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防治研究进展

2015-12-06

作物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蓟马种类危害

曹 少 杰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防治研究进展

曹 少 杰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大田作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大田作物害虫的防治也是重中之重。针对蓟马对大田作物危害的普遍性,概述了大田作物蓟马的主要种类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大田作物蓟马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将其作为未来阶段大田作物蓟马研究的重点方向。

大田作物;蓟马;防治

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等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民生之本,且种植年代久远,至今栽培面积仍据我国种植业之首。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其他大田作物如烟、茶、油料等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这些作物栽培过程中,害虫的防治一直是种植户的重要任务,而蓟马对大田作物的危害日益凸显,在防治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蓟马是所有缨翅目昆虫的统称。该目分为两个亚目:管尾亚目和锯尾亚目,全世界大约有7 400多种[1],我国最新记录有570多种[2~14]。蓟马适生于多样的寄主环境,包括植物的花、嫩叶、地下鳞茎、枯树枝叶、树皮下、苔藓植物、落叶层中。有的捕食小的昆虫,为肉食性;很多取食植物的枝叶,容易造成虫瘿危害[15]。虽然蓟马的食性复杂,但大多数蓟马还是以植食性为主。它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植物表皮组织而吮吸其汁液。由于体型比较微小,适生性较强,且繁殖率高,所以初期不易被发现,直到出现被害症状才引起注意,从而失去防治良机。国内很早就有专家对危害大田作物的蓟马就其种类、危害症状、防治措施等进行过研究,为科学防治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主要种类、危害特点及症状

1.1我国危害大田作物的蓟马种类

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很多专家就对危害大田作物的蓟马种类进行过调查鉴定。张维球[16,17]鉴别南方农作物蓟马种类18种,其中危害大田作物的蓟马种类有12种;识别9种皮蓟马(简管蓟马),有4种是大田作物中常见蓟马种类。冯纪年[18]报道秦岭山区蓟马种类19种,其中危害大田作物蓟马种类有14种。王金川等[19]仅调查甘肃麦类作物蓟马种类就多达16种。韩运发等[20]调查北京郊区玉米上有蓟马5种。通过文献描述和笔者多年的采集,危害大田作物的蓟马种类共有26种,分属于2亚目3科14属(表1)。

表1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种类

1.2我国大田作物蓟马危害特点与症状

大田作物蓟马主要以成虫或者若虫为害作物的嫩叶、花器等。对作物为害较为严重的蓟马主要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烟蓟马,茶黄硬蓟马,稻简管蓟马,华简管蓟马,麦简管蓟马。且不同的作物受害后,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

玉米黄呆蓟马和禾蓟马是危害玉米的优势种。李兆宏等[21]报道蓟马为害玉米后,玉米长势缓慢,叶片发黄,或出现银白色斑,严重时,造成心叶卷曲、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烟蓟马是危害烟草、棉花、大豆的优势种。烟蓟马为害烟草的幼嫩组织,叶片受害后出现银灰色斑点,严重者叶片皱缩、变厚、畸形。在棉花上危害时,易造成花蕾脱落,影响棉花蕾铃发育,直接影响棉花产量[22]。危害大豆叶片造成嫩叶退色呈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嫩叶皱缩扭曲,顶尖枯死;花器被害后,造成落花落果,影响产量[23]。另外,烟蓟马还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而且传播的病毒造成的危害要远超过烟蓟马本身的直接危害[24]。

简管蓟马属蓟马:稻简管蓟马、麦简管蓟马、华简管蓟马、草皮简管蓟马,是危害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等的优势种类,通常危害心叶、叶稍、花、穗。有报道在皋兰县石洞寺小麦上调查,百单网次蓟马数量达650 280头之多[19],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

茶黄蓟马作为茶树蓟马的优势种群,主要危害茶树嫩叶。受害叶片会出现多条内凹红褐色条纹,逐渐连成一片褐色斑;后期严重时,芽梢萎缩、畸形、变脆,使得茶叶质量严重下降[25]。

