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发展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5-12-04焦小强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阅读教育阅读能力

焦小强

【摘要】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社会及个人的现实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极少数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想学习,人际交往不适应,耐挫能力差,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等问题亟待解决。阅读教育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育;阅读能力;以文化人 ;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初中教育来说,如何立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实际,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内涵发展,创办特色学校,阅读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自信心不足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因为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于是责怪自己,怨恨自己,导致学习缺乏自信心,应付学习、假学习现象严重,最后破罐破摔进入了恶性循环,自卑心理逐渐增加。

(二)人际交往不适应

现在农村初中学生有少部分是独生子女(约占2%左右),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加上单亲、孤儿等家庭特殊,一些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思想、性格出现变化。

(三)耐挫能力差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农村中学生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失去信心,甚至遇到挫折后感到压抑、想不开,情绪起伏变化大,调控能力差,容易冲动。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母语这一优势进行阅读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进一步进行自我教育,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达到向上向善。

二、阅读教育的实施

阅读教育,立足课堂指导,延伸课外引导,着眼学生未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达成:

(一)推进精读课本(所有教材),提升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质疑问难)

精读课本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最基本的底线。阅读不仅是语文学科巩固字词、促进写作的有效方法,还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调查证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成绩高;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差。所以,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抓阅读是最有效的,也是教育教学的底线,即最低要求。通过阅读,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学会筛选有用信息、关键信息,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经过不断的积累,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形成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造就成功的阅读者是阅读教育的主要培养

目标。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激情课堂

阅读可以起到调动、唤醒、鼓舞、激励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打造激情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精神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参与,才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常常的感悟、独特的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传授知识生活化,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能参与、会参与、会学习。

(三)推进德育教育,以文升华人

阅读教育是借助优秀的作品,以“知”“情”为开端,以“知”启迪人,以“情”感动人。学生情感上受到触动,思想道德的认知水平又有了提高,必然影响其“行”的转变,完成由内心变化到外显行为变化的完整心理过程。特别是阅读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培养个性,最后积淀为人的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四)推进学习思想(热爱生活,渴求知识、文明,向往道德)的提升,阅读方法的传授

教师指导学生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人生的美好、生命的伟大、文明的魅力、知识的无穷,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崇尚文明、向往道德、敢于担当、勤于学习的良好品质,学会理性思考,提高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必要时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巩固阅读的效果,最终使学生会阅读。在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阅读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用以立其德、建其功,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阅读数量丰富了,阅读途径多元了,阅读方式灵活了,但是学生阅读的心态却浮躁了,阅读的内涵肤浅了,阅读的质量下降了,阅读的兴趣也减退了,这更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阅读文本需要学生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可以获得对阅读内容的真实感受,激发了阅读兴趣,丰富了情感,提高了阅读效率。

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和选择,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艺术的熏陶、规范了自身的行为,扩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创设阅读教育的氛围,搭建阅读教育的平台,弘扬优秀文化,享受优秀文化的魅力,阅读、阅读、再阅读!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阅读教育阅读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育策略探析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南旧事》长销背后的阅读教育指向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对小学阅读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