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合饲料饲喂鲍鱼效果试验
2015-12-06吴云通黄贞胜林鸿荣
吴云通,黄贞胜,林鸿荣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350015)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鲍鱼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鲍鱼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其对饲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当前我国生产的配合饲料存在营养不够全面,加工工艺落后和卫生质量差等缺陷,致使我国的鲍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极易导致鲍鱼发病。进行鲍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可以有效解决天然饵料的不足,满足工厂化养殖对鲍配合饲料的需求,缩短养殖周期。本研究在福建沿海海域对本公司生产的3种鲍配合饲料进行了比较试验,旨在研发出优质高效鲍配合饲料,以减少对养殖水域水体的污染,提高养殖成活率,提高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3组配合饲料分别简称为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其配方及加工工艺如下。
1.1.1饲料Ⅰ 原料配比为红鱼粉10份,膨化豆粕13份,海带粉25份,紫菜粉2份,啤酒酵母8份,谷朊粉8份,乳化鱼油0.7份,鲍鱼预混料2份,白砂糖0.3份,鸡蛋3份,面粉28份。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①原料处理:将红鱼粉、膨化豆粕、海带粉、紫菜粉、啤酒酵母过筛、除杂、除金属后进行超微粉碎至98%通过80目筛网,得到原料A,待用;将水、鸡蛋、白砂糖搅拌均匀,得到原料B,待用;②配料与一次搅拌:将原料A、谷朊粉、乳化鱼油、鲍鱼预混料、面粉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取出待用;③二次搅拌:将混合物Ⅰ和原料B送进拌面机内,并加入适量的水,启动电机,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Ⅱ,待用;④压片:采用压面机进行压片。调节压辊两头的调节器,将压辊间隙调为2.5 mm,按下开关,把混合物Ⅱ放入料斗上,引入压辊之间,反复辊制5次,最后调节压辊间隙1.5 mm,复压2次,形成45 cm×30 cm的薄片状成品Ⅰ;⑤熟化:将薄片状饲料有序排列,送至高为2.5 m、面积为10 m2的80℃蒸汽房内,蒸煮15 min,形成薄片状成品Ⅱ;⑥烘干:将蒸煮完的薄片状成品Ⅱ,转移至高为2.5 m、面积为30 m2的烘干房内,先以40℃烘干2 h,再升温至50℃烘干3 h,最后升温至70℃烘干至含水量8%以下;⑦冷却:自然冷却或抽风冷却至室温。
1.1.2饲料Ⅱ 原料配比为红鱼粉5份,膨化豆粕15份,海带粉25份,紫菜粉2份,啤酒酵母8份,谷朊粉10份,乳化鱼油1.2份,鲍鱼预混料4份,白砂糖0.3份,鸡蛋3.5份,面粉26份。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同饲料Ⅰ。
1.1.3饲料Ⅲ 原料配比为红鱼粉5份,膨化豆粕15份,海带粉25份,紫菜粉2份,啤酒酵母8份,谷朊粉10份,乳化鱼油1.2份,鲍鱼预混料4份,白砂糖0.3份,鸡蛋3.5份,面粉26份。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①原料处理:将红鱼粉、膨化豆粕、海带粉、紫菜粉、啤酒酵母过筛、除杂、除金属后进行超微粉碎至98%通过80目筛网,得到原料A,待用;将水、鸡蛋、白砂糖搅拌均匀,得到原料B,待用;②配料与一次搅拌:将原料A、原料B、谷朊粉、乳化鱼油、鲍鱼预混料、面粉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待用;③膨化:将混合物送入膨化机进行熟化、制粒成型;④烘干冷却:将制粒成型的薄片颗粒放入烘干机在100℃ ~115℃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并经过逆流式冷却器冷却至室温。
