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2015-12-06范宏翔徐力刚赵旭胡岳峰
范宏翔,徐力刚*,赵旭,胡岳峰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0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范宏翔1,徐力刚1*,赵旭2,胡岳峰1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0
太湖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劳动力紧缺,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小麦-水稻(Oryza sativa)轮作中,麦季氮素淋洗损失高于稻季,为探讨和揭示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平衡特征,选取典型太湖流域农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的研究方法,在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对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进行连续3年(2007─2010年)原位监测,阐明了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该区域氮素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大气氮干沉降量冬春季较多且分布较均匀;总氮(P<0.001***)及铵态氮(P =0.02*)的大气湿沉降量和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地表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可溶性氮素,同时,径流水量是引起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P <0.01)。雨水是驱动小麦季氮素下渗的唯一动力。铵态氮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在稻作期,铵态氮渗漏流失量约占总渗漏流失量的70%。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区,各项氮素年平均流失去向分别为:作物收割290 kg·hm-2,占总输入量55.98%;反硝化流失130 kg·hm-2,占总输入量25.10%;径流流失59.5 kg·hm-2,占总输入量11.49%;氨气挥发22.28 kg·hm-2,占总输入量4.30%;渗漏流失16.1 kg·hm-2,占总输入量3.11%。全年平均氮素流失总量为518 kg·hm-2,氮素的盈余量为91.9 kg·hm-2。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太湖农流域农田水肥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稻-麦轮作;氮素;径流流失;渗漏流失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大量的氮素累积在土壤中,明显地增加了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这使得土壤氮素由增产的农学意义向非点源污染的环境意义方向转变(张红举和陈方,2010)。氮素作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其流失既可造成土壤生产力衰退(王艳艳等,2008),又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Carpenter等,1998),为此关于氮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活跃(马春梅等,2009;姚宝林和施炯林,2008)。氮污染是仅次于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全球性环境威胁,而农田土壤中氮的流失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决定性因素,由氮素流失(特别是硝态氮)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谢军飞和李玉娥,2005;徐文彬等,2000;于克伟等,2000)。因此,对土壤中氮素流失的量化研究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田系统氮素的转化和平衡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话题(徐文彬等,2000),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氮素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概括起来主要包含 3方面内容:一是农田土壤氮素循环过程机理研究,为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回答科学问题,同时也是进行氮素综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谢军飞和李玉娥,2005);二是农田土壤氮素流失过程研究,有利于系统阐明氮素的转化和主要去向,也可以为氮肥合理利用提供指导;三是对农田土壤氮素流失过程的模型模拟研究,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运动,受到一系列环境影响因子的影响,将数值模型应用到氮素研究中,能系统分析氮素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识别其主要来源和迁移路径,预报污染的产生负荷及其对水体的影响,为制定最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Tonitto等,2009)。朱兆良(2000)总结了国内 782个田间试验,发现我国主要农作物水稻(Oryza sativa)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对氮肥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8%~41%。
