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汾市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①

2015-12-05张亚乔李会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临汾市体育设施指导员

张亚乔 李会明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临汾市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①

张亚乔 李会明*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通过对临汾市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活动形式、基础设施配备、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当前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政府部门组织引导手段不力、体育经费投入少;基层组织对农村体育缺乏关心和协调,缺乏指导;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体育锻炼意义的宣传和农民体育的管理、完善民间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指导员作用、建设和合理利用体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等对策。

临汾市 农村体育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东枕太岳余支,西依吕梁山脉,中部河谷平原,辖1区2市14县,全市人口439万,其中农业人口255万,占全市人口的58.1%,搞好农村体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随机在临汾市的两个山区县和一个平川县的24个行政村开展了田野调查,对812名农民、18名乡镇干部、36名村干部、18名农村体育教师、8名农村体育指导员进行走访,了解了当前临汾市农村体育工作开展中的组织领导、活动形式、设施配备、资源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临汾市农村体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其表现

1.1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农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

临汾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传统农业村镇多处于东西两山的贫困地区,由于山区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无煤炭资源可以开发,为了生活,许多村民寻求外出务工,村里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农村体育组织工作困难较大。随机调查了80个家庭,其中26个家庭有外出打工人员,占32.5%。大多数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体育锻炼。部分农民体育健身的意识非常缺乏,他们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必要,自己每天劳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体育锻炼的要求,对体育锻炼缺乏科学的认识[1]。被调查的812名农民中,认为“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的有52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4.4%,且其中大部分为青壮年。部分人认为,政府号召农民开展体育运动,就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体育活动来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这部分人缺乏对体育活动的持久性认识[2]。被调查的812名农民中,常年坚持锻炼的有168人,占20.7%;按季节锻炼的有123人,占15.1%;偶尔锻炼的有522人,占64.3%。在临汾市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体育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普及和发展群众体育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基层组织对农村体育缺乏关心和协调

临汾市各级行政机构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协调部门,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临汾市各地经济、地理环境、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及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村干部对普及农民体育认识不足,体育活动领导机构组织松散,工作力度不够,大多流于形式不能做到长期性,难以形成特色。被调查的24个行政村,经常组织体育活动的村庄有3个,占12.5%,偶尔组织体育活动村庄21个,占87.5%。访问了36个农村干部,26个干部认为还是发展农村经济重要,体育活动在农闲时搞一搞完成上级任务就行了。

1.3体育基础设施落后,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指导

临汾市农村体育设施中,最多的是篮球场和全民健身体育器材,但场地设施损坏严重,器材配置不足。有些干部为了应付上级群工部门工作检查,只是在村中一小块空地安装几件健身器材,很难进行全民健身活动。被调查的24个行政村,仅有3个村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能基本满足工作开展需要;18个村有部分体育器材和场地;3个村基本没有体育器材和场地。其中部分发达的乡镇,虽然有较好的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但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缺乏体育活动指导员,农民体育得不到合理科学的引导。调查的24个行政村几乎没有持证的体育活动指导员,8个被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表示“几乎未接到过指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通知”。无场地、无器材以及不能对损坏的器材进行及时维修、村级体育组织运转困难等,是造成当前不能有效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3]。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发现:第一是主观原因,个人社会特征对锻炼者次数和时间均有一定的影响,脑力劳动成分越高,锻炼程度越高;文化程度越高,锻炼程度也越高[4]。而农民主要是体力劳动,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低。他们或忙于田间劳作或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即使有一点空闲时间,也大部分花费在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玩电脑等消遣中。调查的812个人员中,“空闲时选择看电视、上网”的有485人,占59.7%。第二是客观原因,农村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具有随意性与季节性,锻炼地点具有天然性,由于管理者对农村体育的特点缺乏足够认识,使得临汾市农村体育活动项目缺乏灵活性,不能结合山区县的地理特点开展活动,从而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难以激发活动兴趣,保持连续性。

