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开展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
2015-12-05张红梅
张红梅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职业指导开展情况及工作经验,提出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指导;精细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2-0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更加艰难,没有学历优势,求职过程中往往就被淘汰。面对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指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认真规划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含义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精细化职业指导是面向不同性格特征、发展特点、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开展共性指导和个性指导,将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职业指导的全过程,全面提升职业指导的成效。所以精细化职业指导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指导是有针对性对求职者进行细致的职业指导,高效实现人与职位的最佳匹配。
二、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现状
1.职业指导理念理解不够准确。近年来,就业率很大程度会影响到高校的招生、社会评价,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招就办无形中就把提升就业率作为工作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甚至很多人还错误理解“职业指导”的含义,简单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一心只关注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后续跟踪服务。
2.职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尚未组建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以笔者所在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前几年学院规模小,专业少,都各具特色,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8%以上,很多专业甚至是100%,毕业生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加上很多医院扩张,急缺医护人才,学生还在实习阶段,医院就跟学生签约,毕业生就业紧俏,导致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并未太重视。近年来,随着学校扩张,新专业增多,专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加上医院趋于饱和,高职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压力,就业率开始逐年下降,学校才开始意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各系配备职业指导人员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初步建立的职业指导队伍整体水平较低,职业指导人员几乎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副书记和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几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有的只是经验传递,缺乏理论知识指导,随意性比较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职业指导形式枯燥。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形式还比较枯燥、单一,大多数流于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设讲座等传统模式。比如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将就业指导课设置为必修课或者必选课,但是并未能真正意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简单将职业指导课作为一门课程任务来完成,大都为讲授形式,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殊不知,职业指导课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成功人士经验分享等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学效果肯定会更理想。
4.职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大一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集中授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第二步是大三实习期间,学校通过就业网站、班级QQ群、辅导员微博等信息平台发布就业信息,毕业前夕举办专场招聘会,“给学生找到婆家尽快把学生嫁出去”成了众多高校的终极目标。这样的模式就使得大二变成职业指导空档期,大一职业指导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间隔一年也都荒废,学生缺乏系统的连贯的职业指导,导致职业指导效果不明显。
5.职业指导服务对象缺乏针对性。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几乎都是由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指导工作,一个辅导员带着200多个学生,一个人上好几个班级几百个人的职业指导课,没办法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进行职业指导。
6.职业指导考核评价和跟踪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更多的是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法专心于职业指导工作的探索。辅导员更多的是停留在被动地统计学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对毕业生就业的后续跟踪做得很少。学校招就办也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服务质量跟踪评价体系,缺乏科学的职业指导考核指标,也缺乏对毕业生职业指导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使得职业指导工作有头无尾。
三、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有效措施
1.树立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新理念。精细化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终极目标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而是帮助学生就业、帮助学生就业稳定、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强调跟踪服务和过程服务,更要注重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促进健康的职业发展。只有把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职业指导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2.打造一支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为更好地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职业指导队伍至关重要。这支队伍除了学校就业指导办专职老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副书记及辅导员、班主任外,还应该包括心理咨询室专职老师、专业教师和企事业人力资源部人员,整合优化职业指导资源,形成就业合力。同时,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为职业指导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职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随时随地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指导;企事业人力资源部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需求信息和实战经验。多方合力,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涯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活动。除了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课堂理论指导外,应该开展一些主题贴切,比较有意义的职业指导实践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实地参观实习基地、创业教育等。以笔者所在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为例,由于专业特色,药学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药企和医药连锁公司,系部先后与多家医药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一直以来,系部就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假期见习,降低学生选择实习和就业单位时候的盲目性;药学系每年三月份举办一场大型“非常面试”大赛,邀请企业老总、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药监局人员、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就业指导专职老师等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人士担任大赛评委,模拟面试活动分选手展示、岗位模拟、求职应答和职场拷问四个环节进行,评委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并对选手各个环节的表现一一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模拟面试活动,锻炼了参赛选手求职面试的能力,也让现场的观众提前感受职场面试全过程,真实贴切,效果显著。
4.注重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职业指导课程改变以往“两步走”的模式,应涵盖大学三年的时间,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始终,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大一侧重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大二侧重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大三侧重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求职心理,学会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将职业指导贯穿学生学生生涯的始终,较好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化。
5.做好个性化职业指导。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应该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职业指导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和援助。以笔者所在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在校两年,第三年到实习单位实习,一年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前24周为毕业实习,后16周为顶岗实习。学生开展实习之前可以自由选择,可以选择去医院或者去药企,区别是去医院实习没有实习补贴,去药企实习每个月有固定的生活补贴并且实习结束后留下来就业的几率非常大,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由于受社会、家庭各方面因素影响,觉得医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到医院就业才有算找到好工作,到药企工作就跟社会普通打工仔一样,没有社会地位,导致很多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犹豫不决,即便知道在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留在医院工作的几率很小,而且家庭经济负担沉重,许多贫困学生还是不愿意选择去企业实习。因此,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三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引导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学会职业定位,避免盲目跟风。
6.建立合理的考评和跟踪调查体系。精细化职业指导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确实可行的考评和跟踪调查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应付就业评估,要求辅导员对已毕业学生做毕业生跟踪调查,由于缺乏引导,很多毕业生应付了事,调查数据不能真实体现职业指导成效。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各级领导和负责收集信息的辅导员要充分认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指导,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探索。
四、小结
随着高职院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精细化职业指导是学校职业指导发展的趋势,精细化职业指导对于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学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帮助,让职业指导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人职匹配的最优化,从而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向更高质量就业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