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全民健身与基础教育体育改革

2015-12-05张洪波黑龙江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3期
关键词:纲要全民计划

张洪波(黑龙江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基础教育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分析

1.1 学校教育是公民终身体育的开始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体育意识形成和体育技能学习的关键时期。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每一个人的6~25岁期间,一般是会在学校中渡过,在学校接受各种教育,也包括体育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会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体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何其伟大。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是未来全民建身运动的主体,搞好基础教育时期的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赋予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学生来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说,学习体育是家庭和社会体育的基础,深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健身。学校只有摆正自己在全民健身体育中的地位,加快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为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体育健身模式打好基础,为实现全民建身计划纲要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1.2 学校体育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一切工作都应该注意基础的健身,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和学习能力形成,是一个人一生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体育能力同样适应这个道理。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和形成的体育能力,以及是否形成了体育健身习惯,对于日后工作岗位的体育活动以及健身意识,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离开学校以后,人们的健身运动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习惯来延续,而且这种习惯的保持,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才可以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正好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学校体育教育根据课程标准,合理确定课时,科学计划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具有从小学到高中的系列性。可以充分保证学生接受到正规的、专业的体育教育,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热爱体育,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他们一经走上工作岗位,其在校期间形成的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就会自然延续,并可以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进而形成全面健身锻炼的良好局面。

1.3 学校体育是全民建身计划实施的基础

国家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在1995年6月期间,在社会历史即将迈入21世纪之初,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逐渐提高。人民的生活观念、健康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其人才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标准不仅要求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够适应职场上的竞争。见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务院提出了这样的建身计划,这一计划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问题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基础和关键是对于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青少年儿童是社会健身的主力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关系到未来的社会发展。所以,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应该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所有这一切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学习观念。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着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正发生着根本的变革,体育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国际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力,也是国民体质的竞争,社会竞争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竞争,而且也是人才体魄之间的竞争。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和热爱体育,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健身的好处,运动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积极践行体育锻炼的实践者,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并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父母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健身人才,体育教育必须先行,贯彻新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面向世界和未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优秀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健身的生力军。

2 全民健身计划与基础教育体育改革

2.1 基础教育体育的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基本处在一个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核心,以知识意义建构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为示范、模仿、巩固三部曲。学生在课堂中还是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仍然处在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无法自发完成,影响了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

2.2 适应计划纲要的体育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正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贯彻新课改理念,正好与全民健身纲要接轨。贯彻纲要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强化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也是主要内容。而且教学中终身体育观的确定,可以奠定学生体育学习的长期性和终身性。因此很多的体育教师都能把体育改革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

2.3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潜力开发,能力提高都没有给予应有的关照。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行改革。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意识的形成、能力的提高、技能的掌握,尤其是体育为了健康,锻炼要终身这样的理念灌输,是新时期基础教育体育的主要改革目标。通过课堂体育教学,使学生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掌握科学健身的锻炼方法,并能收益终生。

3 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策略

3.1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体育教学的生产能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可以具有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保证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应该将体育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量地充实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该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好地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师资的途径主要应该把好师范院校招生的关口,真正把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优秀学生选拔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从源头保证教师的素质。

3.2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是增强国力的战略决策,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改革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体育意识的形成,开发学生的体育潜力。做好体育教学的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尤其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课程设置,保证教学课时,改变以往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定势,改变过去重专修轻辅修的模式。优化教学环境,将游戏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能把实践总结成经验,同时也能利用别人的理指导自己的实践,理论、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3.3 创新改革思路 加快课程健身

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是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作为一项多功能的系统教育工程影响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体育教学,即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铺垫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理念,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哟啊树立一种新观念: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教学的纲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将地方教材和本地的传统体育项目柔和进教学内容中,发扬了传统,也掌握了具有提防特色的健身形式。

体育作为一项技能,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一同构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因此说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应该成为基础教育体育改革与全面健身计划纲要衔接融合点。体育教学的远期目标,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必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和离开学校后的持久体育锻炼,实现身体的终身健康。因此,从终身体育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和实施的实践意义出发,改革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纲要。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终身教育则为终身体育奠定了结实的理论基础,使学校体育以高质量的健身锻炼去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

[2]顾雪兰.全民健身与大学生健身对大学生体育投入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报,2011.

[3]张少云.关于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5(2):47-49.

[4]丁云霞.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42(5):59-60.

猜你喜欢

纲要全民计划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全民·爱·阅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暑假计划
可持续全民医保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