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不同精神支持对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健康的影响
2015-12-05杨娟
杨娟
摘要:本文探讨女博士研究生在不同精神支持来源、内容对其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方法:使用SCL-90量表、精神支持问卷,共调查62名不同年级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结果:在SCL-90量表十项因子中,女博士研究生群体得分普遍高于常模组。从精神支持来源、内容上,同辈群体对女博士研究生个体情感支持作用较大,不同社会支持来源对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得出该群体缺乏全面社会支持系统,非正式组织比正式组织支持程度高。
关键词:精神支持来源;心理健康;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82-03
1994年全国报考研究生有11.2万,而2010年在读研究生已经远远超过了200万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精神健康问题”在女博士研究生群体中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角度来看,其中社会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主要来源于非正式和正式组织帮助,其中精神支持能更有效地缓解个体的精神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健康问卷调查方法,在湖南省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为了研究结果更具有效度,调查样本设置上侧重不同类别高校,如师范类、理工科类、艺术类等。并以“211”、“985”高校为主,如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等,同时也侧重不同层次高校。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73.4%。在专业选择方面,学科背景为文科占67%,理工科28%,其他5%,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具有普适性,更公正公平。
2.样本状况。在此次所调查中有效样本共59名。首先目前婚姻状态中:未婚,21人,占35.6%;已婚,38人,占64.4%。已有恋爱对象,12人,20.3%%;尚无恋爱对象,9人,15.3%。其次,年龄分布中:样本集中分布在27至38岁,平均年龄为34.3岁。再次,就业状态中:目前已经就业,35人,59.3%;尚无就业,24人,40.6%。最后,在读学制中,两年半制,48人,81.4%;其他,18.6%。
3.方法。精神健康方面:采用目前国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广泛运用的SCL-90量表为测查工具,该量表有90个评定项目,共分为10个因子分,每个因子所反映出被试者不同方面状态,从不同方面了解该群体精神健康状态。不同精神支持方面:本文采用了自我测评法,通过个体社会网络分析,注重个体社会支持系统中“宽度”与“深度”两大指标,在研究过程中再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
4.数据分析: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二、结果
1.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健康状况。采用对比法,通过SCL-90量表测定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健康状况10个因子分与全国青年组常模进行对照。参见表1。
从以上数值可以看出,在SCL_90量表10个因子中,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两个因子均分最高;抑郁、偏执、强迫三个因子均分排在其后;躯体症状、恐怖症状、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均分最低,并且差异性显著。从总体上看,除恐怖性、精神病性两因子均分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数值相近,其他八项因子平均值都高于常模值,说明目前女博士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组正常水平。
2.女博士研究生群体不同精神支持特征。女博士研究生群体在学业、情感、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同特点,在求学时期与外界经常交流、讨论,建立个体精神支持系统能为其提供一个释放不满情绪的“安全阀”。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样本中(N=59)选择“有5个及以上的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18人,占30.5%;“3~4个朋友”32人,占54.2%;“1~2个朋友”7人,占11.9%;“没有朋友”2人,占3.4%。除此,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支持内容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从联系频率上与家人主动联系比朋友更频繁些。说明与次级群体相比,家庭为其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工具,这种影响是其他正式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但在与家人交流层面上比较浅,范围比较窄,在情感交流层面上相对较多。另外,朋辈群体精神支持对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的影响比较大。在问卷设置中一项“当遇到挫折需要寻求精神支持时,在选择倾诉的对象?”,女博士研究生群体(N=59)中有48人选择爱人,27人选择朋友,只有16人选择父母,11人选择同学,2人选择邻居,其中有18人选择不向任何人倾诉,并仅有7人选择单位,6人选择心理服务机构。可见,从精神支持角度上看,初级群体比次级群体对女博士研究生的支持程度要高。从中可以得出,要健全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社会支持系统,要不断完善次级群体支持系统,尤其是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发挥各级正式组织支持作用。
3.不同精神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分析。本文将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作为因变量,不同精神支持来源与内容作为自变量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不同精神支持来源与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人格测量因子中焦虑、抑郁、人际敏感、敌对等因子均体现显著相关(p<0.05),但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出现弱相关性。其中,敌对主要是从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等方面测量其敌对程度。那么,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对其敌对因子产生十分显著的负相关性(-.234**)。来自爱人的精神支持对其抑郁(-.146*)、人际敏感(-.193*)产生十分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内有关研究中表明博士研究生未婚者特质抑郁高于已婚者。这从侧面说明已婚者多数自我意识比较完善,待人接物较成熟。另外重要原因是已婚者可以从配偶处(非父母处)获得的支持和理解有助于缓解其抑郁。社会对女研究生群体的精神支持作用比较大,特别在焦虑因子(-.105*)和敌对因子(-.047**)表现出相关程度较高。从宏观上分析,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社会焦虑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任何社会形式都避免不了的。从微观上看,其结果表明:研究生的特质焦虑性别差异不显著,择业和就业是研究生产生焦虑的最主要因素,并且与政府对研究生的政策导向有联系。
从上表各变量决定系数得出,精神支持内容比精神支持来源对女研究生精神健康产生影响要小。从各变量决定系数的显著度可以看出,在学习工作方面的精神支持与敌对(-0.137*)、焦虑(0.141*)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在生活琐事上的精神支持与躯体化(-0.181**)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与国内有些学者研究结果一致。相关结果表明,在社会新闻方面精神支持与敌对因子(0.230**)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有近七成的女博士研究生表示,大众传媒对当今高知女性发展存在报道偏差。目前向上层社会流动渠道已不再局限于“知识改变命运”,很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大有人在,相反,大众传媒频频报道“女博士难嫁”、“女博士潜规则”等负性报道,使该群体容易形成相对剥夺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上分析,大众传媒构建不合理的社会暗示会加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进一步强化个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内心冲突,自我认同感降低。
总之,不同精神支持对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精神健康有不同影响,但有些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比如,怎样发挥正式组织在女博士研究生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如何构建群体精神健康疏导机制及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问题等等。只有不断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才能不断提升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4).
[2]史清敏,王增起,王永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3)
[3]李梅,钟向阳,植毅耘.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孙艳平,吴谅谅.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5).
[5]孟馥,樊文有,李春波,等.研究生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版,2002,(2).
[6]钟向阳,李梅.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7).
[7]韩勇.高校研究生精神压力的维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
[8]王菁华,苏霞,朱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