1.2试验设计
分别以室内工厂化水泥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和海上沉箱养殖3种养殖模式的鲍鱼为试验对象,设投喂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和投喂海带 (CK)共4个处理,分别测试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观察养殖鲍鱼的鲍壳颜色,定期称重和点数,计算饵料系数。
试验1:在福建省连江县下宫乡某室内水泥池鲍鱼养殖场进行。以壳长2.00~2.30 cm的杂色鲍作为试验对象,每个处理100个,重复3次,于2014年7~10月不间断地进行90 d试验。
试验2:在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海镇上筏式养殖鲍鱼水域进行。以壳长3.70~4.00 cm的杂色鲍为试验对象,每个处理100个,重复3次,于2014年9~12月不间断地进行90 d试验。
试验3:在福建省东山县海上沉箱养殖鲍鱼海域进行。以壳长5.65~5.93 cm的杂色鲍为试验对象,每个处理100个,重复3次,于2014年10~12月不间断地进行60 d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饲料饲喂鲍鱼表现
从室内工厂化水泥池养殖场、海上养殖场(海上筏式、海上沉箱)养殖鲍鱼的饲喂结果(表1~3)可见,饲料Ⅰ、饲料Ⅱ和饲料Ⅲ均能满足鲍鱼的正常生长,与对照相比,成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在饵料系数上,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远低于海带。室内工厂化养殖鲍鱼的饲喂结果 (表1)表明,饲料Ⅰ、饲料Ⅱ与饲料Ⅲ相比,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30.0%、26.3%;海上筏式养殖鲍鱼的饲喂结果 (表2)表明,饲料Ⅰ、饲料Ⅱ与饲料Ⅲ相比,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25.6%、29.1%;海上沉箱养殖鲍鱼的饲喂结果 (表3)表明,饲料Ⅰ、饲料Ⅱ与饲料Ⅲ相比,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31.1%、28.4%。由此可见,饲料Ⅰ、饲料Ⅱ的养殖效果优于饲料Ⅲ。从养殖的鲍鱼壳色来看,饲料Ⅰ、饲料Ⅱ喂养出的鲍鱼在感观上更符合人们对野生鲍鱼的期望。
表1 不同处理在室内工厂化养殖鲍鱼中的饲喂效果对比
表2 不同处理在海上筏式养殖鲍鱼中的饲喂效果对比
表3 不同处理在海上沉箱养殖鲍鱼中的饲喂效果对比
2.2 3种饲料在不同水环境中的稳定性表现
从表4看出,饲料Ⅰ、饲料Ⅱ在不同水环境中的稳定性均优于饲料Ⅲ,饲料Ⅰ、饲料Ⅱ均能满足SC/T2053-2006《鲍配合饲料》标准对水中稳定性的要求,72 h的散失率不超过10.0%。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饲料Ⅰ、饲料Ⅱ更符合鲍鱼养殖夏季2~3 d投喂1次、冬季4~5 d投喂1次的现有投饲习惯。
表4 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在3种养殖模式中的水中稳定性对比
3 小结与讨论
3.1从产品稳定性看,饲料Ⅰ、饲料Ⅱ的产品稳定性强,不仅符合南方常见养殖模式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鲍鱼养殖夏季2~3 d投喂1次、冬季4~5 d投喂1次的现有投饲习惯要求。
3.2从产品使用效果看,饲料Ⅰ、饲料Ⅱ在海水中的抗溶蚀性强,所提供的原料和配方经过科学选择和合理设计,不仅利于鲍鱼附着,而且充分考虑鲍鱼的营养及消化需要,能满足鲍鱼的正常生长,饵料系数低于膨化配合饲料Ⅲ和海带,鲍壳颜色为褐绿色。
3.3饲料Ⅰ、饲料Ⅱ摒弃常规特种水产饲料的高温烘干而采用不高于80℃的低温慢速烘干,所制成的产品不仅表观深绿、藻香醇厚,而且避免了高温对营养成分造成的破坏,饲喂出的鲍鱼壳色鲜亮,深得养殖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