太湖流域经济高度发达,对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影响及排污系数的研究较多,但着眼于太湖流域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的并没有明确答案。本文选取典型太湖流域农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的研究方法,在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对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进行连续定位监测,分析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氮素平衡特征,以期为探讨和揭示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平衡特征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地处宜兴市大埔镇(31°32′N,119°87′E),距太湖约 6 km,属典型的太湖流域农田轮作区。年平均气温 15.7 ℃,积温 5418 ℃,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 28.3 ℃。年平均无霜期 240多天,生长期可达250 d左右,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年平均雨日136.6 d,年平均降水量1177 mm。其中60%的降雨集中在5─9月。年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 2.4;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15.7。试验田宽为7 m,长为100 m,土壤为乌栅土,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碳15.4 g·kg-1,氮元素1.79 g·kg-1,土壤CEC为11.8 mol·kg-1。该地区土壤的沙粒质量分数为8.3%,粉粒质量分数为 81.5%,黏粒质量分数为 10.2%(Beckman Coulter,Breast,CA,USA)。土壤上表层(0~15 cm)所含土壤水pH值为5.6。
1.2 田间监测
(1)气象要素观测:采用WatchDog 2900ET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监测风速、气温、湿度等基本气象要素;在试验田附近安装一架雨水采样器。采样器距离地面150 cm。每周测量一次干沉降数据。在每次降雨发生之后,取样测量大气湿沉降数据。干湿样品在测量之前都在-20 ℃低温冷冻。
(2)渗漏液观测:由埋管法分层测定。选取垂直深度分别为40、60、80、120 cm埋设PVC管收集渗漏液,管壁上打分布均匀的小孔,孔径约为 4 mm,用200目尼龙筛网包裹渗流区。
(3)地表径流监测:对田块出口处进行天然降雨径流的定点监测,在实验区内分别安装HJG型水位计、田间淹水水位尺、雨量计、蒸发器;同时对非降雨时通过地下水补给或浅层地下水、灌溉水排放进入河道后形成的基流量进行监测分析。径流过程发生时,同步监测雨季主要降雨过程的径流量和氮素输出浓度。样品的采集频率为雨前采集1次,降雨过程中视雨量大小采样,持续至降雨结束后若干小时,以汇水区出水口径流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为准。每次取样1000 mL,取样时静置15 min,水土混合样品经现场沉淀后立即进行水、土分离,水样装入150 mL聚乙烯瓶中立即密封冷冻,24 h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测定。
1.3 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
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通过连续流分析器(Skalar, Netherlands)来测得,有机氮通过总氮和无机氮之间的差值来计算。氮素年沉积量通过每月的沉积量来计算。水样分析按照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水质监测方法》(第4版)进行,总氮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铵态氮、硝酸氮的测定分别采用纳氏比色法、酚二磺酸法。采用Excel 2013和R3.1.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分析及讨论
2.1 大气氮素干湿沉降分析
2007年大气氮素干沉降在10月以前较小且分布不均匀(图 1),10月以后干沉降明显增大且分布均匀,总氮最大值大于0.1 kg·hm-2;2008年大气氮素干沉降量出现多次峰值,最大值接近 0.08 kg·hm-2,且在冬春季较多且分布较均匀,夏秋季分布呈两极化。2009年期间,干沉降量在3月前沉降较多,总氮最大值大于1.4 kg·hm-2,4月至9月总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形态的氮;2010年1月至4月氮干沉降量很高,大约在0.025 kg·hm-2。1月至3月,氨硝比接近于 1,说明铵态氮更易吸附于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通过降雨被去除。
