公共系统的缺失等共同造成的当代艺术发展的困境。

当代艺术;普通民众;困境;发展

一、引言

作为国内当代艺术风向标和重要展览之一的上海双年展近日拉开了帷幕。这已经是第十届了,然而本次展览刚刚开启,就有一场由100多位艺术青年参与的名为“今天不说话”的行为艺术展同时上演。这些青年们静坐在数千本艺术杂志上,戴着印有“今天不说话”的大字口罩,以沉默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批评:越来越晦涩难懂,不关心社会,甚至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场行为艺术的发起人杨烨炘表示,当代艺术脱离社会现实,希望以此行为让艺术静一静。

可以说,当代艺术从其萌生开始,无论它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展览现场,还是在各类艺术评论以及大众媒体上,都充斥着针锋相对的声音,饱含着观赏者对其的不理解、诟病乃至激烈的谩骂。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在国内如此,许多国外著名的当代艺术馆亦有同样的境遇。包括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汉姆博物馆和路德维希博物馆等世界著名艺术馆在内的当代艺术场馆,其参观者常常是门可罗雀,相比而言,观众们宁愿花费一整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徘徊流连在当代之前的各个阶段的艺术作品前,对其详加考究,也不愿在当代艺术部分多停留一分钟。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做过一个对20世纪最伟大的200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据前十名的依然是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毕加索、塞尚等。(1)当代艺术显然无法获得普通民众的好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艺术观赏者对这种标榜“当代性”的艺术并不感兴趣,甚至嗤之以鼻。当代艺术除了借助诸如卡塞尔文献展等几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的东风以外,它就似乎仅仅存在于鲜有观者的博物馆里或是拍卖行里,与当代的现实生活无关,与当代的普通民众无关。

那么,这样一种深深源自现实生活的艺术,为何却总是得不到普通民众的认可,甚至与大众审美格格不入呢?

二、何为当代艺术

对于当代艺术的定义,一直缺少一个普遍公认的界定。其原因在于对“当代”一词的判断:究竟是属于时间概念还是属性概念?如若按照时间来界定,那么当代艺术显然具有历史分期的意义,它产生在“当代”这个历史时期,属于艺术史发展到当代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界定标准在诸多艺术史中可以被清晰地梳理出来,甚至很多艺术史学者直接用“20世纪艺术”这样具有明显时间符号的称谓来指代当代艺术。

然而作为属性概念的“当代”又显然把一部分创作于当代的艺术作品排斥在外,比如传统的架上艺术。在这个属性概念的范围中,当代艺术是一种形态概念,指那些具有当代媒介特征,且被高度观念化了的艺术。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媒介类型,融汇了影视、音乐、表演、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特征,超越了固有的视觉感知的范畴,向着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所有感知领域发展。因而有学者直接将当代艺术称为“全觉艺术”或“多觉艺术”。(2)

其实无论对当代艺术定义的讨论多么争执不下,无论这种艺术的面貌、格局、品味、媒介、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取向多么的不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和大家公认的品质,比如当代艺术与当下生活的关联极其紧密,它关注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扰,用作品传达对文化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它突破原有的表达方式,用影像、装置和身体行为等手段作为艺术的物质承载体,以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语言、新的媒介来表现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新的艺术维度。当我们回顾近一个世纪前杜尚的作品《泉》的展出,或是1988年米勒用泡沫塑料、木材、造型纸、粘土和丙烯颜料制成的作品《无题》,又或是博伊斯的植橡树运动,这些艺术品或者说艺术行为已经打破了传统,开始被赋予新的观念,赋予传统审美以外的因素,一再挑战着大众的审美底线。

所以,当代艺术事实上是一个变动的概念,既包含了无可非议的时间概念,

又体现了突破传统的属性概念,它与古典艺术/传统艺术相对应。孙周兴教授曾就当代艺术的特征做过很好的归纳:当代艺术突破了材料和媒介的限制,具有观念化和非手工化的倾向,其作品缺失普遍意义、难以解释,并且越来越成了商业性制度运作的产物。(3)因此,当代艺术事实上是多元且开放的,它边界不清晰,包容性很大。在当代这个语境下,它禀有一个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评判,拥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它关联哲学,关联民众的生活,关联经济,甚至关联政治。这就表示,当代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美学的范畴内,而是已经跨入了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精神分析学等诸多范畴,运用艺术来表现从群体到个人、从生活到心理等很多方面的问题。(4)

