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5-12-06

北京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适用房保障性住房

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

20多年来,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此同时,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住房制度建设却还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制度也不够完善,政策措施不能配套,尤其对于城市中很多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仍然比较困难。这样的现象引起了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吴松的关注。

“经济适用房本来是我国政府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但经济适用房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让业界感到经济适用房并不经济。”吴松这样说。

吴松认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投资创业环境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才能使两类不同性质的住房相互补充,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北京的住房保障方面面临的形势和全国一样,正处在住房的完全市场化向保障性住房体系构建的转变中, 面临着保障以租为主还是以售为主、补贴以何种方式进行、资金如何筹措等问题,并且由于北京的首都地位和特大型中心城市地位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

他建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应该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导,引导社会住房理念从拥有产权向注重居住使用权。建设核心区需要引进大量人才,应适当建设一批公共租赁公寓;同时要建设一批青年职工公寓供辖区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租赁,统一管理。

他还认为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应坚持安置至上的原则。应主要用于城市改造等拆迁安置性需求,这样一方面为拆迁家庭提供了保障房,同时也可减少拆迁中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吴松的提案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在推动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住房保障立法方面,《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已进入市人大审议阶段。在促进公租房发展方面,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20余个,推进北京市住房保障方式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2013年,北京实施“四房合一”,保障方式更加简洁、清晰;2015年,公共租赁住房推出“先到先得”和“集体趸租”分配方式,缩短审批流程,加快分配步伐;出台《北京市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意见》等文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2007年至今,全市共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112.2万套,累计投放保障房用地6796公顷,累计解决了数十万户家庭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适用房保障性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经济适用房租赁相关问题探讨
住房保障实践探索
经济适用房的“冷”思考
小心“接盘”二手经济适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