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育课程中的生命关怀与践行①

2015-12-05阿拉坦花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人际关怀生命

阿拉坦花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我国教育部门及高校特别重视体育教学的优化及发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我国体育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为了让体育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优化体育课程便显得非常关键。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关怀”。大致上而言,生命关怀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愿景,是推进国内体育教学完善的一大基础。鉴于此,该文对“体育课程中生命关怀与践行”进行分析与探究意义重大。

1 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关怀的重要性分析

生命关怀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关怀人的生命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生命意义等。要知道,体育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服务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使体育课程的实施更有意义,在其中渗透生命关怀显得非常重要。总结起来,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关怀的重要性表现如以下几点。

1.1 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促进

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关怀,是因为体育教学能够将生命价值及其意义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实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便是最直接的生命价值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关怀,便会关怀学生体育活动锻炼的合理性、关注学生心肺功能状态以及关注学生对疾病的抵御能力等。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便更能投入到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

1.2 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传统模式下,国内体育教学模式通常表现为“模仿式”教学、“灌输式”教学,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而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需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施符合学生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生命关怀”恰好符合这些要求,既能够使学生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促进,又能够使学生心理健康、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有效促进,最终达到“终身健康”的目标。

1.3 有助于体育教学课程的优化及完善

就现状而言,国内体育教学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瓶颈。比如,课程方案较为单一,实施的体育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及学习的积极性。又比如,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未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意义加以明确,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生命关怀的渗透,则注重学生的自我关怀、人际关怀以及社会关怀,这样不仅优化了体育教学课程,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使体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体育课程中生命关怀渗透的有效践行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中,认识到将生命关怀渗透于体育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使生命关怀在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更加有效,笔者认为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2.1 原则性分析

为了确保体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将生命关怀渗透于体育课程当中,需充分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以体育为主体原则。生命关怀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更能够体会到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的意义。将生命关怀渗透于体育课程当中,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及艺术性,同时也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了确保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还需要以体育为主体,确保所实施的体育课程符合学生进步、发展目标。(2)渐进性原则。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来说,在渗透生命关怀中需遵循渐进性原则。即符合学生实际,能够根据学生实际起来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并以逐渐加深教学课程内容为依据,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的质与量。(3)整体性原则。结合笔者长期体育教学工作,发现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必然的联系。为了使生命关怀在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更加有意义,需充分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生命关怀的渗透,又需要多与其他学科保持联系,整合各大学科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进一步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2 促进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提升

自我关怀是生命关怀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将生命关怀渗透于体育课程当中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而言,自我关怀指的是对自我的欣赏、接纳以及尊重。在体育锻炼、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在体育课堂、体育活动中自身不受到伤害。与此同时,学生在自我关怀过程中,也需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注重胜利卫生以及营养保健,与积极乐观的态度接纳自己,实现自身体育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为自身全面发展奠定良机。总结起来,学生需充分认识到自我健康与体育、生命之间密切的联系性,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以及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2.3 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人际关怀教学方案

人际关怀与自我关怀很好地形成了一个对立面,同时也使得“生命关怀”这一理念更加完整。言简意赅,人际关怀即指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人际关怀教学方案,就是要让学生关怀身边的同学,感受他们的心理、处境,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提升自己的人际关怀能力,便需要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多理解、关心他人,使自身在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精神素质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教师来说,便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潜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关心、尊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素质等,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措施。需充分注重的是,所实施的体育教学课程安排需有针对性,能够充分体现出人际关怀这一教学理念及培养目标。例如:互动课堂、小组合作以及体育游戏等教学法,便有助于学生人际关怀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生命关怀的重要性。以体育游戏为例,可以进行拔河比赛、篮球赛、足球赛以及800m接力赛等,这些比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团结协作中更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互相关怀、互相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 增强学生的社会关怀能力

作为体育教学人员,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要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前提,掌握学生身心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知识不仅要回馈自己,更需要记住回馈社会,这样才有助于自我价值、自我生命意义的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实践训练,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丰富自身知识。为了使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便需要增强学生的社会关怀能力。例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设置服务社会的体育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学体育知识,为身边的朋友、家人服务,比如:对朋友、家人进行健康宣教,告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使朋友、家人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促进。又比如: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与学校医疗部门密切合作,为社区老年免费进行血压、心率、脉搏等方面的检测,调查社区老年的健康水平,进而为老年加强身心健康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显然,上述体育课程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意义,既能够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关怀能力,从而使体育课程的实施实现创新,更加符合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目标。

3 结语

通过该文的探究,认识到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关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够有助于体育教学课程的优化。将生命关怀渗透于体育课程当中,首要条件便是需要明确需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体育为主体原则、渐进性原则以及整体性原则。进一步需从加强学生自我关怀、人际关怀以及社会关怀等方面入手,从而使生命关怀在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更加充分、更加有效,进一步为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完善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使体育教学回归学生的“身体”,这样教学则可以说能够从体育教学的本质。纵然说,体育教学的功能是多元的,但从学科本身来说,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其主体功能应该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关怀。通过对其技能的培养、精神、意志的锻炼,使其成为人格和形体趋近于完善。这一关键所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该也必须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重视。

[1]李小莉.美国学校“生命关怀”体育课程及启迪[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35-37.

[2]天燕丹.生命关怀——新时期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四)[J].体育教学,2009(4):40-41.

[3]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4-69,73.

[4]张潮.生命关怀视野下学校体育与应急避险教育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4):132.

[5]何敬愚.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71-72.

猜你喜欢

人际关怀生命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