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证研究
2015-12-05王刚容州
王刚 容州
摘要:本文对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索符合学院实际情况、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之路。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必须充分考虑校企双方利益,要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创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富有成效的实习基地,最终实现互惠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0-0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它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内容逐渐成熟,从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契合度越来越高。
一、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概况
钦州学院于2013年6月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8月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注重教研教改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其产品设计专业为钦州学院特色专业。陶瓷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基础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的开展始于2007年,它是一种普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从早期以解决学生实习为主要目标到逐步企业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转变,合作的内容涵盖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极探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运行稳定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合作双方利益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合作模式,能实施开展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要有能积极调动各参与对象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体现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陶瓷与设计学院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之初就非常注重内在动力的分析,学院充分展开调研,在与众多典型坭兴陶厂家进行深度研讨并客观梳理自身办学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陶瓷与设计学院和企业的利益点。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储备。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能够掌握该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招到大量符合生产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能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减少了人才继续教育的成本。二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利用学校长期稳定开展的学生生产性实践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开发新产品,申报各级别项目,获得科研经费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形成良好的企业宣传效果。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负责任、敢担当的积极社会形象,有利于打开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善办学硬件条件。通过企业投资改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利用企业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拓展了教学空间,节约办学成本。二是提高办学软实力。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并使其参与到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有利于教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制度体系也随之逐渐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制定了激励约束制度:《钦州学院二级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试行办法》、《钦州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钦州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钦州学院学生学风与文明行为督查实施办法》、《钦州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制度:《钦州学院学生课程设计实施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师资培养制度:《钦州学院“双师型”教师建设和管理办法》、《钦州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钦州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办法》等。上述制度文件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考量,写入各项制度文件中,使学校和企业更加深入融合和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建设,确保了校企合作能良性持续开展。
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创新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研究、产品开发、资源共享等功能,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沟通的桥梁,是培育高级别项目、发展产业的载体,是区域文化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自校企合作开展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平台的建立工作。目前,共成立四个科研创新平台:“坭兴陶研究所”、“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坭兴陶泥料研发中心”、“钦州坭兴陶传承与开发”平台。校企共同派出骨干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体系。本着资源共享、联合研究、成果共有的原则,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内容涵盖坭兴陶窑变技术研究、坭兴陶新产品研发、坭兴陶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坭兴陶造型与装饰、陶瓷制作工艺技术、坭兴陶新型泥料开发、坭兴陶产业化研究和坭兴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地域特色,为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多年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得到贯彻,深化了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校企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五、突出成效的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教学是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训练环节。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校内外结合,企业、学院共管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壮壶坭兴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拥有设备40余件,固定资产金额达20万元,每年能容纳学生开展实训项目200人次。同时,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着突出“实训实效”的原则,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能将学生实训落到实处,同时兼顾企业利益。学生校外实训采取分批次实习的方法,既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实训实习时间,又能保证企业常年有一批人数稳定的技术骨干。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个,每年能接纳实训实习人数100人左右。
六、实现多方共赢
自2007年开始校企合作以来,经过八年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获得利益。提升了员工素质,通过校企合作,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持续补充,利用学校的资源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一大批新专利申请成功,企业技术能力获得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校本教材的合作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陶瓷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成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近三年来,学生生参加亚洲陶艺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和全国陶瓷技艺大赛等系列大型活动,均获得了好成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56项;毕业生共有80多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收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口就业率达到98%以上。教学科研显成效。通过校企合作,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了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充实了科研力量,近三年来,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获得了一系列省厅级课题。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开展,钦州坭兴陶文化得到了沉淀,为钦州坭兴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陶艺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90%。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校企合作8年来为坭兴陶产业输送了300多名专业人才,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持续注入生力军。尤其是这批专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设计教育,其设计思想与传统坭兴陶制作产生融合,使坭兴陶产业更有活力,极大丰富了坭兴陶产业内涵,更有利于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我国首批国家骨干院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揭育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3]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