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生命的热度:王洪武的绘画

2015-12-05魏祥奇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2期
关键词:洪武心性用笔

魏祥奇

感知生命的热度:王洪武的绘画

魏祥奇

王洪武长期致力于绘画研究和创作,美术作品《喜称千金》获全国第六届年画展银奖。国画梅花《寒冬的笑声》入选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展,《镜儿圆》获中国工商银行首届书画展二等奖。出版发表美术作品200余幅。中国画“雪梅”、“雄鸡”等被选送新加坡、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和收藏。

《国香赞》

王洪武无疑将绘画作为参悟生命至理的一种方式,在心手相应、笔笔相生之间感知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趣旨,笔墨的浓淡干湿之中是万物的生机和性灵。元季以降中国传统绘画并不再以描摹状物为主要,而是倡导在笔墨之间追寻一种超越世俗生活的大自由,这种感知是在绘画的过程之中通过心手相互的作用产生的,最终在创作中生成一种纯净而高雅的“气韵”。显然,王洪武是在延续这样一种绘画的传统:在既有的绘画母题和语言风格中发现自身的存在,绘画甚至成为一种观看自我的方式,其绘画中的梅枝和兰草,也就成为一种身份气质的隐喻。当然,王洪武并没有在宋代院体绘画以来的“工笔”传统中汲取视觉资源,而是在明清以来的“写意”传统中寻找一种笔墨的舒放和节奏感,但由于书写性训练的缺失使其绘画偏重于“视觉性”的“再现”,诸如“雪中红梅”系列绘画中就有很多参照了西方绘画表现的影子;不仅如此,在《舞春风》等作品中绘制紫藤枝干时,苍老而劲健的用笔又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人画”笔墨规范的服膺,这都显示出其绘画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在我看来,王洪武显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笔墨语言的细腻质感,也就是在细微的变化中物象的空间结构都能够得到丰富的表现,因此对于用笔的训练成为其很长一个时期的研究方向,我们也看到一种更为率性并带有强烈动势的用笔在画面的局部呈现出来,与清淡工致的用笔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回应,从而增加了画面表现性的张力。毋庸置疑的是,王洪武的这种笔墨体验源于其对自我“心性”的发现,也是一种超越自我心性的生命热度:绘画在指引其用另外一种方式重新认识自我,也规训着一种新的生命价值范式。

《大鸡图》

《吉星高照 竹报平安》

猜你喜欢

洪武心性用笔
书法
书法作品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书法作品
用道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春满人间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