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2015-12-06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新定位。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北京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这一要求,就是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为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与各民主党派市委联合开展了专题调研。
“北京应以全球化、开放性思维,进一步完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内涵,用好既有资源和软件优势,走高端发展之路。”调研组认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应当在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强调“提升”与“改革”,即全面提升首都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高精尖”产业创新体系。全面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服务的能力。二是着眼“核心”与“聚集”,要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交易核心区,聚集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进一步发挥中央创新资源作用,协同京津冀区域资源,建设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研发核心技术的主要策源地。三是注重“国际”与“高端”,要加强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世界科技创新网络中的地位。
委员们认为:在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首要和最困难的任务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归根到底要由市场说了算,所以要在发展理念上进行变革和革新。”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指出,北京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根源还是在资源的市场性配置,一定要建立市场化的发展理念,用市场眼光看到市场发展和市场需求,进一步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向“高精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端化、服务化、集约化、低碳化是产业转型的要求”,调研组指出,调整首都产业结构要走“高精尖”发展之路,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进一步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发展、产品(服务)生产乃至营销等各个创新环节联结起来建成完全的创新链条。发展原创性新兴产业,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充分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在对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建立科技人才高地方面,委员们认为要把中央在京创新资源和市属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推进,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上形成合力。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地方与中央科技资源,制订若干大型研发计划,以市场化和竞争式的方式吸引中央资源参加。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制度。”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引进人才的投入,利用市场机制开拓海外人才引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