2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种类鉴别

目前,蓟马种类鉴别主要还是依赖于外部形态鉴别。由于蓟马体型较其他昆虫种类偏小,必须将其做成玻片后进行显微观察。在形态分类鉴别上,蓟马的分类特征种类应用较多,这样能够给分类鉴定提供更多的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蓟马异名情况较多。另外,生殖器在蓟马分类中应用不多,雌性生殖器虽然早就应用于亚目的分类阶元,但在低级分类阶元上却鲜有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开始运用分子检测方法进行蓟马高级阶元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Mound等[26]在对缨翅目昆虫进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缨翅目8个科38种蓟马的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缨翅目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另外,DNA条形码识别技术在蓟马种级及种下阶元分类,特别是在近缘种的鉴定上,逐渐得到应用。如冯毅等[27]运用DNA条形码信息研制DNA芯片,建立快速的花蓟马鉴定方法,结果显示,设计的虚拟DNA芯片能够鉴定3种花蓟马,利用DNACOI基因片段,设计DNA芯片在理论上可行。黄丽莉等[28]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黄蓟马与其他4种蓟马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基于mtDNA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实现对茶园中茶黄蓟马的快速鉴定。魏书军等[29]对我国新入侵的美洲棘蓟马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第1和2编码位点构建的38种NJ系统发育树可以较好的区分不同的蓟马种类。分子检测技术使蓟马的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得到进一步印证,能够使蓟马种类鉴定结果更加可靠。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蓟马采集时间和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快速的获得所有的种类数据。所以,利用分子检测技术鉴定蓟马种类还需要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3 我国大田作物蓟马的防治现状

大田作物蓟马不同于蔬菜和花卉蓟马,受大田环境条件影响较多,目前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其他防治为辅。

3.1农业防治

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人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远徒伏尔加河流域,在那里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汗国,直至1771年渥巴锡率部重返故土。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土尔扈特汗国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

对大田进行及时耕种、灭茬、清除田间杂草等措施相结合,防治大田蓟马。如在防治豫北地区棉蓟马时,对棉田实行冬耕春翻,破坏越冬场所[30]。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及时清除杂草,是防治棉蓟马的基础措施。

另外,选择抗虫品种也是防治蓟马危害的有效途径。白宇等[31]比较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有虫株率均达100%;以受害指数法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性,抗性最高的品种为Brarlfa 53HQ。马琳等[32]以大田苜蓿地牛角花齿蓟马为虫源,运用4个苜蓿品种无性系进行大田抗蓟马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苜蓿对蓟马的抗性主要表现为耐害性,其中HA-3的耐害性最强。

3.2物理防治

主要通过色板诱集来防治田间蓟马。李慧玲等[33]报道运用数字化色板(黄板),悬挂不同高度诱集茶棍蓟马效果显示高度在0~0.2 m时对茶棍蓟马有较好的诱集效果。万海霞等[34]曾报道运用不同的色板诱集胡麻地害虫,结果显示,黄板、蓝板和淡蓝板对蓟马诱集效果显著,且在不同的诱集时间段诱集数量差异显著。

3.3生物防治

3.3.1捕食性天敌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蓟马害虫是最直接高效的办法。程松莲[35]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龟纹瓢虫的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量随蓟马密度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却随蓟马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相同的蓟马密度下,龟纹瓢虫成虫的搜寻效应高于二龄幼虫。柯胜兵等[36]在研究大别山区茶园茶黄蓟马与捕食性天敌之间的关系时曾报道,茶黄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是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八斑球腹蛛等。魏洪义等[37]在对桑蓟马的田间调查研究中发现,桑蓟马的捕食性天敌,如大草蛉对桑蓟马有较大的捕食量,其他捕食性天敌还有瓢虫、塔六点蓟马、南方小花蝽、蜘蛛类等。

王俊平等[38]曾报道,从草履蚧僵虫体内分离出的12株病原真菌,对蓟马类昆虫具有70%~90%的致死率,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

3.4药剂防治

3.4.1种衣剂拌种

对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是有效防止作物苗期遭受蓟马为害的重要手段。雷斌等[39]运用种衣剂防治棉花蓟马试验表明,运用18.6%拌福乙种衣剂防治效果最为显著,且在播种前拌种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许小龙等[40]采用70%吡虫啉可分散粉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结果显示,100 kg种子有效用量在70~560 g时,对出苗率没有影响,且在秧田期对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

3.4.2药剂喷雾防治

唐良德等[41]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2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噻虫胺、啶虫眯、阿维菌素和噻虫啉等药剂对普通大蓟马毒理较大,推荐作为田间防治药剂。张尚卿等[42]研究7种杀虫剂对玉米田禾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禾蓟马初发期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氯虫酰胺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最好。丁丽芬等[43]用6种杀虫剂对葱蓟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运用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效果最好。

近年来,由于传统农药防治带来的种种弊端,人们开始考虑运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王庆森等[44]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茶黄蓟马,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农药对茶黄蓟马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许建军等[45]运用不同浓度的绿晶印楝素乳油、菜喜、赛文可湿性粉剂对棉田烟蓟马防治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各药剂对烟蓟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综合分析,运用0.3%绿晶印楝素乳油防治效果最好,且推荐在生产上使用量为150 m L/hm2。张瑞明等[46]研究表明,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有较强的趋避活性,且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这些研究成果都为开发安全、环保的植物源农药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4 问题与展望

