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田径发展研究①
2015-12-05李晶
李晶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运城 04400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中国的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其实这一指导思想放在高校田径教学之中也同样适用。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己选择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田径运动的训练更是出了名的又苦又累,所以在田径运动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田径训练之中。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跳脱,他们不喜欢乏味无聊的训练因此不少学生选择“跷课”“站课”等手段来抵制训练,甚至不少学生的枯燥的训练之中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选择放弃田径训练,这些对于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心理诉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通过转变教学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就是说,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意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虽然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但是意识对于客观存在又能够产生反作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首先转变教学思想。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帮助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技能培训、运动方法的教授,并且在考察学生成绩的时候这些都是唯一的考核内容。也就是说传统的体育教学将体育变成了单纯的竞技运动而没有添加必要的人文因素,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队伍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他们将体育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技能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技能细节掌握情况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与理念教学。另外,频繁的运动会、比赛等都是刺激教师注重技能教学的背后推手。不少学校过于看重比赛成绩与排名,因此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提升训练,殊不知这是“竭泽而渔”。不少学生因为反感这样的训练方式甚至选择放弃田径训练。所以,高校田径运动教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
2 部分田径项目调查研究数据与整理与发现
2.1 激发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经济的发展除了帮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之外同时也使得社会竞争更加的激烈。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必须竭尽全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存活下来。而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不少人甚至都在透支身体以支持事业发展,因此人们锻炼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这是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进行足够的锻炼而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有超过5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生存面前不少人选择透支身体,殊不知体育锻炼的缺乏才是隐藏在身边的最大的杀手。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异常的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突出了。在笔者调查的一部分青少年之中,大部分都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之下他们基本没有锻炼实践,跑步、散步等健身方式基本和他们无缘。尤其是在体能测试的时候,笔者发现基本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在800m、1000m等运动项目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这很明显的表明现代学生的心肺功能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退变。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笔者在日常教学之中有意识的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和学生一起进行锻炼,在学生之中聊天交流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基本掌握了全班将近30名学生的情况。在调查之中笔者发现除了原本就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之外,其他的学生之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跑步的时候体能不足,心肺功能无法满足巨大的身体需求。在1000m慢跑训练之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办法完成,甚至还有一两名同学出现了呕吐等不良反应,而且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跑步过程之中不得不停下来调整呼吸。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平常没有进行锻炼。缺乏经常性的锻炼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加之现代学生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压力,使得现代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对此高校必须要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针对措施,帮助促进学生锻炼,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培养出满足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2.2 将田径教学目标设定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当前高校的田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为学校赢取更多的荣誉,因此体育教学的竞技性质太过强烈。高校只有改变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教师切实改变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教学第一目标。所以高校田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将传统的竞技性田径教学改编成为柔性的素质教学。上面提到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一千米都跑不完,这就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控制能力都需要进行提高。高校拥有丰厚的资源,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学生运动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运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有效的监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此外,在一起活动的过程之中教师对学生必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有助于教师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此外在运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慢慢来,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应该首先从小运动量的运动进行,一点一点慢慢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进行30m蛇形运实心球跑步这个项目之中,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还比较差,教师不能够直接让学生进行完整的项目联系。首先可以让学生从徒手跑步开始,先练习直线跑让学生慢慢的进入到运动状态,在学生身体进入状态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蛇形跑。在学生蛇形跑掌握了之后可以让学生运球进行30m直线跑,在这一动作也掌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完整的项目联系,这样一来可以比较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一步一步慢慢来可以让学生进入状态,避免在运动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和超越自己。此外通过比赛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
3 结语
总之,高校田径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让学生们发现田径运动中存在的乐趣和美感,帮助学生们爱上体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满意的新世纪人才。
参改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偏纂.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5-66.
[2]季浏.体育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26.
[3]姬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4]曾显钱.福建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教学课运动损伤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龙罡.影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袁斌.成都市中学田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7]严宇.湖北省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