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同化,再异化——农村初中生写作创意的培养要诀
2015-12-05李卓彬
◎李卓彬
先同化,再异化——农村初中生写作创意的培养要诀
◎李卓彬
交流·宽视野
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 叔本华
交流·宽视野
创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富有创意的文章,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惊叹,为之折服。《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明确提出“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见,指导学生在选材立意、结构形式、语言表达等诸方面凸显出鲜明、新颖、脱俗的个性特征,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目标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农村地区学生的作文普遍文思枯竭、形式机械、语言贫乏、材料雷同,几乎是同一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缺乏创意是其通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对农村学生写作创意的制约,把学生从写作困境中解脱出来。我采用“先同化,再异化”的策略。同化,是指借助文本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个体形成与文本相同或接近的写作特征;异化则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训练,使学生创人未尝言之意,写出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感受和发现。在此过程中,同化是起步阶段,着重于求同思维的训练;异化是发展阶段,主要培养多向分析、立体思考的求异思维。
一、同化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培养学生写作创意必须循序渐进,先同后异,同化是结茧,异化是化蝶,入乎其中,方能超乎其外。
在同化阶段,模仿是最常用的手段。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同化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量的发展。就写作创意而言,当文本典范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产生引领作用,发挥无穷魅力,感召学生,呼唤学生,让学生皈依名家,膜拜名著,仿效名作,传承、沿袭优秀作品的精华,这是打开创意大门的钥匙。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文学作品约200篇,这些文章集百家之长,是精品中的精品,就是一座现成的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仓库,可弥补农村学生阅读量之不足。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灵活驾驭,亦足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活水。故此,我有意识地采用“说作文”的方式来训练学生。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腾出时间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特色写法,或是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或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顶针等修辞方法,或是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顺序,或是题目、小标题、过渡段、前后呼应句、开篇、结尾等谋篇布局,或是流行歌曲、古诗词、格言、谚语等的引用借鉴……自由选取自己欣赏的写法,依照其模式来个口头作文,一小段,三两个句子,甚至几个词也行。
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在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学生逐渐能从中学到让文章俗中出新的写法技巧。如学了《春》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就有学生化用“花赶趟儿”写出“这杨梅树啊,万绿丛中万点红,都长满了果赶趟儿”的佳句。还有学生循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的句式,来介绍潮州春饼:“莫说那炸得脆酥酥、金灿灿的外壳,也不讲那软嫩嫩又饱满可口的内馅,单是看那颜色,闻那香味,就足以让你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要是再往上面一咬,糟了,绝对将你迷得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模仿次数多了,贮存在认知结构中的量发展到一定程度,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创意。
二、异化
异化是在常规中寻求变异,学生需要的是对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合理、灵活、巧妙的迁移和组合。在这个阶段,我重在启发学生摆脱写作思维定势的干扰,开阔学生思路,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探究,触类旁通,同中求异,产生新的认识。
1.侧向寻异。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向寻异就是不走老路,另辟蹊径,从一个不为人关注的侧面去切入,形成新的思路。
如胡适《我的母亲》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突出母亲所具有的慈母、严父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我提醒学生,我们身处在农村,简单的生活或许少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例,但泥土的气息、柴草的清香又何尝不是活生生的写作材料!能否在耳闻目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取具有内在价值的新颖材料?于是有一位学生以母亲劳动的声音为素材写了一篇《停不下来的“演奏家”》,把母亲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紧随其身发出了“扑吱扑吱”的洗衣声,“唧唧吱吱”的炒菜声,“叮叮当当”的洗碗声,“哗啦哗啦”的扫地声……谱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爱心交响乐。这就从母亲操持家务的俗事中,选出有新意的题材来。
2.反向寻异。
当写作遭遇“此路不通”时,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种方法,从人们惯性思维的逆向去激发写作灵感,寻找出路。
在启发学生时,我先提供一些反看也成立的图片(见下图)来激活学生:反弹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写作中,我们能否也来个反常用笔?
得其启示,有学生在词的反义上动心思,如:
不甘示弱——在教师队不甘示强,自甘示弱的情况下,师生篮球比赛以平局收场;
扬长避短——让我这个高个子扮演武大郎,这不是扬短避长吗?
有学生在句子成分顺序上下功夫,逆向表达,如将“我的同桌长着胖嘟嘟的脸蛋,圆溜溜的眼睛,还有一对招风耳”表达为“胖嘟嘟的脸蛋,圆溜溜的眼睛,还有一对招风耳,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下子就让同桌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有学生在写作对象上做文章,颠反位置。如将“他跑得飞快,越过了那棵”表达为“他跑得飞快,那棵树跟他刚打照面就不停地往后疾退”,貌似写树,实则写人,意在反衬“飞快”。
3.多向寻异。
多向寻异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尽可能多维度去构思。
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向寻异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曾特地进行一次针对性的训练:在课堂上出示一个圆形,问学生:“从这个圆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把它想象成了喇叭,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象成了香甜的月饼,使它有了亲情;有的把它想象成了快乐的笑脸,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象成了天使的光环,使它有了爱;有的把它想象成了地球,使它有了家园……简简单单一个圆,学生却能赋予了它丰富多彩的内涵。以此为铺垫,我布置以“雨”为话题写作,学生的立意可谓精彩纷呈:从雨晶莹剔透的颜色来赞美雨的纯洁无瑕;从雨灌溉大地、滋润万物的作用来赞美雨的奉献精神;从雨水来者不拒、同流合污的行为来批判雨不分是非黑白、自甘堕落的作风;从“春街小雨润如酥”的意境则可以感受雨所带来的浪漫情怀;从暴风雨形成洪涝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可以鞭挞暴雨的冷酷无情、残暴肆虐。如此一来,在立意上各自赋予了文章新的内涵,使它显得更有深度。
写作创意是思维同化和异化的产物,是写作素质中最为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核心素质。在提倡个性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注重学生写作创意的培养,让学生的习作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怀慈中学;51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