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转基因深入研究掌握主动

2015-12-05蒋高明

民主与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草甘膦转基因浪费

■ 蒋高明

对转基因深入研究掌握主动

■ 蒋高明

●欧盟几乎全面退出转基因,支持并且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欧盟成员国家仅5个,另外5个国家没有种植但采取旁观立场。

●农业要靠高科技,但育种途径也要多元化,不能将经费都投入到转基因育种上。

●非转基因标识很大,转基因标识很小,甚至规定非转基因不能标识,这是有问题的。

我国粮食形势新格局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出现新动向,或许是影响农业转基因研究决策的重大变化。

一是出现粮食领域的“三高”现象,即高产量、高收购量和高库存量。截止2014年,我国粮食已连续11年增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7亿吨,比2004年增加1.38亿吨,11年间粮食增幅高达29%。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6.6万吨,比2014年增产447万吨,增长3.3%。但与之对应的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小麦收购价再次回落到1元/斤左右,山东一带新收获的玉米只有0.85元/斤,这个脆弱的“三高”能否经得起种地农民的检验,还要看来年。

二是出现粮食进口增加现象。我国粮食进口量近10年来屡创新高。2014年我国进口粮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2014年进口总量为1亿吨,70%以上进口的是大豆(转基因大豆为主),达到了7140万吨。2015年上半年,累计进口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谷物及谷物粉162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

三是食物浪费现象严重。中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口粮,或相当于进口食物直接在餐桌浪费掉。据测算,北京中小学生仅午餐每人浪费17.775克粮食,全北京市150万学生浪费粮食270吨。一个大学食堂仅午餐浪费量相当于500斤~600斤粮食;社会餐饮浪费更惊人。食品直接等同于垃圾,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食物浪费固然是非常坏的习惯,但食品质量下降、口感差、难以下咽,也是不争事实。

四是欧盟几乎全面退出转基因。欧盟28个成员国中,已有17国(和地区)正式绕开转基因“陷阱”而“上岸”,分别是奥地利、克罗地亚、法国、希腊、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波兰、比利时国的Walloia地区、保加利亚、丹麦、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英国的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地区;支持并且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欧盟成员国家仅5个,即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另外5个国家没有种植但采取旁观立场,即卢森堡、瑞典、芬兰、马耳他、爱沙尼亚。口头上支持美国转基因战略的英国,并不搞商业化种植。

五是公众对转基因知晓率提高,新公布的食物安全法要求标识转基因。随着转基因争议的进行,加上转基因科普力度加大,中国公众对转基因知晓率已为全球最高,连普通农民和城市出租车司机都知道。然而,转基因产品市场接受度似乎不高。由于不信任转基因,已经殃及到其他食物如紫薯、紫花生、小西红柿等。如果没有消费,过多农业产能将面临消化的巨大难题——转基因食品发达国家不要,中国人拒绝吃,这样的产品出路在哪里呢?

充分认识转基因风险

转基因有其优势,这就是可以减少人工,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懒人农业。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就是与他们人少地多有关,尤其从事农业的人更少,不足2%。然而,对转基因风险不能掉以轻心,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采用转基因方法,能否在现有土地上获得更多粮食?从美国例子看,似乎很难。美国动用了29亿亩耕地才生产了3亿多吨,而我们仅用18亿亩耕地就生产了6亿吨。如果我们采取美国那样单一化规模化种植,可能后果就是单产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美国土地一般只种植一季,而我们需要种植两季,不能给土地休养生息的机会。

其次是转基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做法,用地不养地,继续在化学农业基础上掠夺地力,对原本耕地就很少的大国来讲弊大于利。转基因农业推广可预期的后果是,基因漂移与基因污染、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出现、农药用量先减少后大幅度增加、次要害虫变主要害虫、粮食和大豆中草甘膦含量超标、营养成分发生非预期改变、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尤其栽培物种多样性下降、敏感人群健康受损等。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20年后,出现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基因污染、环境污染已经对转基因农业模式敲响了警钟。

目前我国种地的一般是妇女和老人,他们一般希望用更加简单的方法,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他们接受国家禁用的一些农药等。如果我国按美国方式搞转基因,搞抗虫和抗草甘膦除草剂,搞懒人农业,那么农业的单位耕地面积上利润将更低,老人和妇女也会放弃土地,只有走集约化和规模化一条路。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栽培物种多样性下降,食品质量下降,产量下降,环境污染和耕地退化。有人说转基因应用后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最初野心很大,但从美国多年实践来看,成功希望渺茫,农药用量不减反增。

