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开启高校师生互动交流新模式
2015-12-05边雅静
边雅静
摘要:近几年,微信在各类新兴交流工具中一枝独秀,也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本文基于建立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平台的构思,结合微信的各类功能,通过分析高校师生交流互动的具体需求,以某高校统计与数学学院为例,探讨了高校师生互动交流在微信平台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经验与展望。
关键词:微信;师生互动;交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69-02
2012年,当我们还在构思筹建一个学院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的时候,一个新兴的手机免费应用软件正悄然兴起,这就是“微信”。2012年1月微信的注册用户突破5000万,2012年3月突破一亿,微信时代开启了人们交流的新模式,截至2015年6月,使用微信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也正是在这近两年内,各类微信公众平台走入了微信用户的生活,人们通过关注感兴趣的公众号,了解信息、获取资讯、学习知识,信息传递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微信速度”让在校大学生们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便利,微信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最重要的网络学习与社交的工具。然而,在高校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微信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利用微信这一强大而且成本低廉的网络工具呢?本文将结合微信在某高校统计与数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师生互动的需求
高校中的师生互动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文思潮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传统的BBS和FTP;第二,采用E-mail、QQ和飞信等现代通讯方式;第三,个人网站和BLOG(网络日志)。这些交流互动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且没有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各种功能之间需要相互切换,学生使用起来比较烦琐,因而缺乏主动性。
一般来说,师生互动包括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以外课余之际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交流和影响。其中,互动教学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课外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后师生间的形式多样、内容不限的交流方式,课外交流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彼此的感情,有利于探讨知识前沿,有利于师生间信息的快速传递,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前些年,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互动主要基于上面提到的一些传统方式,除电子邮件之外,主要借助各类网络平台,如Blackboard、QQ、飞信等,如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微信已成为最主要和便利的交流应用媒介。
微信时代到来之前,我们设计并期望搭建的师生互动网络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能够实现师生在教学内外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的应用系统,其前端能同HTML等技术配合,后端可以与数据库紧密相连,能够轻松实现师生注册管理、资料查询、公告发布与维护、一对一通讯、聊天室、网络日志、成长导师团队管理、系统操作信息提示等多种功能,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与学生的沟通频率,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但从实际需求和目前具有类似功能的互动平台的使用情况来看,此类传统的师生互动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且运行效率不如预期那么高,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并未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比如,由于各教学班都有公共邮箱,故教学资料及各类文件仍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同样地,学生作业及反馈信息也主要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而传统师生互动平台中的大多其他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未体现其优势,使用效率很低。相对来说,类似Blackboard等的教学系统在国外高校中使用较为普及,笔者认为这与学分制及选课制度有必然的联系,而国内高校大多数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与学相对集中和稳定,管理成本较低。
图1是高校师生互动平台的基本架构,其核心是其主要的功能实现,换句话说就是师生互动到底要处理和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结合教学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知公告。即让学生和教师第一时间了解院系动态以及各类课程、团组等的相关信息,这可算作资讯类需求。
第二,一对一交流。即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联络,一对一指导,问题解答等都可以畅通无阻,这可算作聊天类需求。
第三,群组管理。班级组群、课程组群、导师组群、各类项目组群等都是实际中常用的团队分组,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需求之一,可称作组群类需求。
第四,文件共享。各类文档、表格等文件的共享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重要需求,可称作共享类需求。
这四类需求基本可以涵盖高校中包括专业学习和课余生活在内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范围。以前的这些课外师生交流主要基于分散化的各类媒介,有较大的不便之处,教学实践过程期望能有相对方便使用,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功能整合的平台出现。
二、微信平台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的作用
基于上文总结的高校师生互动交流的各类需求,同时结合包括教学内外师生交流中遇到的问题类型,我们期望的方便师生使用的交流互动系统最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它的价值:
1.为师生创造有效的交流渠道。目前,高校师生之间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后围绕以教学课程为主的交流少,交流方式少,交流范围狭隘,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得到反馈,缺乏一个相对集中的交流平台,缺乏活跃的学习交流气氛。
2.为师生创造高效的交流模式。网络信息的高集成性、快速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的特点,为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提供了新的领域。除了补充专业教学方面的应用之外,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便利、快捷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结合微信平台的特点,我们发现微信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通过各类公众订阅号等媒介随时了解书本和课堂以外的前沿动态及其他学术理论,更重要的是微信平台可以为师生搭建一个立体的、多方位的互动交流平台,既可以实现围绕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实践等的课外教与学,同时也可成为兼顾学生思想、生活等问题解决的交互平台,这为教学改革及学生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某高校统计与数学学院于2014年9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平台最初设定的主旨是关注院校团学,了解学院动态,参与校园活动,以及查询各类信息。该平台除基本的信息发布和交流功能之外,还设有三个板块,分别是院校资讯、学习住手和生活助手。“院校资讯”中可以直接链接至学校和学院的官网,以及新闻网,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查阅院校信息和公告类新闻,此外还可及时反馈各类问题,这也突出了互动平台的优势。“学习助手”板块中包括学习资料、教师邮箱及自习教室等内容,方便学生查找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的资料,同时通过查找教师邮箱及研究方向,方便与相关老师沟通和咨询,自习教室模块也成为学生查找自习地点的得力工具。“生活助手”板块则包括各类生活资讯,如地铁票价、打卡查询、校园地图、校车时间等等,都是学生和教师贴心的小工具。
此微信公众平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试用,已具备基本的信息发布和资讯分享功能,也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基础,加上微信平台本身的一对一聊天和组群交流功能,基本可以满足高校师生互动交流的全部需求。当然,该公众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它的维护和更新将是一个持续的工作,在教师和学生使用的问题反馈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思路和模块出现。比如,针对师生关注的各类问题,或者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一些小调查,能够非常方便而快捷地收集学生及老师的观点反馈,进而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当然,对比传统的交流模式,微信平台也并非完美的,微信给大学生带来了海量信息的同时,作为“双刃剑”,也偷走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但这的确也是因人而异的,平台有它独特便利的功能,但要加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新媒体时代给高校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动显得更为必要,其效果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课堂内学生对知识的吸纳。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离不开对新媒介的使用,希望在对微信平台的合理使用的基础上,更大化地发挥其有利的多元化功能,让师生互动更为可行、丰富、有效,更好地推动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江薇薇.微信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N].光明日报,2015-01-13(13).
[2]高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