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市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发展研究①

2015-12-05顾正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3期
关键词:体校业余后备

顾正东

(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1 绵阳市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1.1 青少年业余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现状分析

教练员是运动员在技能训练和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在训练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将决定着我国篮球运动整体水平的高度。通过调查发现该市业余篮球教练员年龄分布比较紧密,但不太均衡,教练员队伍呈年轻化,缺乏经验,不利于青少年篮球训练工作的开展。但是教练员的学历和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在知识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不足的问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我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年龄主要在13~16岁之间,进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运动员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参加训练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成绩原因,大多数业余体校的运动员的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有半数的家长想借助体育特长生的渠道进入大学或者就业,来改变孩子命运。

1.2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管理的现状分析

部分学校存在体罚和打骂现象,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和思想叛逆期,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正确面对在管理中青少年运动员暴露出来的问题,减少打骂责罚,将育人贯穿整个管理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做好运动员在校的监管职责,将管理落到实处,确保运动员能健康向上的成长。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调查发现青少年篮球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数比例为1:8.9,比例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值内,其配备情况比较合理。很多体校都存在都盲目的追求比赛成绩的现象,忽略了青少年运动员处于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时期,追求短暂目标,过度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超负荷训练,将会严重破坏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成材率,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管理者要明确,培养优秀的篮球人才是训练的目的。

1.3 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训练场馆现状分析

训练场地设施是保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场地设施的好坏,间接的决定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技运动发展的水平。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该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每年要有一半时间需要进行室内的训练,因此对室内训练场馆的建设要求就变成了训练的基础保障。该市体校都拥有室内训练场馆,但存在着场馆设施陈旧,场馆老化等现象,给青少年篮球训练带来了一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

1.4 青少年业余篮球生源现状分析

生源的充足是保证篮球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访谈了解到,该市篮球运动人才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以前,主要是体校文化教学质量相比较低,一些成绩过的去的学生,家长对于学生选择篮球训练都采取强力反对态度,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不能承受体校艰苦的训练。结果体校变成了一些想要以体育来寻求出路的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的跳板,造成运动员学习差、运动技能不强,导致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质量和素质越来越差。

2 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因素分析

2.1 教育制度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不协调

教育制度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不协调,这是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发展训练的主要因素。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的是学校,由教育系统展开业余训练,发现有潜力的人才在输入到体校,进行专门的训练,这样的培养制度大大影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是教育系统以教育为主,以升学率为衡量教育成绩的主要指标,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兴趣有限,二是体校的文化教育质量有限,学习好,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即使有运动天分也不会选择体校,走体育发展之路。因此,体校变成了文化学习差的学生的谋生之路,优秀运动员少之又少。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难以达成共识,是教育制度与体育后备人才制度的不协调的根本所在。

2.2 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下的训练体制尚未形成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政策法规,是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又一主要因素,目前,管理体制的缺乏导致了无序的管理状态,运行机制处于半封闭状态,导致了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的落后,造成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困难重重,运动员退役后,没有妥善的完备的安置举措,导致训多家长和运动员对体育发展颇多顾忌。

2.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第三大影响因素,篮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以参与竞赛、争夺奖牌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运动员要进行大量的训练,系统专项训练成为运动员的主要生活方式,导致运动员没有经历,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以牺牲其他技能掌握为代价的体育专项技能训练模式和人的学习年龄的阶段化导致了矛盾的出现,

我国的由于我国竞技运动的特殊性和竞技体制的单一性,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竞技运动的特殊性,规定必须以参与竞赛、争夺奖牌为其设计目标,系统专项的运动训练就成,年龄越小,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越小,但人才也不容易看准,淘汰率也较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中学阶段,受学业压力影响,一些经过多年培养,条件不错的篮球运动员,大多会选择应试发展之路,选择运动发展的少之又少,这部分运动员放弃训练,导致多年的后备人才培养归零,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2.4 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

科学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运动成绩重要因素之一,科学训练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员选才、训练计划、手段和方法的制定以及科学管理、保健和恢复措施等。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备人才的质量,教练员素质是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篮球运动队的科学化训练程度较低和教练员的业务能力息息相关。

2.5 资金投入不足

隶属国家教育部的学校运动队即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明确政策。这就导致了学校篮球队的资金匮乏,资金匮乏直接影响着篮球队训练和发展,体育设施不全、运动器材短缺,严重影响和挫伤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容易造成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流失。

3 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转变职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切实转变职能,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体育发展格局,推进体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

3.2 积极探索,走体教结合之路

教体分开导致的教体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业余体育训练困难重重的根本因素所在,导致了整个业余训练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的浪费。只有体教结合,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积极地探索与完善体教结合,是大势所趋,走体教结合的道路,进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双赢和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后备才的目的。

3.3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以后在退役后继续进入高校深造,继续在体育领域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立志成为体育教练员的,还是在结束业余训练后,脱离体育领域,进行自由创业,自我发展的运动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都需要具备较全面、完善的基础文化素质。因此,必须加强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模式,合理把握运动员的训练规律,切实保证文化学习时间,落实和完善退役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各项政策,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

[1]王溯,张萍.桂林市高校教职工业余篮球活动的调查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82-284.

[2]杨明,李翔,贾珂萌.从济南业余篮球联盟的发展浅析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5):7-8.

[3]陈卫.湖南省城市社区体育业余篮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5):303-305.

[4]盖洋,孙鹏.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29-32.

[5]李鸿彬.黑龙江省业余体校篮球训练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侯德红,唐建倦.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375-377,381.

[7]张继勇,黄景东,白群.从需要视角审视我国“体教结合”的必然性[J].科技信息,2009(1):421-422.

[8]张振贤.业余体校如何做好教练员管理[J].青年记者.2009(29):86.

[9]路长胜.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排球教练员现状的比较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9(5):95-101.

[10]王克海.论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J].科技信息.2009(10):556.

[11]魏军.吉林省业余篮球赛现状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20-121,124.

猜你喜欢

体校业余后备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为业余棋手诊脉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