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5-12-06卢锦荣王鸿林朱海彬黄冬娜邱凤琴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蘖力穗数全生育期

卢锦荣,王鸿林,朱海彬,黄冬娜,邱凤琴

(福建省永定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364100)

按照“区域化布局早稻良种,促进早稻优质化”的发展思路,2014年永定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省内一些育种单位引进5个优质、高产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永定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早稻新品种供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田安排在金砂乡赤竹村。试验地肥力中等且较均匀,壤土,pH值6.3~6.7,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1.2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6个:全优1093、夷优186、福两优2155、M优2155、红优2155,以T78优2155作对照 (CK)。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20 m2,试验田周围设置4行对应品种的保护行,插植规格20 cm×20 cm。主要调查记载每个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小区产量等。进行定点田间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小区产量为实割产量。

1.4 栽培管理

秧地田块前作为晚稻冬闲田,3月12日播种,采用塑料软盘育秧。秧田施少量进口复合肥作基肥,采用湿润方式畦播薄膜覆盖育秧,播种期做好灭鼠和防鸟工作。大田4月5日灌水溶田;7日用拖拉机深犁耕作层 (25 cm),并保持水层;10日每667 m2(下同)施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25 kg、氯化钾25 kg,再次翻犁、耙平后移栽;16日进行中耕除草,同时用丁草胺100 g拌尿素10 kg除草追肥;26日施尿素5 kg。5月17日用40%乐斯本100 mL加25%噻嗪酮30 g对水60 kg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26日用20%三唑磷200 g加25%噻嗪酮50 g对水60 kg喷雾,防治螟虫和稻飞虱。5月5日放水烤田,11日复水,灌浆期干干湿湿。7月15日断水,20~24日收获。

1.5 气候条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

2014年3月、4月、5月、6月、7月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 17.2℃、19.4℃、24.4℃、26.8℃、28.9℃;降雨量分别为 149.6 mm、202.4 mm、114.3 mm、501.3 mm、51.3 mm;日照时数分别为53.3 h、82.7 h、1678.0 h、122.4 h、261.3 h。早稻抽穗期雨量偏高、日照不足,对结实不利。灌浆结实期雨日少、日照充足,有利于灌浆充实。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见表1,M优2155的生育期比对照T78优2155(下同)长2 d;福两优2155的生育期比对照长1 d;全优1093的生育期比对照短2 d。其余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相同。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2.2 农艺性状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列于表2。

2.2.1株高 M优2155株高122.5 cm,比对照高5.2 cm;红优2155株高121.2 cm,比对照高3.9 cm;其余品种的株高119.0~119.6 cm,比对照高1.7~2.3 cm。

表2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表现

2.2.2分糵成穗情况 有效穗数多于对照的品种依次是福两优2155、全优1093,分别比对照多2.26万穗和1.11万穗;其余品种有效穗数均比对照少,M优2155比对照少0.62万穗,夷优186比对照少0.08万穗,红优2155比对照少1.17万穗。

2.2.3穗长 穗长最长的品种是M优2155,为25.7 cm;其次是红优2155,为25.4 cm;其余依次是福两优2155、夷优186,分别为25.1 cm、24.9 cm;全优1093穗长比对照短0.2 cm。

2.2.4穗粒数 穗粒数最多的品种为夷优186和M优2155,分别比对照多4.7粒和4.4粒,福两优2155穗粒数较少,比对照少21.3粒;全优1093穗粒数比对照少14.5粒,红优2155比对照少7.9粒。

2.2.5结实率 参试新品种的结实率均高于对照,结实率最高的是红优2155,为92.2%,比对照高2.6个百分点;M优2155比对照高2.0个百分点,夷优186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福两优2155比对照高1.4个百分点,全优1093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2.3 产量

F测验结果 (表3)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对各品种产量进行新复极差测验结果 (表4)表明:实割产量最高的是福两优2155,折合每667 m2产量659.8 kg,其次为全优1093,折合每667 m2产量651.2 kg,第三为夷优186,折合每667 m2产量647.4 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32%、8.88%、8.24%,均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M优2155和红优2155均比对照减产达显著水平。

表3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4 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2.4 抗逆性

全优1093、夷优186、福两优2155植株整齐,株型紧束,后期转色好,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红优2155株型较散,叶瘟轻,穗颈瘟较重,倒伏严重;M优2155株型较散,叶片略披,倒伏严重,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

3 品种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福两优2155、全优1093、夷优186在产量及其他性状等方面优于T78优2155,M优2155、红优2155产量及其他性状上表现比T78优2155差。主要特征特性分述如下。

3.1 福两优2155

全生育期131 d,比 T78优2155迟熟1 d,株型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好,每667 m2产量 659.8 kg,比 T78优 2155增产10.32%,增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有效穗数18.97万穗,穗粒数140.9粒,结实率91.0%,千粒重27.8 g,未发现叶瘟、穗颈瘟和倒伏现象。表现为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饭柔软可口且带有香甜味等特点,建议进一步示范推广。

3.2 全优1093

全生育期128 d,比 T78优2155早熟2 d,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好,每667 m2产量651.2 kg,比 T78优2155增产8.88%,增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有效穗数17.82万穗,穗粒数146.4粒,结实率90.9%,千粒重27.9 g,未发现叶瘟、穗颈瘟和倒伏现象,建议进一步示范推广。

3.3 夷优186

全生育期130 d,与T78优2155相同,株型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叶片挺直,长势旺,耐肥性好,不早衰,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每667 m2产量647.4 kg,比T78优2155增产8.24%,增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有效穗数16.63万穗,穗粒数166.9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6.8 g,未倒伏,建议进一步示范推广。

3.4 M优2155

全生育期132 d,比 T78优2155长2 d,株型较散,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叶片略披,倒伏严重,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每667 m2产量569.2 kg,比T78优2155减产4.83%,减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有效穗数16.09万穗,穗粒数166.6粒,结实率91.6%,千粒重26.3 g,建议继续安排观察试验。

3.5 红优2155

全生育期130 d,与T78优2155相同,株型较散,分蘖力较差,每667 m2产量542.1 kg,比T78优2155减产9.36%,减产达显著水平。每667 m2有效穗数15.54万穗,穗粒数154.3粒,结实率92.2%,千粒重29 g,叶瘟轻,穗颈瘟较重,倒伏严重,不建议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分蘖力穗数全生育期
播期和密度对扬麦25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太湖县2015年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