2007年大气湿沉降量呈锯齿状分布(图 2),大于平均值的降雨量均能产生大于平均值的大气总氮湿沉降;2008年期间,大气氮素湿沉降量在5月以前较大,且出现两次峰值,最大值为 1.6 kg·hm-2,5月后大气总氮湿沉降强度处于0.6 kg·hm-2以下,大于平均值的降雨带来的大气总氮湿沉降量占全年大气总氮湿沉降量68%以上。2009年大气氮湿沉降量波动,出现了几次峰值,总氮最大值 1.8 kg·hm-2。2010年大气湿沉降量在1月10日出现最大值,总氮大于2 kg·hm-2,然后下降。由图3可知,总氮(P<0.001***)及铵态氮(P=0.02*)的大气湿沉降量和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这与王小治等(2007)的研究一致。同时,从表中也能发现,硝态氮的湿沉降量与降水的关系不显著(P=0.422>0.05),崔键等(2008)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的数据也得出类似结论,这也说明有其他的因素控制氮素湿沉降。
图1 2007─2010年大气氮干沉降量(以N计)Fig. 1 Atmospheric nitrogen dry deposition of 2007─2010
图2 2007─2010年大气氮素湿沉降Fig. 2 Atmospheric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of 2007─2010
2.2 稻麦轮作区氮素地表径流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径流流失是农田氮素流失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依靠降雨的冲击动能引起地表土壤扰动,进而产生悬浮土壤颗粒(王静等,2012)。在迁移的过程中,地表径流还可冲刷所经过地块的地表土壤。本文通过连续3年田间实测数据分析,探究了稻麦轮作区氮素径流流失的动态变化特征。
2.2.1 水稻季氮素径流损失分析
通过对 3年稻作季试验小区的数据分析表明(图 4),施肥与径流水量是氮素径流流失的主控因子。地表径流中氮素的流失量在施肥活动之后出现异常升高,其他时段,氮素流失量基本和径流水量呈正相关性。而在径流量相近的情况下,地表径流中的总氮、硝态氮、氨态氮的流失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所示,2007─2010年的3年试验期间,水稻季氮素径流损失量在2.7~22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4.60 kg·hm-2。其大小与农田水分管理密切相关,间歇灌溉和自然干田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径流。
图3 氮素湿沉降与降雨的相关关系Fig. 3 Correlation between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and precipitation amount
图4 2007─2009年水稻季氮素径流流失Fig. 4 Nitrogen runoff loss in rice season of 2007─2009
表1 氮素径流损失总量Table 1 Nitrogen runoff loss of 2007─2009
2.2.2 小麦季氮素径流损失分析
通过近3年年麦作期试验小区的监测数据分析(图5)表明,部分时段氮流失量和径流水量呈交替性变化,由于持续的降雨使土壤中氮的浓度减少,而导致径流水量大时流失量小,同时由于施肥的作用使土壤中氮的浓度增加而导致径流水量小时流失量大。麦作期冬季氮流失量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小麦处于苗期,叶面积指数小,根系不发达,土壤裸露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冬季离基肥时间短,土壤中氮含量高,相对流失量大。麦作季 44%~57%的降水通过径流迁移出农田。从季节性变化情况来看,麦季径流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2月,占该季总量的 87%~95%。此外,麦作期硝态氮流失量都大于铵态氮流失量,说明小麦对铵态氮的利用率高或者土壤胶体对铵态氮的吸附作用强。但是,如果降雨紧接着施肥发生,也可以引起较大的氨态氮径流损失。
图5 2007─20110年小麦季径流流失Fig. 5 Nitrogen runoff loss in rice season of 2007─2009
2.2.3 氮素流失随降雨的变化规律
由表2可知,氮素流失与降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已有研究表明,总氮和硝态氮与径流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农田排水中总氮和硝态氮质量浓度随着经流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2 径流水量与氮素流失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runoff amount and nitrogen runoff loss
在天然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为可溶性氮素。并且,在径流流量较大时,硝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量高于铵态氮;径流流量较小时,铵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量高于硝态氮。可见,在径流量较小的年份,大量降雨保留在农田土壤中,土壤含水量大,通气条件差,氮肥多以铵态氮的形式存在,导致氨态氮流失较大。