4.1存在的问题

(1)相对于蔬菜、果树、花卉蓟马研究深度来讲,有关大田作物蓟马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2)对大田作物蓟马防治研究方法单一,且不够深入,目前主要依赖于药剂防治。(3)实验成果应用效率较低,一些实验成果往往只局限于理论,或者在室内小范围应用较好,而没能进一步更好的应用于大田。(4)农户对蓟马认识不够,对蓟马防治不够重视,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4.2展望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并将其作为未来阶段蓟马研究的重点。

4.2.1加强对作物蓟马的基础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渐渐成熟,人们热衷于对蓟马的分子研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基础研究。传统的蓟马分类鉴定是整个蓟马研究领域的基础,而在越来越热门的整个分子生态研究环境的影响下,蓟马基础研究却得不到重视,对大田作物蓟马在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也相对较少。所以,应当加强蓟马的形态分类研究以及不同气候环境下蓟马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4.2.2提倡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目前大田作物蓟马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随着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蓟马的抗药性增强等问题的逐渐显现,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传统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已不能满足需要。应加强对经济、安全、环保的生物农药的研制。建议在以农业防治为本的基础上,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来进行综合防治。

4.2.3加强科技宣传,推进实验成果应用

建立科研成果应用平台,推进对科研成果应用的转化力度,提高对科技成果的利用率。加强对农户农业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使其能更好的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防治蓟马危害。

[1] Mound LA.Thysanoptera(Thrips)of the World-achecklist[EB/OL].http://www.ento.csiro.au/thysanoptera/worldthrips.html2015.

[2] Cao SJ,Feng JN.A new 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genus Cephalothirps Uzel(Thysanoptera:Phlaeothripidae)from China[J].Entomotaxonomia,2011,33(3):192-194.

[3] Cao SJ,Xian XY,Feng JN.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genus Terthrothrips Karny(Thysanoptera,Phlaeothripidae)from China[J].动物分类学报,2012,37(1): 236-238.

[4] Dang LH,Qiao GX.The genus Meiothrips Priesner(Thysanoptera,Phlaeothripidae,Idolothripinae)with a key and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J].ZooKeys,2012,177:59-68.

[5] Majid MB,Tong XL,Feng JN,et al.Thrips(Insecta: Thysanoptera)of China[J].Checklist,2011,7(6):720 -744.

[6] Mound LA,Tree DJ.Australian spore-feeding Thysanoptera of the genus Bactrothrips(Phlaeothripidae,Idolothripinae)[J].Zootaxa,2011,3078:56-65.

[7] Wang J,Tong XL.The genus Terthrothrips Karny(Thysanoptera:Phlaeothripidae)from China with one new species[J].Zootaxa,2011,2745:63-67.

[8] Xie YH,Zhang HR,Li ZY,etal.A virus vector species of Ceratothrpoides new to China(Thysanoptera,Thripidae)[J].昆虫分类学报,2012,34(1):30-34.

[9] Xie YH,Yuan SY,Li ZY,et al.A new leaf-feeding species of Ctenothrips(Thysanoptera:Thripidae)from China[J].Florida Entomologist,2013,96(2):610-618.

[10]胡庆玲,赵凯旋,冯纪年.中国刺鬃蓟马属一新纪录种(缨翅目,蓟马科)[J].动物分类学报,2012,37(3):668-670.

[11]胡庆玲,冯纪年 .中国新纪录属RHAPHIDOTHRIPS UZEL及新纪录种RHAPHIDOTHRIPS LONGISTYLOSUSUZEL(缨翅目,蓟马科)[J].动物分类学报,2013,38(2):432-435.

[12]胡庆玲,冯纪年.中国梳蓟马属一新种(缨翅目:蓟马科)[J].Entomotaxonom ia,2014,36(4):261-266.

[13]沈登荣,谢永辉,和绍禹,等.巴蓟马属中国大陆新纪录种记述(缨翅目,蓟马科)[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7(2):285-287.

[14]谢永辉,张宏瑞,孙跃先,等.中国大陆新纪录属:毛角蓟马属和新纪录种——梅山蓟马(缨翅目:蓟马科)[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7(2):450-452.

[15]Okajima S.The Insects of Japan.Volume 2.The Suborder Tubulifera(Thysanoptera)[M].Fukuoka:Touka Shobo Co.Ltd,2006.720.

[16]张维球.南方常见为害农作物蓟马种类的识别[J].昆虫知识,1978(3):91-94.

