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智慧在充满思考的课堂氤氲而生

2015-12-04唐雪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智慧型语文课智慧

智慧,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词。智慧能让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灵光。有智慧就能有发展,有智慧就能有创造,有智慧就能有潜力。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呼唤“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 因此做智慧型教师、育智慧型学生、演绎智慧型课堂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因为一个智慧型教师会用自身的教育机制与灵感启迪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智慧型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善于捕捉一切富有生机的课堂教学资源,并智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让它们在课堂上生成精彩。教育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长期学习、实践、反思,历练和提升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孜孜追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吃透教材,摸清学情,并对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

司马迁说“智者千虑”,可见有智慧的人肯定是善于思考的,也只有思考才能促进智慧的发展。如果我们教师能营造一个充满思考的课堂,学生的智慧不就激发出来了吗?下面我就结合几个例子来谈一谈在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思考的:

一.在平等对话中思考

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可以让师生在“教学相长”的情景中进行技艺的切磋。在平等对话中,没有绝对的教师,也没有绝对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没有因为“教”与“被教”而划清界限。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教”,通过对话的过程也在“被教”。学生呢?既在“被教”,也在“教”。由此可见,如果课堂始终洋溢着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学就会迸射火花,心潮相逐,思思联结,创造智慧。平等对话造就了教师式的学生,学生式的教师。既给了老师教学的自由,也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为智慧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探寻问题中思考

思考离不开问题,好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问题对于课堂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课上,以问题为基石,层层推进,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维感觉到一定程度的窒息。学生为了应对不同问题的挑战,就不得不凝神定气,全力以赴,不断地在思考中探寻老师树立的目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缺乏对文章内容正确理解的灌输,因为这样的事,每节语文课都在做。他们缺乏的是什么?缺乏的是思考有价值问题的机会。我们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怎么提供?课上多提一些拓展思考范围和深度的问题。如果我们常常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逐步探寻文章的真谛,并学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表情达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绽放智慧的光芒。

三.在比较理解中思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如果想要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就必须进行思维的比较训练。老师经常埋怨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浅尝辄止,缺乏理解的深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心的把握,常发生偏离或拔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在课上进行比较学习的训练。有比较,就会有鉴别,学生的目光是锐利的,思维是敏捷的,经常进行 “比较”训练,能快速提高辨析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智慧也能得到提升。

四.在自主生成中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预设的地位一直是不容取代的,但从新课程出台后,又诞生出了小语界的一位新宠儿,它就是生成。语文课生成的是什么?就是学生独到的见解和特殊的感受。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说:“如果一篇文章不能使我感到额头被猛击了一掌,我还读它干什么?”一堂语文课,如果学生一直按着你预设的情形在走,没有片刻的偏离,这样的课堂还有涟漪吗?

那么,生成到底来源于什么呢?它来源于学生手中的那一份自主权。有了这份自主权,学生才能驾驭课堂,学得其所,学得其乐。语文是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只要我们的学生插上自主的翅膀,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富有灿烂,他们的智慧也必将灵光闪耀。

综上所述,决定学生语文素质的并不是遣词造句的功夫,而是思考的欲望和能力。有智慧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智慧的学生。《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长远的眼光,明确自己的在课堂上的职责: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唐雪君,教师,现居江苏江阴。

猜你喜欢

智慧型语文课智慧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