2.3 稻麦轮作区氮素地下渗流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2.3.1 水稻季氮素地下渗流损失分析
由图6可以发现,铵态氮和总氮在垂直方向各个深度浓度分布趋势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硝态氮呈逐步下降趋势。水稻初始生长期为流失高峰期,各个深度的渗漏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都显示较高。水稻生长初期,不同深度渗漏液中不同形态的氮素受施肥影响程度不同。深度在 60 cm以上的土壤渗漏液中,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受施肥影响较大,施肥活动会带来明显的渗漏液中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的上升。铵态氮受施肥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在水稻生长初期,水稻生长对铵态氮的需求量比较大。稻作期农田渗漏液中氮素流失主要以铵态氮为主,约占渗漏水氮素流失量的70%以上。在追肥之后3~4 d之后,40 cm以上土壤渗漏液中铵态氮出现明显峰值,最大质量浓度达到14.8 mg·L-1。不同深度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由于氮素向下迁移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施肥后40和60 cm处总氮和硝态氮在前期浓度逐渐升高,达到最高点,然后下降。80和120 cm处的浓度分布较平稳,是由于水稻根系对此层土壤的氮素影响较小,此层土壤氮的浓度分布主要受水分迁移运动影响。
图6 2007年水稻渗漏流失Fig. 6 Leakage loss in rice season in 2007
由 2008年稻作季不同深度农田渗漏液中各种形态氮素变化趋势(图 7)中可以看出,该季农田氮素流失同样集中在6和7月2个月份,其中40 cm深度以上表层土壤渗漏液中总氮浓度和氨态氮浓度同时在7月10日和7月21日达到峰值,与7月7日和7月21日的施肥活动呈现明显响应关系。然而发生在8月6日的施肥活动仅仅给渗漏液中总氮和氨态氮浓度变化带来很小的波动峰,一方面由于该时期水稻处于孕穗期,生长旺盛,对氮肥吸收量较多;另一方面由于该时期水稻处于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农田灌溉水量增大,稀释了氮肥浓度。
图7 2008年水稻渗漏流失Fig. 7 Leakage loss in rice season in 2008
由 2009年稻作季不同深度农田渗漏液中各种形态氮素变化趋势(图 8)可见,相比于 2007和2008年,该季不同深度各种氮素浓度普遍偏低。2007、2008年40 cm处农田土壤渗漏液中总氮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到18.13和23.28 mg·L-1,而2009年该峰值仅为9.50 mg·L-1;2007、2008年40 cm处农田土壤渗漏液中氨态氮质量浓度峰值分别为10.08和16.58 mg·L-1,而2009年该峰值仅为4.39 mg·L-1;2007、2008年40 cm处农田土壤渗漏液中硝态氮质量浓度峰值分别为3.87和13.14 mg·L-1,而2009年该峰值仅为2.01 mg·L-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 2009年稻作期较强降雨带来的巨大径流水量,对表层土壤的冲刷所致。这一因素也使得深层土壤渗漏液中氮素浓度反常的高于表层土壤。
图8 2009年水稻渗漏流失Fig. 8 Leakage loss in rice season in 2009
2.3.2 小麦季氮素地下渗流损失分析
2007─2008年季麦作期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至最低点(图9),总氮最大值为40 cm处,达到20 mg·L-1,铵态氮最大值为40 cm处,接近20 mg·L-1,硝态氮最大值为120 cm处,小于 0.6 mg·L-1,施肥后稍微上升,但是浓度仍然小于前期,说明2月以后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很大。
图9 2007─2008年小麦渗漏流失Fig. 9 Leakage loss in wheat season of 2007─2008
图10 2008─2009年小麦渗漏流失Fig. 10 Leakage loss in wheat season of 2008─2009
由2008─2009年季麦作期监测数据(图10)显示,40 cm以上表层土壤中,总氮在1月8日达到峰值45.95 mg·L-1,硝态氮也同时达到峰值32.10 mg·L-1。渗漏水样中硝态氮的含量平均占总氮含量的83%以上,最高达94.83%。渗漏水样中,氨态氮质量浓度较低,峰值仅为1.68 mg·L-1。40 cm以上表层土壤中渗漏液总氮浓度随着时间推移呈现联系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在小麦生长初期,对浅层土壤中氮素吸收强烈。而40 cm以下土壤中渗漏液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受到施肥活动的影响。该季节在2月20日左右以及4月7日左右分别出现较强降雨,造成农田土壤的缺氧环境,增强土壤渗漏液中反硝化作用,使得氨态氮分别在这两个时段出现两个较大值。