虽然用抗草甘膦转基因技术保护了庄稼,但也会出现草甘膦残留问题;如果用来抗虫,Bt蛋白也会残留,或两者都有残留。转基因面临基因污染问题,在加拿大,被用作实验的油菜,开始只具有抗草甘膦、谷氨酸磷或咪唑啉酮其中一种功能,后来发现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这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产生了“基因交流”。人类在筛选食物过程中,对有毒食物不会吃,今天的技术让原本不带毒的变成带毒了。产量优势转基因作物也不明显,甚至低于常规物种。转基因还会有直接的影响,比如抗虫的Bt蛋白会造成蝴蝶、蜜蜂等昆虫数量减少。

还有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科学家有多大把握说,抗Bt、抗草甘膦的基因是我们自己的。虽然人家现在不要钱,一旦大量推广的时候还会收费。

关于草甘膦安全性问题,开始时候很多专家宣传草甘膦比食盐还安全,但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结论是潜在致癌物。现在对健康影响比较担忧的是除草剂,农村有一些自杀的女孩子,喝草甘膦除草剂,无法抢救,而喝农药如治疗及时还能够抢救过来。如果转基因应用以后,很多对优质农产品有需求的城市人群恐怕不太信任,转基因在国内不好销售,出口也会被退回来,这对食品工业也是一个打击。普通农产品如粮食和蔬菜,本来农残问题就很严重,加上口感下降,农产品消费困难出现积压,如再转基因,食品质量下降,消费者购买力就更下降了。

深入研究转基因作物安全

针对转基因作物安全进行深入研究,便于在预防未来的生物战争中掌握主动。

第一,积极研究转基因危害机理,要像核武器那样高度重视转基因研究。要积极研究,但是要控制风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必须搞清楚,要有预案,研究清除转基因危害的途径。中国大部分转基因科学家,除了少数是利益相关者外,很多人是跟着经费走的,如果国家将转基因导向转向生物国防,则大部分科学家是可以在新形势下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的。

第二,育种要多渠道。尤其一些传统的育种,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来的物种一定要延续下去。针对商品粮价格低迷,国家可有意识地对一些传统品种搞育种,高价回购。每年将淘汰的种子作为粮食消耗,以满足种子延续性,并可实现优中选优。转基因种子一旦流行开以后,要年年买种子,这是很不划算的。转基因由于不能留种,传统种子被转基因后就会消失,现在市场上非转基因棉花种子就买不到了。农业要靠高科技,但育种途径也要多元化,分子育种也罢,转基因育种也罢,不能是唯一途径,不能将经费都投入到转基因育种上。

第三,栽培措施要改良。生态农业更符合中国,毕竟还有一半人在农村,另外我国的土地一家也就十来亩,利用生态途径防虫是能做到的。经过长期试验,利用物理+生物措施,农药一滴不打,害虫越来越少,下降得非常快,但是物种还在那儿。害虫这一物种没有消失,天敌也回来了。通过栽培措施上的改进,可以把农药减下来,产量也可提高。粮食性价比提高了,市民愿意购买,解决了卖粮难问题。

第四,占领研究制高点问题。转基因自主创新是没错的,你有的东西我也要有,甚至比你还要更丰富,但这个要放在实验室里,而不是急急忙忙在主粮上推广。我们的一些科学家动不动就说这个东西比粮食还安全,吃600多年也没问题,甚至跑到街头吃转基因玉米,这个就不是研究,而是赤裸裸的推广。

第五,要让消费者知情。目前,非转基因标识很大,转基因标识很小,甚至还规定非转基因也不能标识,这是有问题的。如果不给公众知情权,转基因就更不会让国人信任,这样的产品就会没有人愿意消费,就会出现产品积压,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明确标识,科学宣传,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不信任转基因。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明确标识转基因,这就是社会进步,下一步关键看执行。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草甘膦转基因浪费
不浪费
转基因,你吃了吗?
美国首次释放转基因蚊子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环保高压+出口旺季草甘膦或迎又一春
草甘膦牛市 产能膨胀又现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