2 对策

2.1加强体育锻炼意义的宣传,提高农民对体育健身的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和场合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通过在农村建设科学健身科普画廊、体育专家专题讲座、典型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咨询和培训等手段,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农民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消遣的时间,把农民从电视、麻将、扑克、电脑等消遣中解放出来。尤其要使农民懂得,劳动并不等于科学锻炼,只有合理的、适当的锻炼,才能提高身体素质。临汾市有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校村联合搞好宣传和农村体育普及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引导和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来。

2.2加强农村体育的管理,完善民间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临汾市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民体育中的领导和协调功能,改善农村的体育设施系统,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形成体育协会、文体中心、体育指导站、俱乐部等有利于体育活动开展的团体[5]。建立乡村体育活动评比制度,把农民体育的好坏纳入各级领导行政工作的考核指标中来,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临汾市农村体育指导员相当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在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的同时,发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承担体育指导工作[6],也可以发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社体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在假期和休息时间充当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样既可以使师生学以致用,又能促进农民体育活动的科学开展。由于农村条件的特殊性,在本镇、本村培养农民自己的体育指导员,是一个符合实际的做法。尤其要选派镇干部和村干部参加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乡村中的覆盖面,保证农民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生活化。

2.3积极建设体育设施,合理利用体育资源

针对临汾市体育设施落后的局面,乡镇和村委会要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自筹资金、集资、赞助、政府扶持等渠道,加大对村级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建设规划力度,并实现体育资源利用最大化[7]。临汾市东西两山,煤炭资源丰富,企业众多,各乡村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农民体育事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解决农民体育健身设施不足与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并存的矛盾。要充分利用中、小学现有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农民体育活动。根据临汾市的地理特点,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废弃矿山等开发体育产业项目。加大现有体育系统的场馆设施向农民开放力度,积极主动争取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学校、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体育设施部门所有制,缓解农民体育健身设施不足的矛盾。政府要积极扶持公园、绿地、广场等地以及农村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的地方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8]。努力为农民提供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健身需求。

2.4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临汾市地理环境复杂、风俗习惯不同,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搞好农村体育活动的前提。要不断创新农民健身活动模式,实施农民健身活动品牌战略,结合“山、水、人、文”做好文章,彰显特色。将临汾市的“威风锣鼓、踩高跷、扭秧歌、舞龙舞狮、花鼓”等传统体育项目与农村体育结合起来进行改造和发展,形成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普及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对于老年人,要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太极拳、健身舞、武术健身操”等。可以以“协会、家庭、个人”为单位进行活动,长抓不懈。同时,加大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力度,使农村学生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贯彻到一生当中去。对于东西两山的农村,许多地方风景优美,要做好“体育旅游”这个新型产业,它既可以使当地农民健身和发展经济,又可以在搞好体育产业同时,带动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

农村体育事业是一项宏大而又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村体育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各级政府和体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只有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农村体育才会走向文明、健康、休闲、实效、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1]陈玉忠.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阶层特征与体育需求[J].体育学刊,2010,11(11):54-57.

[2]赵爱国.试论我国农村地区大力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5(6):13-15.

[3]秦椿林.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6):238-252.

[4]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81-185.

[5]陈双,张兆才.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4):54-57.

[6]郭国兵,张新民.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4):71-74.

[7]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126-128.

[8]郑柏武,罗丹.城市绿化带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1):27-29.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Linfen City

Zhang Yaqiao Li Hui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201,China)

After making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ctivity form, infrastructu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rural sports work in Linfen city, it found that the current prominent problems are weak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less fund,local organizations lack care, guidance and coordination, poor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recognition on sports. Focus on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strengthen sports benefits propaganda and farmer’s sports management, complete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ports coach, construct and reasonable use sports resources, carry out sports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nd so on.

Linfen city;Rural sports;Problems;Measures

0225

A

2095-2813(2015)11(b)-016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67

张亚乔(1990—),女,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研究。

李会明(1975—),男,白族,云南鹤庆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临汾市体育设施指导员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比亚迪集团扶贫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