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因素对以色列经济的影响
2015-12-05孙二丽郑立
◎ 文/孙二丽 郑立
社会文化因素对以色列经济的影响
◎ 文/孙二丽 郑立
社会方面
1.基布兹
“没有基布兹运动就没有以色列”,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布兹对以色列建国前和建国后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基布兹源于希伯来语Kibbutz,音译为集体定居点,基本原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有私有财产,属于集体劳动生活的农业合作组织性质。虽然基布兹是独特的经济单位,却奠定了以色列的社会基础,是以色列实现经济上第一次飞跃(1948-1970年)的标志性力量,因此笔者将其作为社会文化因素之一加以分析。
截至2013年以色列有基布兹270余个,分布于大小农村,人口17万,只占全国人口的2.3%,但却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2%,生产出了全国一半的农产品。基布兹肇始于20世纪初,内部成员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机械化种植,培育优良品种,生产高效农产品。政府对基布兹的发展十分重视,进行大规模投资,基布兹公社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刺激了建筑和民用工业的增长。
当前基布兹因为难以适应自由竞争,面对外部社会的冲击和内部价值观的差异,正在逐步丧失原先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的巨大吸引力,但是基布兹作为以色列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缩影,缔造了国家基础,其所代表的理想和信念深深滋润着以色列人不断开拓、进取,其激情创业的精神鼓舞着年轻人延续以色列经济的神话。
2.移民社会
以色列从建国到现在,移民社会的色彩浓重,这和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息息相关,也是移民社会长期不断作用于经济的反映。1948年以前,先后出现了六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犹太移民来到巴勒斯坦,这些人主要来自欧洲。建国后,政府陆续颁布《独立宣言》、《回归法》和《国籍法》,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以色列人口由建国时的65万增长到了235万。1990-2000年,有近百万的俄罗斯犹太人来到以色列,其中不乏专业领域的出色人才。就以色列的社会发展来看,移民不仅是以色列历史演进的主体,也是促进以色列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移民的进入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建国之初,以色列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希望通过粗放式发展实现自给自足。到了20世纪70年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出现剩余,政府调整农业结构,走集约和高效农业的路线,直至90年代,农产品商业化日趋明显。在政府和移民劳动者的共同作用下,以色列实现了经济自立,并被誉为欧洲的“冬季厨房”。
(2)移民带入了大量的资金。个人资本的累积解决了政府筹资建设的燃眉之急。据统计,仅在1950-1967年十几年的时间里,移民带来的个人资本就达8.85亿美元,直接投资了住房、交通等建设。
(3)移民的进入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作用于经济建设。政府为了保障移民的生活,让移民尽快融入国家,积极开展语言培训,开设专业课程,组织资格考试,提供创业资金,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以色列新一代的建设者和创新者。
教育层面
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犹太民族十分重视教育和知识,这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第二年所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得以体现。该法律规定所有5-16岁的少年儿童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可以持续到18岁。1953年和1969年先后颁布的《国家教育法》和《学校审查法》,不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巩固了教育在国家中优先发展的地位,而且使得这个新兴国家逐步走向教育立法完善化的轨道。
1.以色列在传统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宗教教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每年教育经费投资仅次于国防开支,占GDP的8%以上,全国人口的1/3以上是学生。据OECD数据显示,45%的公民都接受了大学教育,文盲率仅占3%。而且平均每一万人中,工程师、科学家有145人,远超位于第二位的美国81人。如以色列理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等的国内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和科研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内外顶尖教育机构,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源。
2.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集中体现在基础性的引导和高质量的创新
教育既能引导广大民众从事先进的生产工作,也能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生产高附加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尖端产品,因而“教育为本”理念的实施对以色列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1)以色列农民素质较高,得益于国家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广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劳动技术、劳动关系和家政管理等。这使得能够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可以从事科技创新工作,而其他人也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储备从事现代生产工作。