三、当代艺术在中国

在中国,当代艺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是从西方艺术史演变而来的一个被盲目使用的概念。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涌现出一批先锋艺术家和美术思潮,但总体上摆脱不了对西方概念和审美判断的照搬,或者说沦为西方当代艺术的简单东方版。纵观当下国内林林总总的艺术形态,由于当代艺术总是与市场经济、政治纠缠不休,人们指责其混乱和无序,指责其成为市场和政治的附庸。似乎那些能够传达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普世主义精神,表现人性深度、能够抚慰人心的作品越来越少了。一些艺术作品打着当代艺术的旗号,却始终没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问题。一方面在艺术形式上过于追求新奇和庞大,一方面在内容上却空洞无物,乏善可陈。

同时,优秀的当代艺术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的缺失也是当代艺术在中国陷入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当代艺术在中国行走在边缘地带,且不断“惹事生非”。国内的艺术评论阵地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艺术样式上,虽然近几年各地双年展和当代艺术馆层出不穷地涌现,声势浩大,观者众多,但从总体上看,当代艺术的展览也只是作为其他主流艺术展的补充或点缀。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成立也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一些双年展的策展人与美术馆的馆长同为一人,对展览和艺术作品的评论也出自同一拨评论家。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从未缺少批评声,但这些批评和评论的声音并没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反而充斥着广告式的叫好或是激进偏见的指责。在当代艺术离普通民众似乎渐行渐远的今天,职业策展人和专业的评论家的缺位,无疑加剧割裂了当代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当代艺术的多元开放的特性,亟待通过艺术批评的形式加以引导,亟待独具慧眼的评论家阐述作品的深刻意蕴,解释作品的审美价值。

当然,中国当下艺术欣赏者或者说普通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以及对当代艺术的不理解、低容忍和极大偏见,也深深影响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对于当代艺术来说,自从现成品摇身变为艺术作品以来,艺术已经渐渐脱离了通过形式或技术来评判好坏的时代。但大多数国人对当代艺术的欣赏还停留在不接受或仅仅感官理解的层面上。一方面,面对当代艺术那种可以用废铜烂铁或者脱光衣服到处跑的形式,传统的思想让观者持保留态度甚至抵触的心理;另一方面,当代艺术中那些精致细腻颇具美感的作品,又被大众所认同和喜爱,进而走向市场化甚至产业化的道路,艺术品沦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四、让当代艺术走进民众

《凡人——无限柱》(玻璃钢着色)465×120×120cm 向京 2011年

文艺批评家李陀曾把当代艺术比喻成一筐西红柿,他认为西红柿里有的是好的,有的是烂的;有的看着是烂的,擦擦看原来是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的西红柿从筐里择出来,不受烂西红柿的传染。(5)这个著名的“烂西红柿理论”喻指当下中国艺术良莠不齐的现象。

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有觉悟、有思想的艺术家的作品,但也泛滥着一些粗糙的、滥竽充数之辈。要打破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隔阂,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当代艺术,把散落在箩筐里的好西红柿挑出来,摒弃烂西红柿。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萌发了当代艺术以来,经历了从对西方的简单的模仿学习阶段到独立创造阶段的过程,对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当代社会中人们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困扰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但无论当代艺术一再宣扬其平民艺术的理念也好,又或是千方百计用最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和最平易近人的艺术手段讨好着每一个观众也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它依然不是一个能理解、欣赏甚至包容的对象。