由2009─2010年季麦作期监测数据(图11)显示,渗漏液中总氮和硝态氮从12月初期到次年3月中旬期间浓度较高。其中,40 cm以上表层土壤中总氮在12月8日、2月1日和3月24日分别达到27.40、30.27和22.54 mg·L-1的较高值,硝态氮质量浓度也在12月8日、2月1日和3月24日分别达到25.23、27.33和20.59 mg·L-1的较高值。渗漏水样中硝态氮的含量平均占总氮含量的 80.24%以上,最高达94.78%。60和80 cm深度的总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值多次趋于一致,表明在60 cm处和80 cm处影响氮素流失的主控因子在数值上较为接近。渗漏液中铵态氮浓度并未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深度不是影响氨态氮浓度的主要因素。
图11 2009─2010年小麦渗漏流失Fig. 11 Leakage loss in wheat season of 2009─2010
2.4 稻麦轮作区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表3列出了2007─2010年稻-麦轮作过程中,氮素不同流失途径的平均值及各自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伴随着植物收割带来的氮素移除是最主要的氮素去向,占总氮源的55.98%,其次是反硝化作用,占总氮流失的25.10%,然后依次是径流流失、氨挥发和渗漏流失所带走的氮量,分别占总氮流失的11.49%、4.30%和3.11%。
表3 2007─2010年稻-麦轮作区氮素流失特征分析Table 3 Nitrogen loss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of 2007─2010
稻作季中除了作物收割之外,占氮素流失比例较大的分别是反硝化、径流流失、渗流流失和氨挥发,分别占到总流失氮的 27.76%、5.10%、2.67%和2.42%。麦作季中除了作物收割之外,对氮素输出影响较大的分别是反硝化、径流流失、氨挥发以及渗漏流失,分别占到总流失氮量的 21.77%、19.40%、6.63%和3.62%。
2.5 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平衡过程分析
采用氮素表观平衡原理计算轮作期氮素平衡。轮作期化肥输入氮为500 kg·hm-2,灌溉输入氮11.8 kg·hm-2,干湿沉降输入氮大约为30.5 kg·hm-2,种子输入氮3.9 kg·hm-2,生物固氮60 kg·hm-2,总氮输入量606.2 kg·hm-2;轮作期植物收割带走氮量为290 kg·hm-2,氨气挥发氮流失量为18.71 kg·hm-2,氮素渗漏流失量为59.5 kg·hm-2,氮素径流流失量为59.5 kg·hm-2,反硝化流失氮素量为130 kg·hm-2,总氮流失量为514.3 kg·hm-2。氮素的盈余量为91.9 kg·hm-2(表4)。
表4 2007─2010年稻麦轮作区氮素平衡特征分析Table 4 Nitrogen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of 2007─2010
3 结论
(1)总氮(P<0.001***)及铵态氮(P=0.004**)的大气湿沉降量和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总体上来说,越多的降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氮素(总氮、铵态氮)湿沉降量,而硝态氮(P=0.422)湿沉降量与降雨关系不显著。
(2)地表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可溶性氮素,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氮素径流流失量与径流水量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稻作期,铵态氮流失多于硝态氮流失;在麦作期,硝态氮流失多于铵态氮流失。铵态氮是营养盐淋失的主要形态,在渗漏液中浓度较高。其中,稻作期农田渗漏液中氮素流失主要以铵态氮为主,约占渗漏水氮素流失量的70%以上。
(3)在水稻种植期间,渗漏液中氮素以氨态氮为主,氮素流失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初期。施肥活动和土壤深度是渗漏液中氮素浓度的主控因子,总氮浓度和铵态氮浓度影响更大,硝态氮受施肥活动影响较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渗漏液中氮素浓度变小,但在降雨强烈的年份,则出现相反的情况。雨水是驱动小麦季氮素下渗的唯一动力。随着时间增加不同深度渗漏液氮素浓度峰值依次出现,表现为明显的垂直下移。渗漏液中氮素浓度较高的时段集中在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麦作季氮素流失形式以硝态氮为主,硝态氮渗漏流失占总氮80%以上。旱作条件下的麦作季硝化作用强烈,硝态氮积累在土层中,一旦降雨便随水淋失。施肥后马上遇到降雨,可引起氨态氮或者肥料的直接渗漏。
(4)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区,各项氮素年平均流失去向分别为:作物收割290 kg·hm-2,占总输入量55.98%;反硝化流失 130 kg·hm-2,占总输入量25.10%;径流流失 59.5 kg·hm-2,占总输入量11.49%;氨气挥发 22.28 kg·hm-2,占总输入量4.30%;渗漏流失16.1 kg·hm-2,占总输入量3.11 %。全年平均氮素流失总量为518 kg·hm-2。
CARPENTER S R, CARACO N F, CORRELL D L, et al. 1998. Nonpoint pollution of surface waters with phosphorus and nitrogen[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8(3): 559-568.
