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影响的探究
2015-12-05潘月顺
潘月顺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在体育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事业和体育运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传媒将人们与体育锻炼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对人们的体育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特殊群体,也是体育传媒受众较高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体育传媒更能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传媒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
1 当前我国体育传媒发展现状
体育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为体育事业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逐渐改变了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总之,体育传媒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消极影响,它能够扩大青少年的体育知识面,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但是由于青少年对不良诱惑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抵御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只有充分认识体育传媒现状,根据体育传媒的影响调整其发展方向,正确利用体育传媒,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体育信息,为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体育价值观做出贡献。
目前,我国体育传媒仍采用传统的“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大众传媒及市场规律的发展,严重制约了体育事业以及体育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体育传媒存在明显的垄断、半垄断现象,造成了体育工作者出现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较低的现象。此外,由于体育传媒垄断现象的存在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据笔者了解,体育媒体存在过分报道体育暴力现象,导致青少年无法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甚至造成了体育道德缺失,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度宣传体育明星的私事和琐事,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忽视体育事业的正面宣传,最终会影响青少年的体育意识。
2 大众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积极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传媒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欲望,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吸引了大量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一,体育传媒充分发挥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其二,体育传媒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总之,大众体育传媒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使其在接受体育传播内容、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和体育兴趣,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体育观念的行为方式。
当前,体育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媒体与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2.1 体育传媒的积极影响
2.1.1 体育传媒帮助青少年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
传媒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进步,当代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体育传媒获取体育信息,并逐渐成为其获取体育信息的重要途径。时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体育信息,通过体育传媒获得相关体育知识、信息和技能,帮助青少年找到实践与知识的平衡点。此外,体育传媒还能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青少年是体育传媒的最大受众,他们能够迅速接收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技能。
2.1.2 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
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竞争性和商业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啊,体育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体育传媒也呈现此趋势。在体育传媒中,各类明星代言产生了极大的明星效应和号召力,受到了青少年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带动青少年学习相关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总之,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明星效应不仅对青少年的运动兴趣产生影响,还促进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树立。
2.1.3 体育传媒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其他体育赛事的开展,都能够通过网络、电视等体育传媒在全世界刮起“体育风”,让全世界的人们及时关注各项重大赛事,形成全球体育盛宴,进而为体育项目的推广、普及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体育传媒所传播的体育信息和运动事迹能够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无形之中锻炼了青少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2.2 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
体育传媒的发展能够为人们及时传播体育信息,充实人们的休闲时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他们自我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较差。
2.2.1 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传媒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在传播一些不良的体育信息,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冲击。例如球场暴力、“假球”、服用违禁药物等不道德的现象,以及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体育的含义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和片面的理解,在了解不道德的体育行为之后很容易对体育项目产生厌烦心理。此外,体育传媒的夸张报道会歪曲青少年的体育观念,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纷纷学习和效仿,不利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2.2 导致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盲目崇拜
体育传媒传播的体育信息极为广泛,且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体育明星的生活也极易暴露在人们的目光之下。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上体育传媒对体育明星的过分宣传,很容易诱导青少年对体育民星的盲目崇拜,导致青少年失去自我和前进的方向。
2.2.3 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观赏性和舆论性,体育传媒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过分宣传,常常忽视传播正确体育知识。例如,在一些体育赛事中,解说员过分强调体育明星的个人生活与赛事之外的事情,缺乏对比赛战术变化以及比赛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进而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3 正确利用体育传媒的策略分析
3.1 体育传媒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的不足
我国体育传媒现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但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据笔者了解,体育传媒重视竞技体育的传播,忽视大众体育的精神和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因此,体育传媒应当适时调整,以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
3.2 如何利用体育传媒培养青少年体育意识
在学校普及体育知识,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高校要重视体育传媒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第一,充分发挥体育传媒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体育传媒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此外,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可以组织青少年集体观看体育赛事,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辨别、监督和调整,使其在了解和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第二,正确引导明星效应。体育传媒的明星效应能够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社会和高校可以对体育明星健康宣传,宣传体育民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为国争光的健康形象,进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体育传媒要健康宣传。体育传媒要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多宣传健康的体育信息,减少对不道德体育行为的宣传,正确发挥体育传媒的诱导作用,在无形中将体育运动的积极影响传播给青少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扩大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优势,方便体育知识的传播与体育项目的推广,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思维,使他们乐于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4 结语
总之,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注重体育素养相关信息的传播,还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深入挖掘体育活动的内在精神和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传媒日渐成熟,因此要更加注意体育传媒报道的内容与方式,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使其端正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意识。高校也可以组织体育竞赛,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真正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创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体育环境。
[1]楼方芳,潘婧.我国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95-96.
[2]屈忆霞.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