[17]张维球.常见九种皮蓟马识别[J].昆虫知识,1984(2):87-89.

[18]冯纪年.秦岭山区蓟马种类识别[J].陕西林业科技,1991(3):44-50.

[19]王金川,严双全.甘肃麦类作物蓟马种类[J].植物保护,1990(2):5-7.

[20]韩运发,潘永诚,王德清.京郊玉米上蓟马的研究[J].昆虫学报,1979(2):133-140.

[21]李兆宏,迟作兴.玉米黄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4(3):37-39.

[22]孙兴全,刘晓平,陆 军.棉花烟蓟马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109.

[23]戚克耀,赵宪兴,王 冶.大豆蓟马的发生危害及防治[J].大豆通报,2002(1):13.

[24]谢永辉,张宏瑞,刘 佳,等.传毒蓟马种类研究进展(缨翅目,蓟马科)[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6): 1726-1736.

[25]李慧玲,王庆森,王定锋,等.茶黄蓟马在茶梢上的分布调查研究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2013(4):35-36,41.

[26]Mound LA,Morris DC.The insect order Thysanoptera: Classification versus systematics[J].Zootaxa,2007,1668:395-411.

[27]冯 毅,王 莉,冯纪年,等.基于COI序列快速鉴定花蓟马的DNA条形码芯片初探[J].生物技术通报,2009(8):169-173.

[28]黄丽莉,阙海勇,车 飞.茶园茶黄蓟马及其近似种的DNA条形码鉴定[J].植物检疫,2014,28(6):68-72.

[29]魏书军,马吉德,石宝才,等.我国新入侵外来害虫美洲棘蓟马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J].昆虫学报,2010,53(6):715-719.

[30]吴春昊.豫北地区棉蓟马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棉花,2008(5):58-59.

[31]白 宇,高兴珂,万方浩,等.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田间抗性比较[J].草业学报,2015,24(3):187-194.

[32]马 琳,贺春贵,胡桂馨,等.四个苜蓿品种无性系大田抗蓟马性能评价[J].植物保护,2009(6):146-149.

[33]李慧玲,张 辉,王定锋,等.不同悬挂高度数字化色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效果试验[J].茶叶科学技术,2014(4):45-46,52.

[34]万海霞,杨崇庆,陆俊武,等.不同色板对胡麻地害虫及天敌的诱捕效果研究[J].作物杂志,2014(1):148 -150.

[35]程松莲.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 10557,10598.

[36]柯胜兵,周夏芝,毕守东,等.大别山区茶园茶黄蓟马与捕食性天敌的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32(4):40-46.

[37]魏洪义,詹根祥,沈荣武,等.草蛉对桑蓟马捕食作用初报[J].江西植保,1993(4):23-24.

[38]王俊平,郑长英.对蓟马类害虫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J].茶叶科学,2011,31(4):295-299.

[39]雷 斌,胡爱芝,王 东,等.18.6%拌福乙种衣剂防治棉花蓟马的效果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12):2530-2533.

[40]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等.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秧苗生长及稻蓟马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117-119.

[41]唐良德,付步礼,邱海燕,等.豆大蓟马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3):570 -574.

[42]张尚卿,韩靖玲,张丽娇,等.7种杀虫剂对玉米田禾蓟马的防治效果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6248-6249.

[43]丁丽芬,熊杨苏,姚美芹,等.6种杀虫剂对葱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2(8):43-44.

[44]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等.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J].茶叶科学技术,2011(4):9-12.

[45]许建军,郭文超,李鹏发,等.不同生物农药防治棉田烟蓟马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0-452.

[46]张瑞明,赵冬香,万树青.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的生物活性[J].植物保护,2011(3):120-123.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Controlling Field Crops Thrips in China

CAO Shao-jie
(We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inan,Shaanxi714000,China)

The production of field crops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to Chinese agriculture,so the control of the pesticides i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In view of thewidespread damage of the thrips on the field crops,this paper outlines themain species of field crops thrips,and specifies a variety of harmswhich thrips bring to field crops.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controlmeasures,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a list of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which may be the targets of the future study of field crops thrips.

field crops;thrips;control

S435.1

A

1001-5280(2015)05-0569-06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5.25

2015-06-02

曹少杰(1983-),河南濮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蓟马生物多样性研究,Email:caosjie@nwsuaf.edu.cn。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WZYZ201307)。

猜你喜欢

蓟马种类危害
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与时间生态位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及其生理酶活性的影响
药+酒 危害大
非施药植物上蓟马种群动态及优势种的生态位分析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镜头像差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