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5-12-05邱忠良
邱忠良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5)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巧,而且需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运用体育理论和技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体育教学的效果,又可以树立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措施,对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体育按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作用
1.1 帮助学生强身健体
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即将迎接社会工作的挑战,强健的体魄是应对学业与工作压力的重要保障。如果单纯依靠体育教学的锻炼时间,很难使学生的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所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
1.2 调节学生学习情绪
很多高职学生在面对学业和工作的压力时,会产生烦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处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对学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让学生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1.3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时,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有良好品质,如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从而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竞争与合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让学生对自己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做到自立、自强和自爱。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很多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术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既没有依据高职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又过分依赖课堂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对体育技能缺少实践和运用的机会,导致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相互脱节,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自然无从谈起。
(2)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强。很多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从而出现身体肥胖和虚弱等问题,其原因为自我锻炼意识不强,没有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互动中。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过于懒散,不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体育都锻炼项目敷衍了事,在体育考核中采取蒙混过关的手段等。
(3)高职院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体育设施也不例外,这既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场馆,许多体育教学项目无法开展或者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如游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这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极为不利。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措施
(1)增强高职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很多高职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是出于兴趣爱好,如喜欢球类运动的竞争性和激烈性;喜欢拳术运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喜欢健美操的轻灵优雅等。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首先,高职体育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的意义和目的,既有利于强身健体,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袭,又可以培养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其次,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学生进行锻炼的体育项目,例如男生可以参加足球和篮球等对抗比较激烈的体育项目,女生可以参加健美操和太极拳等注重技巧和方法的体育项目,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最后,在高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分注重锻炼的结果,而是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态度和锻炼过程上,多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态度,树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锻炼环境,进而使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2)构建完善的自我锻炼模式。很多高职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枯燥单调,教学过程机械重复,从而丧失了锻炼的兴趣。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自我锻炼模式,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跑步、篮球和足球等传统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健美操、太极拳、游泳和攀岩等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全新的认识。另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巧,降低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受伤的几率。例如高职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足球训练的过程,如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控球、传球和过人的技术动作要点;运动结束后的放松方法等,尤其是足球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环节,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从而使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扭伤和挫伤等伤病问题,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自我锻炼的信心。
(3)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为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创造有利条件。高职院校需要依据体育教学的要求,完善各项体育教学设施,如建设综合性的体育场馆,可以开展游泳、攀岩、羽毛球和太极拳等教学项目,使体育教学活动在恶劣天气时仍然可以正常进行;多购置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体育器材数量,更换老旧的体育设施,铺设标准化的操场跑道。同时,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自我锻炼的需求,为学生锻炼创造有利条件,在体育设施的管理中采取人性化管理。例如体育场馆需要24h向学生开放,调动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保证体育场馆的灯光和器材设施完备,让学生可以顺利进行自我锻炼等。此外,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锻炼活动中。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体育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轮滑赛、健美操赛和游泳赛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热情,又可以丰富高职院校的文化体育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高职生活的丰富多彩。
(4)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关键。首先,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心理特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就感,调动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锻炼的目的,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锻炼目标,掌握体育锻炼项目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效果。最后,体育教师需要经常检查学生自我锻炼的效果,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自我锻炼,又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纠正学生在自我锻炼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
4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只有高职院校注重体育设施建设,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才能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杨渝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5(17):165,167.
[2]韦练珍.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11(2):114-116.
[3]俞淑萍.终身体育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研究[J].运动,2014(1):108,123-124.
[4]路连举.对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27):230-231.
[5]章海钱.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29-30.
[6]刘宇.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