(2)在工业及技术产业方面,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大学是获得国内外专利最多的部门,大学附近建有高科技产业工业园,实现专项人才的直接输送。这一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后日趋明显,不仅为以色列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更加速了以色列经济转型。1979年以色列传统和非尖端工业品出口占国内工业品总出口的60%,10年后,这一数据降到了40%以下,而高新尖端技术工业品的出口额在1985-1989年间年均增长20%,并逐渐发展为“创新之国”。
科技层面
与“教育为本”相对应,以色列逐步实践“科技立国”的理念。建国初期,以色列科研活动相对保守,主要由政府加以组织和管理,产品也较基础。随着国家建设不断完善,经济自由程度不断加深,20世纪70年代之后,科研机构和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目前以色列GDP的4.8%用于研发,这一数据居于世界之首。在美国NASDAQ(国家证券业者自动报价系统协会)上市的企业有130家,仅次于美国本土和2010年超越以色列的中国。每一万名劳动者中有13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高于美国和日本。
以色列特色的滴灌技术,再加上现代化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高达95%,而且靠出口成为欧洲农产品主要供应国,创造了沙漠中的绿洲,使得这块神奇的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这项技术作为专利项目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迅速得以推广。除此之外,以色列还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将北部加利利湖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南部干旱的内盖夫地区,减轻恶劣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阻力。
1985年政府颁布《鼓励工业科研法》,从政府和国家贷款的层面鼓励企业研发高科技产品。与此同时,以色列积极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建立多边合作基金。介于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犹太人重知识创新的传统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欧美发达国家在此建立研发机构。以思科为例,思科CRS-1最主要的缔造者以色列人劳尔在工程架构方面颇有才华,在美国之外建立了第一家研发分支机构。经过十年的发展,思科共收购和投资以色列公司方面的资金累积达12亿美元。同样投资以色列高科技产品的还有“股神”巴菲特。2006年,巴菲特收购伊斯卡,即使两个月后爆发了黎巴嫩战争,但是投资者看重的是以色列优秀的员工、先进的管理和享誉世界的商业传统。以色列作为英特尔至关重要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负责设计的第一批IBM个人电脑架构拯救了20世纪90年代处于下降漩涡的英特尔,丰厚的利润不仅给以色列经济带来了增长点,同时不断强化以色列科技强国的地位。
以色列国防技术发达的原因有二:一是建国后战争不断,出于自卫考虑;二是在美国积极援助的背景下国防工业不断兴起,并通过“军转民”的形式,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早在1958年以色列就成立了专门负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商用的研究所-魏茨曼科研所。以基文影像为例,它的创始人是曾经主攻导弹的加布里埃尔·伊旦,后来通过元件微型化的技术开发研制成功无痛胶囊照相机,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看到病人体内胃肠道的情况。
对于现代化国家而言,经济的支柱产业依赖于科技,而教育是基础,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领下,以色列成为中东的发达高地便不足为奇了。
民族精神层面
历史上犹太民族经历了数次大迁徙,从西亚向东欧、西欧和美洲流亡,同时还不断遭受迫害、掠夺和屠杀,现如今以智慧的形象被世人标榜,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1.创新精神
以色列的创新精神与移民社会的属性息息相关。世界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来到以色列,筚路蓝缕,从无到有,依托国家政策和有利条件,与本土企业家一起,发挥民族创新力。
这种创新精神也是以色列民族集群效应的产物。其一,名牌大学、大型企业、创业公司集聚等在创新链条上是完整的,本民族可以独立完成科研从实验室到最终产品诞生的全过程。其二,人员不分阶层、不分背景可以交叉认识,劳动力、管理者和资本家能够集聚一起,这归因于以色列的预备役制度。预备役制度不仅从本质上消除了等级的理念,也让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培养国防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同时,以人际交往的形式建立商业关系。其三,还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系统,主要包括供应商、大学、工程师及风险资本。以BIRD服务为例,创始人姆拉维斯基和他的团队实际上是以色列科技公司和美国公司的媒人,后者为前者在美国找到市场和销路,教会以色列科技公司如何吸引风险投资、如何让研发更加适合市场、如何将供应商与消费群体结合起来。这一创新公司已经为780多个项目提供了超过2.5亿美元的投资,销售额达80亿美元。
2.企业家精神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极力排斥犹太教,不允许他们从政、务农和从事手工业生产工作。为了生存,犹太人不得不在严酷的环境下依靠智力,涉足中世纪统治阶级鄙视的经商贸易类行业。长期的商业活动锻炼了犹太人随机应变、讲求信誉、永不满足、追求质量的传统品质。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开放型、自由问答、充满善意的争辩文明,以“解释、反解释、重新解释、反对性解释”为代表。
今天,以色列用于研发的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国家安全提供了科技保障,也为民用科技创造经济价值增添了活力。这和以色列前领导人西蒙·佩雷斯的主张不谋而合,将企业家精神融入民族精神,进而融入到国家创业型的建设方式中来,最终建立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国家。从犹太人带着复国主义的信念来到这片土地,到克服自然条件的劣势,历经战乱,再到现在跻身强国行列,正是因为国民共同的心理追求和价值观念,是他们的精神力量和行动创造了以色列奇迹。
总的来看,社会文化因素不仅能直接作用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能演化和反作用成为这个民族排除万难、永不放弃、创造经济奇迹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而在共同追求的引领下,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朝良性方向发展。
■ 编辑:张涵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