我们往往会说艺术的价值与大众的距离成正比,因为艺术永远渴望超凡脱俗、创新求变。艺术是一种自由的传达,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把他的思想和理念表达在艺术作品之中。艺术不是为了迎合观者的观看而创作的,否则艺术作品就会沦为商业产品。即便是毕加索、莫奈这样举世闻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认同。阿瑟•丹托认为,对艺术品身份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艺术的历史地位。(6)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物作为艺术品会极为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引起不同的反响,阐释就受到这种历史可能性的制约。所以当代艺术作品从表面上看跟传统艺术背道而驰,但重要的是艺术家创作该作品背后的理由和动因。之所以说当代艺术颠覆了传统,是因为它总是以一种提问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引导观者去观察与思考。观众难以理解或看懂当代艺术,并非艺术家自身设置了障碍,而是因为观者始终不愿意或者说无法摆脱固有的评价标准。这是一个社会通病,因为先验的传统认知赋予的审美经验,让人们已经具备了对艺术审美的一种比较固化的认知。(7)就像当年杜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小便池放进展厅一样,绝大多数人是抗拒和无法接受的。

在英语单词中有一个称为“习得味道”的词汇叫acquired taste,它用来形容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习甚至训练才能接受进而爱不释口的味道,比如咖啡、啤酒和奶酪等。对于欣赏当代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加上学习和尝试的意愿,通过前期知识的铺垫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较好地进入到欣赏当代艺术作品的意境中。(8)在当下这个已经经历了长久历史累积、信息庞大的时代,人们要欣赏当代艺术作品,势必要花费和付出大量的前期工作。因为当代艺术已经跨入了不同的领域,观者除了要在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等方面有所储备以外,还要应对其他更多的学科门类元素的介入。这些无疑让当代艺术的欣赏在成本上变得越来越奢侈,越来越拉大观者与作品之间的鸿沟。

民众对于当代艺术之所以一头雾水,甚至持有偏见,是因为大多数人对艺术的理解尚局限于造型艺术,认为只有美的东西才是艺术,只有技法的体现才是上品,否则就义愤填膺。美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过: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9)他认为,艺术在每个时代对应的所指并非一样,它是个持续变化的概念。艺术存在多种形式,没有大写的艺术,因为它不是固有名词。所以我们无权对当代艺术作拒斥的和消极的表态——在物质环境和人类心智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简单地否定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家们在材料、观念、样式和技巧等方面的探索,显然是没有意义的。(10)

所以,要拆除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藩篱,拉近两者的距离,一方面要让当代艺术回归社会现实,回归民众生活;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个公共系统,以此来普及当代艺术,提升民众的欣赏水平。相对西方而言,中国对当代艺术乃至传统艺术的欣赏和讨论,都局限在学院和专业人士的范围内,似乎有一道有意无意筑起的围墙把艺术圈在其中,而外人不得窥视到其全貌。民众对当代艺术的不理解,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十分有限。不过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国家级和各地的当代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的陆续成立、各类当代艺术展的助推,以及逐渐开始受到重视的对当代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教育,都标志着百折不挠的当代艺术始终没有放弃走进普通大众的强烈意愿,当代艺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众生命质量的一股重要力量。

注释:

(1)参见《民众对现代艺术偏好远大于当代艺术》,《东方早报》,2009年7月7日。

(2)参见乔燕冰《在中国,究竟何为当代艺术?》,《中国艺术报》,2013年5月29日第1版。

(3)参见孙周兴《危机还是机会?——当代艺术概念的裂变》,2010年5月在绍兴文理学院演讲稿。

(4)参见刘翔宇《回归的探索——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反思》,《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5)参见《新周刊》专题:“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角度”,2011年第15期。

(6)参见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参见文夏,新浪收藏专栏:《重新选择认知当代艺术的方法》,2014年9月6日。

(8)参见蓝镜《博伊斯在中国,当代艺术与普通民众》,2012年4月3日,http∶// blog.artintern.net/lan。

(9)参见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0)参见《孙周兴,危机还是机会?——当代艺术概念的裂变》,2010年5月在绍兴文理学院演讲稿。

[1]孙周兴.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2]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伊夫•米肖.当代艺术的危机:乌托邦的终结[M].王名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J02

A

孔莹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艺术哲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民众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