RUSSELL K M, GALLOWAY J N, MACKO S A, et al. 1998. Sources of nitrogen in wet deposition to the Chesapeake Bay region[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2(14): 2453-2465.
TONITTO C, DAVID M B, DRINKWATER L E, et al. 2009. Application of the DNDC model to tile-drained Illinois agroecosystems: model calibration, validation,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78(1): 51-63.
崔键, 周静, 马友华, 等. 2008. 我国红壤旱地氮素平衡特征[J]. 土壤, 40(3): 372-376.
马春梅, 邸伟, 赵泽松, 等. 2009. 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J]. 农机化研究, 31(10): 146-149, 214.
王静, 郭熙盛, 王允青, 等. 2012. 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6(1): 6-11.
王小治, 高人, 钱晓晴, 等. 2007.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季氮素的径流排放[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6(3): 831-835.
王艳艳, 孙勇, 赵言文. 2008. 江苏省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J]. 江西农业学报, 20(8): 118-121.
谢军飞, 李玉娥. 2005. 土壤温度对北京旱地农田 N2O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26(1): 7-10.
徐文彬, 洪业汤, 陈旭晖, 等. 2000. 贵州省旱田土壤N2O释放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1(1): 7-11.
姚宝林, 施炯林. 2008. 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36(3): 1128-1129, 1132.
于克伟, 陈冠雄. 2000. 农田和森林土壤中氧化亚氮的产生与还原[J].应用生态学报, 11(3): 385-389.
张红举, 陈方. 2010.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J]. 水资源保护, 26(3): 87-90.
张远, 齐家国, 殷鸣放, 等. 2007. 辽东湾沿海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动态模拟[J]. 中国农业科学, 40(10): 2250-2258.
朱兆良. 2000.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J]. 土壤与环境, 9(1): 1-6.
Study on Nitrogen Loss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in Taihu Basin
FAN Hongxiang1, XU Ligang1*, ZHAO Xu2, HU Yuefe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2.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0, China
Economic benefits of raising wheat is poor in Taihu Lake region where the economy highly developed. Meanwhile the nitrogen leaching loss is extremely high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loss as well as to explain the nitrogen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in Taihu Basin,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runoff-plot metho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7 to 2010, nitrogen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of nitrogen loss were illustr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ry deposition of nitrogen was mainly found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performed 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whereas the wet deposition of total nitrogen and ammonium nitrogen were dominated by the precipitation amount .The amount of runoff is the driving factor of nitrogen runoff loss. The main form of nitrogen loss in surface runoff was soluble nitrogen including nitrate and ammonium nitrogen. Ammonium nitrogen is the main form in nitrogen leaching loss. In the rice growing period, ammonium nitrogen leakage loss account for 70% of total leakage loss. Nitrogen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illustrated that 55.98% of nitrogen was take away by harvesting and denitrification loss, runoff loss and leakage loss of nitrogen were account for 25.10%, 11.49% and 3.1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ces to the farmland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rice-wheat rotation; Taihu Lake; nitrogen; leaching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2.012
X144
A
1674-5906(2015)02-0255-08
范宏翔,徐力刚,赵旭,胡岳峰.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2): 255-262.
FAN Hongxiang, XU Ligang, ZHAO Xu, HU Yuefeng. Study on Nitrogen Loss in Rice-wheat Rotation Farmland in Taihu Basi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4(2): 255-262.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E2014739;BZ201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1);中国科学院支持全国科学院联盟建设专项重大项目和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20122BBG70160)
范宏翔(1990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fanhongxiang13@mails.ucas.ac.cn *通信作者:徐力刚(1976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方面的研究。E-mail: lgxu@niglas.ac.cn
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